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作为军师,首先介绍了一下目前的大形势。
主要是曹军最近的动态、兵力情况。
以及曹操各种高调的造势要拿荆州的情况。
这些种种大家其实都知道。
但被徐庶系统性的说出来。
还是让众人直观的感受到了问题的严峻性。
然后刘备才说道:
“我军居于新野,在宛城被张绣献给曹操之后,新野就是荆州的北部门户。”
“曹操大军南下必然经过新野。
“目前的天气,不适合主力部队南征。”
“但在全军出动之前,象之前曹仁那样的先锋部队试探新野,是很有可能的。”
“我军目前总兵力刚好一万人。”
“而曹军已经超过三十万!”
“哪怕只是他们的先锋部队,都很可能比新野的总兵力要多。”
“各位可有何良策?”
张飞第一个响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那曹军虽然势大,但俺张飞的矛刃也不是吃素的。”
关羽、赵云的话基本类似,都是尊主公和军师的号令战斗即可。
孙乾则说道:“或可将曹操最近的异动,告知刘荆州。”
“荆州带甲之士二十万,兵精粮足,只要得到荆州兵支持,新野可守。”
徐康听到这里,心中摇了摇头。
【孙干的外交才能的确出众,一个势力也必须要有外交人才。】
【刘表对孙乾也的确敬重、欣赏。】
【所以孙乾会想着依靠刘表的力量。】
【可是……指望刘表?难啊!】
【刘表一开始的确对刘备不错,至今也一直在供养粮饷,但……】
【由于刘总名望太高,官位甚至比刘表还要高,导致许多荆州豪强士族,都争相与刘总结交。】
【这就造成什么呢?】
【表疑其心,阴御之。】
【刘表一直担心刘备喧宾夺主,暗暗防着刘总呢!】
【把刘备安排到新野守北大门,这样可以降低刘备在荆州中枢的影响力。】
【而且供养的钱粮,也一直控制在将将够用的阶段。】
【为了防止刘总北伐成功,借鸡下蛋。】
【除了一开始支持了一次北伐,其他时候,刘表就再无响应。】
【以至于错过曹操远征乌桓的机会。】
【事后刘表却又后悔。】
【象这种情况下,指望刘表全力支持刘备?】
【很难的啦!】
听到徐康心声的刘备,不禁暗叹一声。
刘备自己的政治敏锐性也是很高的。
自己被刘表看重,是事实。
的确是委以重任。
但自己被刘表提防。
刘备又何尝感受不到?
上次自己与刘表相谈,感慨髀肉复生,其实也是一种抱怨。
为啥髀肉复生?
不还是刘表你按着我,错失北伐良机,只能蹲在荆州导致髀肉复生啊!
果然,军师徐庶听了孙干的提议之后,也是微微摇了摇头。
但徐庶的话是从另一个方面分析。
“自从主公来到荆州之后。”
“从未真正的得到过刘荆州的信任。”
“刘荆州对主公是既倚重,同时也十分的戒备。”
“倚重的是主公能独当一面,且对整个荆州势力的声望,都有着相当的提升。”
“戒备的是什么,就不必多说了。”
“曹操即将南下,大敌当前,为了荆州的安全,刘表的确可能给主公更多的兵马钱粮支持。”
“但是,诸位,你们觉得如今的荆州,真的还属于刘荆州吗?”
“哪怕刘表想要全力支持主公。”
“他是否还能做到呢?”
徐庶一个反问,众人都思考起来。
关羽试着答道:“莫非是指荆南?刘表虽然入主荆州多年,但对荆南四郡的掌控并不稳固。”
“另外,南阳更是大半归于曹操。”
“缺失最繁荣的南阳。”
“如果按这个角度说的话,刘表的确不能说是完全拥有荆州。”
刘备摇摇头,觉得不是如此。
“哪怕不算掌控不久的荆南。”
“只算襄阳、江陵、江夏这一带,景升兄也依然拥兵至少十馀万。”
“有这么多兵力,完全足以与曹操抗衡。”
倒是刚从襄阳回来的甘宁,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主公、军师,前些日子我在襄阳收拾家当、集合部曲。”
“当时城中都在传言。”
“刘表病体日沉,荆州大事已尽入蔡氏之手。”
“刘表统御荆州多年,最依仗的就是襄阳蔡氏、襄阳庞氏、南郡蒯氏、南郡黄氏这四大家族。”
“没有这几大家族支持,当年单骑入荆州的刘表也无法施展。”
“之前四大家族互相制衡,共尊刘表为主。”
“但现在蔡氏一家独大。”
“我在襄阳城内时,看到蔡氏部曲在城中横行无忌。”
“许多人都在传言荆州基业将要传给小公子刘琮。”
“而刘琮年幼。”
“这不就相当于未来荆州要归蔡氏统辖?”
