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的刘琦见徐康面露难色,一言不发。
直接就给徐康跪下了。
徐康连忙扶起刘琦,轻叹一声,说道:“公子何必如此?”
“我若再不答应,莫非你还想诓我去楼上观书,然后以自刎相逼?”
刘琦大惊:“啊?先生如何晓得?”
徐康轻叹一声。
【你可是活捉诸葛亮第一人,我能不知道?】
“公子不必那样做,我的确有个主意。”
刘琦大喜,连忙再拜徐康:“愿先生赐教。
徐康慢慢的,试探着说道:
“公子岂不闻申生、重耳之事乎?”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既然在荆州中枢有性命之危,为何不请求外放?”
“只要你远离襄阳,就不会对蔡氏的权位产生威胁,他们就算依然想要针对公子,也不会那么的急迫了。”
“公子可以请求外镇江夏,替你父亲把守荆州东门,防御江东孙权。”
“先外出避祸,养兵自保,以待天时。”
徐康说出了想法。
并且很欣慰的看到,系统并没有对自己进行任何的阻碍。
试验成功!
如果是自己对刘备这样说的话,系统早就提示警报了。
看来因为刘琦压根不是刘备阵营的一员,所以自己替刘琦出主意,不会触碰到系统的规则。
心情高兴的徐康,正要继续说,却忽然一愣。
问题来了!
按照原本诸葛亮的计策,是因为黄祖败亡,江夏缺大将镇守。
所以刘琦的自请外放,能够填补黄祖的空缺。
而现在……
好象黄祖还没败亡呢!
刘琦提前找刘备求救,结果自己也提前说出了让刘琦去江夏。
这可如何是好?
果然,刘琦也疑惑的问道:“外放避祸,这的确是一个好主意。”
“江夏也是荆州重镇,位置关键、交通便利,足以养兵。”
“可黄祖乃是地方豪族,世代居于江夏。”
“黄祖镇守江夏多年,屡破孙家。”
“我请求外放江夏,恐怕即使父亲觉得不错,也无法让我去镇守江夏。”
“是否应该另寻一地出镇?”
这个问题问的徐康有些尴尬。
自己照抄作业建议刘琦去江夏。
但却忽略了黄祖还好好活着这件事。
虽然黄祖面对成型的孙权势力,应该是没几天蹦跶时间了。
但起码现在黄祖还活着呢!
出师不利!
重生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出谋划策,就犯了一个低级失误。
不过徐康内心虽然知道自己失误了。
但外在神情自若。
话已经说出了,那就继续!
徐康说道:“黄祖暴而无恩,手下有贤才猛将而不得用。”
“如今江东孙权对江夏攻势日紧。”
“黄祖屡屡战败。”
“此前大败,要不是甘宁率部曲拼死相救,又一箭射死孙权大将凌操。”
“黄祖恐怕早就死了!”
“公子可提前准备,只等黄祖败亡消息传回,便可第一时间请求外镇江夏。”
如果黄祖死了,那刘琦的确是有理由去镇守江夏。
而且江夏一直以来都是黄氏一族的地盘。
刘表也无可奈何。
只能让黄祖一直守江夏。
如果能趁着黄祖败亡,把江夏的太守换成自己的儿子。
那刘表肯定是非常乐意,甚至会提供大额赞助。
可这一切的前提。
都是创建在黄祖死了的情况下啊。
黄祖多久死?
刘琦是一点也看不明白,不由得好奇的问:
“为何先生就如此笃定,黄祖即日将要败亡呢?”
身为现代大学生的徐康。
脑瓜还是很灵活的。
根据目前掌握的消息,以及脑海中的回忆。
是编好了一套说词。
“黄祖的败亡之势其实很明显。”
“正如我刚才说的那样,在之前黄祖大败的时候,是甘宁将军拼死相救,还射杀敌方大将。”
“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
“可就是这样立下大功的甘宁,却依然无法得到重用。”
“这种打压和区别对待,即使是正儿八经的黄祖都督大将苏飞,都看不下去自家主公的行为。”
“所以甘宁离开黄祖,甚至都是苏飞帮的忙。”
“黄祖本无才智。”
“内部又离心离德,缺钱缺粮,士卒士气低落。”
“反观孙权那边,占据江东,已历三世。”
“内部齐心,兵精粮足。”
“特别是在平定江东各地山贼之后,号称有战船七千馀只。”
“周瑜、吕蒙皆为帅才。”
“其馀凌统、黄盖、徐盛等大将亦实力卓群,整个江东集团蒸蒸日上。”
“而黄祖对孙权又有杀父之仇。”
“孙权毕竟年轻,想要立威,想要证明自己比孙策强。”
“还有比黄祖更合适的目标吗?”
