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直球发问。
但刘备推测徐康应该不会直接回答。
“啊?我有何对策?主公,我才疏学浅,搞点文书工作还行,但打败曹操这件事……我实在是做不到啊。”
“打仗这一块,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这可不是我推托。】
【我虽然知道曹操早晚会南下,但对行军打仗这一块,我可是一窍不通。】
【要我说的话,曹老板几十万大军,打肯定是打不过的,不如早些跑路。】
【但我让你跑,你肯定不会直接跑。】
【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干,这事只有我哥能出主意。】
【关键我觉得也不好打。】
【啧啧,我哥的水平确实很高,能保证你面对曹营在计谋上有一战之力。】
【但是架不住曹操那边人才多啊!】
【水平跟我哥旗鼓相当的谋士一抓一大把!】
【感觉还是得卧龙出山,不然太难了,只有他才能带得动。】
【可原本是我哥在投奔曹营之前,走马荐诸葛,推荐你去找诸葛亮出山。】
【我哥说的是,他比起卧龙诸葛亮,就象是驽马比麒麟、寒鸦比鸾凤。】
【可现在我哥没走,所以也就没推荐诸葛亮。】
【该怎么提醒刘总,你去继续找诸葛亮出山呢?】
……
卧龙?
诸葛亮?
刘备瞬间想起之前水镜先生对自己说过的: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当时自己也找了一阵卧龙凤雏。
不过后来拜徐庶为军师,自己也就心满意足了,就把寻访卧龙凤雏之事抛到了脑后。
现在面对曹操大军南下的军事压力。
拥有先知能力的徐康再次提起卧龙。
难道那个叫做诸葛亮的卧龙,真就这么厉害,甚至比徐庶还要智计过人?
看来想要成就霸业。
还真得去请这位卧龙先生出山才行。
刘备内心思量后,说道:“元安过谦了,你才智过人,天下贤才。”
“目前的确是缺乏了一些军事经验。”
“但你在军中多待一些时日,定能成为独当一面之人。”
“夫欲成大事者,需以人为本。”
“想要对抗曹操大军,得有更多人才。”
“我之前与水镜先生说话,他曾经说过: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我想要寻卧龙先生出山,你看可好?”
“好啊,好啊,卧龙先生我也听说过,那可是一位顶级大才。”徐康双手赞成。
“卧龙住的地方就在……”
听到刘备主动说出想去找诸葛亮,徐康想都没想就点头叫好。
正打算顺势说出诸葛亮住的地方。
却忽然收到系统的警告。
主公刘备主动想去找诸葛亮,作为下属的徐康附和着叫好自然没问题。
但徐康都打算说出诸葛亮的位置了。
那可就不行了。
系统当即提示徐康,如果泄露诸葛亮位置,会导致倒计时延长、并扣除部分回归地球后的奖励金等。
徐康立马改了说法:
“他住的地方我也不知道,但他名气这么大,找找总是能找到的。”
【襄阳隆中卧龙岗,地方我知道,但我没法说。】
【但我哥也知道这个地方,你去问他吧。】
【我哥虽然是军师,但他和诸葛亮关系不错。】
【诸葛亮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然后包括我哥,他们是密友。】
【历史上诸葛亮出山后,也曾与我哥共事过一段时间。】
【我哥投曹营之后,当了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还为我哥鸣不平,说难道是曹魏谋士太多了?竟然不重用徐庶!】
【眼下大敌当前,我哥应该不会介意再来一个诸葛亮。】
……
听完了徐康的心声之后,刘备内心渴望收集人才的心是再也按捺不住了。
之前是水镜先生高度评价卧龙。
现在又是徐康说非卧龙出山不可。
刘备也是下定了决心。
离开将军府前往军营,刘备又找到徐庶商量了此事。
见刘备主动提起卧龙,徐庶也是正了正神色,说道:
“曹操大军在许昌集合,意图南下。”
“以我之能,或可胜那曹军一阵两阵,但曹营之中同样人才济济。”
“此次接回母亲,若不是元安提醒,我险些着了那程昱的道。”
“程昱之才,不亚于我。”
“而曹营之中,智谋胜于程昱者又何止一人?”