“如果刘表真的病体日沉,那现在的荆州,可能一大半都已经被蔡氏所掌控了。”
甘宁的一番话,是基于他前阵子在襄阳城中的见闻。
但刘备和赵云很清楚啊!
前些日子,刘备在襄阳差点遇害,就是刘表无法控制住蔡瑁等势力。
记得那时的刘表只是衰老,并没有生什么病。
结果蔡氏就如此嚣张跋扈,不给刘表面子了。
如果现在刘表真的进一步生病。
那襄阳说不定已经就姓蔡了!
蔡氏向来对刘备抱有很大的敌意。
蔡氏掌权的荆州,决计不会给刘备任何支持。
到那时曹军南下,没有整个荆州作为后援,仅凭新野小城如何对敌?
这可是个大问题!
连刘备也有些犯愁。
“我虽不惧曹贼,但也得有足够兵力,得有援军。”
“若曹军南下,景升兄与我守望相助,荆州军团分兵把守各要口,我有信心不放曹军越新野一步。”
“但若是真由蔡氏掌权……”
“哎,此前景升兄问我荆州立嗣之事。”
“我本不应参与。”
“但却失言,说了不要废长立幼,以免取乱。”
“结果这话又不慎被那蔡氏给听去了,把他们给得罪得死死的。”
“还差点将我害死在襄阳城中。”
“虽然事后景升兄也派人来慰问我,并替蔡氏他们道歉。”
“但我与蔡氏之间的隔阂,恐怕已经再难挽回。”
“如果景升兄真的不幸去世,幼子刘琮继位,荆州大权尽归蔡氏之手的话。”
“我们想要获得荆州的主力援军,恐怕是再无可能了。”
张飞听了,有点生气地说道:
“哼!大哥居于新野,直面曹军兵锋,本来就是干的苦活!”
“天天拼杀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他们荆州的基业!”
“要真是我们这边挡不住曹军,到时候曹操几十万大军南下,灭了他荆州,那蔡氏还不是讨不着好?”
张飞说的的确有道理。
按理说,刘备虽然得罪了蔡氏。
但刘备是荆州的北部门户,处于抗曹第一线,位置也是很关键的。
刘备把守的也是荆州的基业。
荆州无论谁当权,都该支持刘备才对。
但是军师徐庶从全局战略出发,却提醒着说道:
“或许在蔡氏看来。”
“我们的新野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关键。”
“本来荆州如果拥有整个南阳,以宛城为内核,构建防御北方的体系,那新野自然很重要。”
“但宛城早已沦陷于曹军之手,仅凭新野小城,本就难以抵挡曹军。”
“蔡氏又视主公为眼中钉。”
“他们很可能反倒希望曹军南下的时候,以雷霆之势占据新野。”
“荆州军团的主力放在襄樊一线,只要凭着樊城要塞和荆州水军据守汉水,那襄阳就安然无虞。”
“蔡瑁虽是庸才,但基本的水军指挥还是精通的。”
“曹操练的那几万水军,和荆州的水军来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曹操水军不占优势,襄樊就极难攻占。”
“时间拖久之后,曹操纵有百万大军,也只能退兵。”
“到那个时候,蔡氏一族既除掉了主公,又抵御了曹军,声望更加浓厚。”
“恐怕整个荆州,就彻底地归他们所掌握了。”
……
徐庶的话让现场的氛围有点凝重。
因为大家都知道,新野本就只是一个前哨站小城。
真正的内核防御点。
在于汉水水军。
在于襄樊双子城。
在于文聘把守的章陵。
新野?
作为先锋小城,能给曹军制造麻烦最好。
但新野即使沦陷,也完全不影响荆州内核防御体系的完整性。
如果蔡氏真的掌权,是真的完全可能舍弃新野的!
而在此时,徐康的心声也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