“公子,你说,像黄祖这样不能任用贤才、是非不明,赏罚不分之辈。”
“他面对弱敌还能打打。”
“但面对强势来犯的孙权,他还能长久吗?”
黄祖这个人不太行,是众所周知的。
特别是杀了狂士祢衡之后。
名声更是臭烂了街。
随便骂,都没有人替他说话。
而江东孙权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屡次击败黄祖。
虽没有一举拿下江夏。
但也是打得黄祖抬不起头来。
可以说,尽管黄祖曾经是一个传奇捕孙人。
但现在已经是被孙权按着揍的状态了。
这一点也是人尽皆知的。
听徐康这样一分析之后,刘琦顿觉十分有道理。
那黄祖真就是蹦跶不了几天了。
刘琦于是顺着徐康的话说道:
“黄祖本就非明主,之前凭着位置优势和手下的一帮精兵悍将,能够挡住江东孙氏。”
“但这几年来,那孙权内和地方,确实势头凶猛。”
“反观黄祖,连甘兴霸这样擅于水战的猛将都无法容纳,的确是自取灭亡之道。”
“一旦江夏有失,荆州东面门户洞开,父亲也定会忧虑。”
“那我就依先生所计,提前准备。”
“只待黄祖败亡的消息一传出,就直接请求外镇江夏。”
“先生大恩,琦没齿难忘!”
说罢,刘琦又郑重地站起身来,朝着徐康的方向跪拜,缓缓退下。
……
很快,肚子不痛了的刘备也带着关张来拜访刘琦。
刘琦请众人吃茶。
茶会上没有外人,刘琦也当着众人的面,感谢了徐康的规划。
在稍微的说明之后,刘琦诚恳说道:
“我为继母所不容,正是踌躇彷徨之际,多亏先生给我指出了通往江夏的路。”
“等我外镇江夏之后,应该不至于象现在这样,朝不保夕了。”
刘备颇为认可的点头道:
“眼下贤侄的处境的确不利,请求外镇地方,既能够以军功建功立业,也能够远离危险。”
张飞更是哈哈笑道:“好!别看徐康年轻,但俺也觉得他的谋划很好!”
“与其在襄阳束手束脚,还不如有自己的地盘,招兵买马。”
“到时候逆江而上,胜负还不一定呢!”
不过随后,刘备还是提醒道:
“江夏一直都是黄祖所在,他也不会容忍襄阳这边派人过去。”
“除非黄祖真的战败,否则的话,公子还是要保持耐心,静待消息。”
关羽听完之后,心中也是默默想着:虽然徐康这个年轻人不错,颇有军师徐庶的才能。
但关于黄祖即将败亡这件事,是不是断言的过早了?
特别是听说孙坚之妻、孙权之母,吴太夫人新丧。
孙权正是居丧期。
他真的会动兵吗?
就在此时,忽然有人传来紧急战报!
“孙权率众攻打黄祖,大破黄祖舰队,潘璋生擒黄祖大将苏飞,黄祖兵败将亡,于是弃守夏口,带着部曲跑了!”
“夏口已经沦陷于孙权之手!黄祖生死不知!”
前线战报传回,众人皆惊!
惊的是孙权势头如此凶猛,竟然一举攻破夏口!
整个江夏郡都危了!
但更惊的是徐康让刘琦去江夏避祸的前提,这就几乎完成一大半了。
黄祖弃夏口而逃,生死不知。
但无论如何,这样一来,刘琦带兵去江夏就有理由了。
张飞:“好啊,黄祖生死不明?那就是死了。”
关羽:“公子可速请命去江夏坐镇。”
刘琦被消息惊呆了。
在之前刘琦虽然对徐康态度很谦恭,但内心还真有些犯嘀咕。
觉得徐康的计划虽好,但黄祖一直在江夏,自己没机会去。
盼着黄祖死吧?
又不知道黄祖什么时候死?
而现在,刘琦是彻底的服气道:“果如元安所言,黄祖败的如此迅速!”
张飞大力的拍打着徐康的肩膀:
“厉害!厉害!徐康老弟,你真是算无遗策啊!”
“那黄祖还真象你说的那样,被孙权小儿给打败了!”
众人是纷纷为徐康的精准预测而佩服不已。
大家也都是纷纷看向徐康。
好奇徐康是怎么看出来黄祖即将败亡,还如此精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