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战争经济学(1 / 1)

听了徐康的进一步举例和分析。

现场众人的表情也都是更加的严峻了起来。

从主公的角度出发,荆州自然不可能不战而降。

但如果真如徐康所说的那样。

荆州那些士族为了荣华富贵,为了家族利益。

架着刘琮去投降曹操。

那样虽然有些无耻。

但真就不得不防啊!

刘备也皱着眉头说道:“卖主求荣?颇为无耻!”

“这推测对景升兄,对我刘备,都殊为不妙!”

而徐康的心声也进一步的响起:

【呵呵,刚才我所说的那些,还真不是推测!】

【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曹军正南下的时候,恰好刘表就忧惧而死。】

【然后蔡氏他们拥立刘琮继位。】

【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积极组织防御。】

【而是逼着刘琮向曹操送去降表。】

【拥兵二十馀万的荆州啊!】

【就这样不战而降!】

【直接把曹老板都给整不会了!】

【都不敢相信,怀疑是荆州方面来诈自己。】

【自己大军刚出发,连新野都没拿下,你荆州就投降了?】

【你们起码象征性抵抗一下,看到我军天威之后再降啊!】

【曹操担心自己上当,贸然南下会被荆州军埋伏。】

【最后还是一番讨论之后,各路谋士才得出统一意见。】

【认为刘琮派使者持节来投降,应该不会有诈。】

【所以曹操才下令大军进一步南下。】

【几乎是白捡了半个荆州。】

【而最后刘琮投降之后,也果然被曹操所看轻。】

【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刘景升的儿子就跟猪狗一样。】

【给刘琮的待遇也只是一个列侯加青州刺史,没给他什么实权,在一个闲职上养着。】

【反倒是力劝刘琮投降的蒯越、韩嵩等一群人,一个个做到了光禄勋、大鸿胪、尚书之类的官位。】

【比曾经的主公刘琮还要高上一截!】

【说白了,这些荆州的世家大族根本就没把刘琮当做他们的主公。】

【主公刘琮白白投降,自降身价?】

【关他们这些士族以后的荣华富贵什么事?】

【我们士族啊,就是这个样子滴!】

……

一场会议商讨到这里,大家也都是意识到了。

只要蔡氏掌权荆州的局面不发生改变,那就不用指望能获得荆州的支持。

甚至还要提防荆州直接投降。

到时候众人在新野前线打生打死,后面的襄阳直接投了,那可找谁说理去?

徐庶等人立即提议,趁着正是冬天农闲,招募一批新的青壮编入军中。

无论如何,先扩大本方的实力要紧。

暂定的招兵数量是三千人。

加之新野本身有的一万兵力。

凑齐一万三千兵力,基本上新野长期维持兵力的极限了。

刘备听了众将给出的募兵三千计划,点头曰善。

还说道:“新募之军士,可以重点操练水上作战,我打算把这三千新兵,都归入甘宁将军统率。”

甘宁带着几百部曲投靠黄祖几年。

几年下来,还是只能带几百部曲。

内心一直憋屈的很。

现在到刘备这边来,一来就指派自己三千人,虽然都是新兵,但是场面大啊!

带着几千人冲杀,威风凛凛!

顿感自己受重用的甘宁立马表态:“谢主公信任!甘某一定将士卒们都练成精兵强将!”

现场大家都觉得,新的一年,再募集三千新兵很可以了。

不过徐康很显然对这个数字不满意。

虽然事关军事战略,徐康没有说话,但内心是吐槽起来了。

【三千人?这也太小家子气了。】

【如果是寻常时候,根据经济情况只募三千新兵,倒是没问题。】

【但这都什么时候了,再过几个月曹军都要南下了!】

【这个时候也就别讲什么可持续发展了,全力爆兵,数倍的爆兵才是王道。】

【三千?至少一万!】

【甚至胆大一点,直接去招募周边流民,扩军三万都可以!】

【那曹操一口气吃下三十万青州兵,不也没撑死?】

【皇叔啊!格局还是小了!】

刘备听到徐康心声,想了想,说道:

“按常理,今年只需募三千新兵,但是……”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如今荆州面临曹操大军南下的压力,只募三千新兵,或许还是太少。”

“我欲募兵六千……募兵一万,诸君看如何?”

刘备说的数字有点夸张,超过了现场所有人的想象。

就连徐康都惊了。

【啊?刘总这次是终于想通了?准备搞一场大的?】

张飞哈哈大笑着响应:“募新兵一万?好啊!大哥!”

“俺早就说该多搞点士卒!”

“要是咱们新野有两万精兵,曹军纵十万大军南下,俺也有把握吞下!”

基本上武将们都是希望能多募集一些士兵。

但大家也都很好奇。

这么多的兵,养得起吗?

而负责总管钱粮的糜竺,听到刘备放言要募集一万新兵,顿时头都大了!

如果是在徐州时,说要募集一万新兵,那以糜家财力自然可以。

但现在新野地狭民寡,收入更是寒酸。

养活目前的一万精兵,都得仰刘表鼻息。

现在刘备一口气说再募一万新兵,这咋可能养得起?

糜竺当即起身拱手说道:“主公,不可呀!”

“以新野之财力物力人力,再募集三千新兵,最多四千就已经是极限了。”

“想要募集一万新兵,属实不易。”

“就算勉强征得一万新兵,也无力配齐武器盔甲。”

“象这样连武器装备都无法配置的士兵,完全没有战斗力。”

“面对曹军别说战斗,恐怕反倒会添乱。”

“而且……新野钱粮也确实养不起再多一万兵。”

“先募三千,方为长久之计,否则只怕一年都撑不下去!”

刘备知道糜竺说的都是事实。

正常而言,是真的完全养不起那么多新兵的。

但徐康心声又起。

【长久之计?】

【关键现在新野哪儿还有长久之计。】

【疯狂爆兵,一年破产?】

【可曹操还会等一年?】

【只要曹老板他来的够快,破产就追不上我。】

【况且,爆兵是战争经济学的基础。】

【拥有更多的士兵,无论是对抗曹军、还是争夺其他地盘,甚至是组织百姓转移,都是有好处的。】

【只要你的军力足够强,能够不断的取胜获得新的资源。】

【那你就永远不会破产。】

【这种战争经济学,是很浅显的道理啊。】

【难道刘总手下的将军们,都不懂战争经济学?】

……

战争经济学?

刘备学到了一个新的名词。

同时也认真的琢磨着徐康的思路。

再募一万新兵,新野的确撑不到一年。

但曹操更不可能等一年。

这样看来,新野钱粮支出殆尽的问题,也就不那么大了。

于是刘备拍板。

“募兵过多钱粮支撑不到一年!”

“但曹操同样也不会等到一年!”

“吾意已决,对外号称只募兵三千,但实际上募兵一万!”

“大战将至,一切以提升军力为优先!”

在刘备定下决策之后。

哪怕是最知道柴米贵的糜竺,也没有反对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曹操不可能再给新野一年的时间。

过度爆兵导致钱粮撑不到下一年的风险,其实真无所谓了。

刘备下令大爆兵!

【诶,这就对了。】

【我还是选择数量。】

【况且就算新兵们没战斗力,但稍加训练之后至少也是有秩序的民兵。】

【未来战略转移的时候,民兵们也能出大力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纭纭出生在五十年代 开局全网黑,逆天小记者捅穿黑幕 错失系统的我,捡到了舰娘 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 天上掉下个炼丹炉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 官场:权利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