秋风萧瑟,卷起漫山红叶,如蝶翻飞,金黄与赤红交织,铺陈在山野间。
徐衍一袭青衫,沿着蜿蜒的山道,在这密云山中随意漫步。
距离那日祭炼明寒,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三个月。
炼化十分顺利,【明寒剑】已稳稳跃升为了上品法器。
之后,徐衍的修行速度便慢了下来,剑道上也没什么大的进展。
徐衍心中不免有些着急,但他深知,修行之道,最忌心浮气躁,太过急于求成,往往会欲速则不达。
于是,他便停止了枯燥的闭关,开始走出洞府,在这山中闲逛,或观云卷云舒,或听风穿林海,以此来放空心境,使自身修炼张弛有度。
也是一次漫步到密云山外围,与一位上山砍柴的老樵夫闲聊时,他才知道,外山中多产一些质地上好的乔木、云松,山下的百姓靠山吃山,大多做些伐木、制炭、采药的活路,日子虽不富裕,倒也安稳。
下了山,顺着官道往北走上十里,便有一座县城,唤作云樵县。
‘顺着心意走走,不知不觉,我倒是都快下了山了。’徐衍站在半山腰一块巨岩上,望着远处山脚下,那座在薄暮中升起袅袅炊烟的县城,‘也罢,自前年从临江县走后,我至今也没进过什么城池了,去逛逛也好,换换心境。’
徐衍交了门税,步入城中。
秋日的斜阳,慵懒地泼洒在街上,贩夫走卒吆喝着,穿行于尘土飞扬的街道,妇人为了几文钱,正与菜贩争执,孩童嬉笑玩耍着,从街角跑过。
“客官,您是要买成衣,还是裁料子做?咱这儿的手艺可是县里头一份的!”
成衣铺的伙计看着走来的徐衍,赶紧堆笑着迎了上去。
世俗之中的修士,赵国也好,陈国也罢,哪里有条件寻灵布制法衣呢?
大多也是穿一些凡人的衣物,徐衍身上那几套衣服,早已穿了数年,虽说修为在身,一道【涤尘术】下去便可洁净如新,可终究还是穿得厌了。
徐衍也不挑拣什么款式,只把尺寸合身的各色成衣通通拿了几套,从储物袋中摸出二两银子往柜台上一放,道了声“不必找了”,便在伙计震惊得合不拢嘴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之后的日子,徐衍在山中修行闷了,便来这烟火红尘之地走走坐坐。
有时在茶肆点上一杯粗茶,听那说书先生讲仙人如何遨游青天,潇洒快意;有时寻一酒楼,要上一壶好酒、两碟小菜,看街上行人车马,熙攘来往;也有时,去那瓦舍勾栏,看看戏,听听曲。
如此,便是五个月过去了。过了冬,开了春,纤条染绿,翠华含英。
……
这日,徐衍正独坐在一靠街酒楼二楼临窗的雅座,面前是一壶烧刀子,两盘时令小菜,一碟茴香豆。
‘明寒如今灵性越发充足了,只是估摸着,离《剑经》中那种真正的飞剑还仍有一点距离,我如今距离炼气七层,也还有至少半年功夫,到那时,我面对炼气后期的修士,也能有自保之力了。’
‘在这等地方,如此速度应该也算不上慢…只是,灵石怕是撑不到那时候了,看来要提前动身,前往翠微湖了。’
徐衍正思衬着,忽然间,毫无征兆地,窗外天色骤然暗沉下来。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瞬间连成一片滂沱雨幕。
远处的县衙、对街的瓦檐,统统被这狂暴的雨水吞噬,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徐衍静静地看着。他的神识穿透雨幕,“看”到雨滴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又汇成涓涓细流,沿着街巷的沟壑,匆忙奔向低处,最终融入浑浊的河水。
他也“听”到雨水敲击不同物体发出的万千声响。沉闷地落在瓦上,清脆地打在叶子上,密集地射入河水中。
酒楼里也喧腾起来,将专注感受窗外之雨的徐衍拉了回来。
“好大的雨!”
临窗的食客手忙脚乱地关上窗,嘴里抱怨着,跑堂的伙计肩上搭着汗巾,小心地给客人陪着笑,掌柜的站在柜台后,拨弄着算盘,眉头微蹙。
徐衍若有所悟。
无欲观妙,有欲观徼。
他之前沉浸于雨的“妙”,观其形,听其声,感受其自然之态。
而此刻,这楼中的百态,便是雨的“徼”,是其对这人世间产生的影响与显化。
徐衍壑然起身,丢下一锭银子,下了酒楼,一路出了城,在外放出了明寒剑。
在神识、内息的操控下,明寒剑嗡鸣一声,脱手而飞。
起初,这三尺青锋只是在雨幕中直来直去地穿梭飞行着。
渐渐地,剑越飞越没了拘束,如同这落下的暴雨一般,毫无章法,肆意纵横。
最后,这柄剑越飞越快,越飞越不起眼,真的变成了一滴晶莹的雨,导入了这满天暴雨之中。
倏忽间,一道微不可察的剑光,毫无征兆地从雨幕中激射而出,瞬间便到了徐衍面前,悄然没入他手中,重新化为明寒剑,剑身清亮,不沾半点水迹。
徐衍将剑往外一抛,这剑光化为了灵巧敏捷的苍鸟,这“苍鸟”围绕着徐衍飞舞,轻盈地从他一侧的袖袍中飞了进去,又从另一侧的袖口中悠然飞出。
他心念一动,剑光再次变为了雨滴,飞入了耳中。
徐衍轻轻拍了拍耳朵,这剑光便又飞出,化为握在手中的三尺青锋。
徐衍心中狂喜。
他站在雨幕中,并不以真气避雨,浑身上下皆已湿透,却毫无所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我成了!”
‘剑须行中成,更待世上修。’
明寒剑,已经真正被炼为了‘剑侠飞剑’,自然不再拘于形制。
便是炼气后期的修士,遇上这神妙莫测,完全不在想象中的飞剑,也要吃上大亏。
‘如此一来…我便再无尤豫,可以去往翠微湖坊市了。’
‘待我再次出现在周家的视野内时,便该他们惧怕我了!’
【剑有道乎?曰有。其形在剑,其质在人。俗子砺刃,真人砺心。心刃合一,则形质皆备,神锋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