“想要与曹军对抗,主公的确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投。”
“卧龙先生诸葛亮,正是天下之大才!”
刘备更感兴趣,问道:“我自得先生来投,屡破曹军,在备看来,天下高贤,无有出先生右者。”
“那卧龙先生诸葛亮,才干比先生又如何呢?”
徐庶笑了笑。
眼神闪过一丝不甘。
但还是十分认真的说道:
“以我比他,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
“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
“但我看来,管、乐殆不及此人。”
“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刘备喜之。
徐庶则继续介绍:
“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人,诸葛亮跟着他的叔叔诸葛玄,来投奔旧人刘景升,所以搬到了襄阳。”
“后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便和他的弟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他们住的地方名卧龙岗,所以诸葛亮自号为卧龙先生。“
“此人乃绝代奇才,主公应速速亲自前去见他。”
“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见自家军师也如此说了,刘备放了心。
下一站,卧龙岗!
话说刘备准备好了礼物。
将新野事宜委托给徐庶后,便带着关羽张飞前去查找诸葛亮。
本来还想带着徐康一起的。
但徐康觉得,之前本身就已经附和刘备的话,力荐了诸葛亮。
自己再去跟着一起拜访的话,会不会参与程度过高,引起系统注意?
【要是系统觉得我,卖力掺和给刘备招揽诸葛亮的事,那说不定倒计时得涨一大截!】
听到徐康心声之后,刘备也没强求。
便只是带着关羽张飞
刚要出门,又碰到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访。
司马徽是来找徐庶聊天的。
顺带着也就知道了徐康提醒刘备,接回徐母的事。
这件事,刘备把功劳全部都推给了徐康。
司马徽听了后,也是点头称赞,“看来徐元直之弟,同样是才能过人。”
“也多亏了他提醒接回徐母。”
“否则的话,以徐母贤明高义,肯定是不愿再见元直,甚至不再活于世了。”
又听刘备说他是准备去找诸葛亮。
司马徽也自然是再次吹了诸葛亮一波。
但关羽听了还是有些不服:“关某熟读史书,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
“孔明自比此二人,是否太过了?“
而司马徽却哈哈一笑:“以我看来,诸葛亮不仅可比管仲,更是可以与……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相比。”
徐康、徐庶、水镜。
连续三人,把刘备期待感给拉得满满的!
恨不得立马就飞到卧龙岗请孔明出山。
只可惜三人风尘仆仆的去。
却扑了一个空。
诸葛亮恰好出门云游去了。
刘备等人只得暂返回新野。
回去的路上,关张兄弟一直都在抱怨。
张飞寻思,那诸葛亮觉得不过一个乡野村夫,大不了派人来通知他就行,压根不用专门上门求见,白白跑一趟。
关羽也说道:“我军现有军师徐庶,才能卓然,足以抗曹,又何必非要去寻那孔明?”
不过徐康这边,在听刘备专门说他去了卧龙岗,结果没有碰到诸葛亮之后。
内心是毫不意外。
【三顾茅芦,这才第一次,肯定是找不到的。】
【刘备在寻求贤才,诸葛亮也在等待明主。】
【说是三顾茅芦,但三也有多次的意思,说不定是多次上门邀请诸葛亮出山,才用诚意打动了卧龙呢。】
【不过时间真得抓紧了。】
听到徐康的心声,刘备内心也是更加坚定。
连徐康都说要三顾茅芦,用诚意打动诸葛亮。
那么就不在乎多跑几次。
让诸葛亮看看自己的诚意就好了。
又是练兵休整数日。
刘备便打算再度查找诸葛亮。
这一次是带上了徐康。
徐康在接受任务之后,发现系统并没有任何的提示警告,想了想,又不是自己主动去给刘备带路,是刘备命令自己跟随,自己也只是作为一个随行人员。
要是这样也算是为主公出谋划策、协助发展的话,那的确是没法玩。
既然系统没有警告,那徐康也就放松心情,跟队出发。
队伍从新野南下,渡过汉水。
却看到有一条豪华游轮,也停在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