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短暂休息后的赵立春,在金山县委那间略显陈旧但打扫得一尘不染的会议室里,接见了金山县全体县委常委。
这些常委们早已得知常务副省长突然驾临的消息,一个个正襟危坐,神情紧张中带着几分徨恐。当他们看到赵立春在李达康和易学习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时,纷纷起身,会议室里响起一片椅子挪动的声音。
赵立春走到主位,没有立刻坐下,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每一位被他看到的常委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屏住了呼吸。
“都坐吧。”赵立春平淡地开口,自己率先坐下。
众人这才小心翼翼地落座,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突然到来的省领导身上。
赵立春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语气沉稳而有力:“我这次来金山,是受省委方青云书记的委托,主要是调研贫困地区的发展情况。刚才,我已经和易学习同志、李达康同志简单交流过了。”
他提到“方青云书记”时,刻意放缓了语速,清淅地看到在座的常委们眼神都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敬畏之色更浓。
“金山县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一些。贫困是现实,但也不能甘于贫困。”赵立春话锋一转,“易学习同志和李达康同志,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是有的,思路也是清淅的,但在方式方法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好在及时纠正了。”
他这番话,既点出了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易学习和李达康在班子里的威信,定性为“方式方法偏差”,而非原则性或个人品质问题。这让易学习和李达康心中稍安,也让其他常委明白了风向。
赵立春没有具体提集资修路的事情,而是就贫困地区如何发展,宏观地讲了几点意见,强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紧依靠群众等等。他的讲话高屋建瓴,既指出了问题,也给予了希望,让在座的县委常委们既感到了压力,也隐约看到了一丝方向。
接见时间不长,大约半小时后便结束了。常委们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会议室,而赵立春则在易学习和李达康的陪同下,开始了对金山县城的实地调研。
他们没有坐车,而是步行。赵立春走得很慢,看得却很仔细。他看了县城那条坑洼不平、污水横流的主街;看了供销社里寥寥无几、品类单调的商品;看了学校那破旧的校舍和操场上穿着打补丁衣服、却眼神明亮的孩子们;甚至还随机走进几户临街的居民家里,看了看他们的居住条件和锅里的伙食。
越是深入了解,赵立春的脸色就越是凝重。金山的贫困,是全方位、浸入骨髓的。李达康和易学习想要改变这里,其难度远超他之前的想象。这也让他对李达康之前那种近乎疯狂的“闯劲”,多了几分理解,虽然绝不赞同。
在一处可以俯瞰部分县城的高坡上,赵立春停下脚步,对身边的易学习和李达康说道:“看到了吧?这就是你们要面对的现实。千头万绪,百废待兴。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不能乱。”
他指着山下杂乱无章的布局和远处贫瘠的山峦:“你们之前想的修路、搞水泥厂、发展特色农业,方向是对的。但一定要记住我上午说的话,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绝对不能脱离金山县的实际,不能超越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比如搞特色农业,是不是可以先选一两个村试点?找省农科院的专家来看看,到底种什么最合适,怎么种效益最好?等试点成功了,再逐步推广。比如水泥厂,招商引资的时候,就要把环保、就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效应这些考虑清楚,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
他的指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训斥,而是切实可行的思路引导。李达康和易学习听得连连点头,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他们发现,抛开之前那个冒进的决策,老领导的经验和视野,确实能给他们很多启发。
调研持续了整个下午。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
县委办公室早已准备好了接待宴席,但赵立春直接摆手拒绝了:“接待就免了,规矩不能坏。我看,就去达康家里吃顿便饭吧,我也看看你们基层干部的生活。”
这个决定让李达康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他连忙让妻子欧阳菁简单准备一下。
李达康在县委家属院的宿舍,和陈设几乎和易学习的差不多,简单甚至有些简陋。欧阳菁手艺不错,用当地常见的食材,炒了几个家常菜,煮了一锅米饭,唯一算得上“硬菜”的,就是一盘炒鸡蛋。
饭桌上,没有外人,气氛相对轻松了一些。赵立春吃着简单的饭菜,对欧阳菁的手艺夸赞了几句。
他放下筷子,看向李达康,语气变得郑重起来:“达康啊,今天下午走了这一圈,我更理解你们想改变这里的心情了。虽然这次的事情,你们做得有点过火,差点酿成大错,但归根结底,出发点是好的,是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
李达康放下碗筷,认真地听着。
“所以,下次到省里汇报工作,递交修路申请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机会,当面向方青云书记做一次深刻的检讨!”赵立春特意强调了“深刻”二字,“不仅要承认错误,更要剖析思想根源,说明你现在的认识和反思。同时,也要把你对金山发展的通盘考虑,尤其是今天下午我们讨论过的那些更稳妥、更实际的思路,好好向方书记汇报一下。”
他看着李达康,眼神中带着期许和提醒:“你以前在我身边工作,也应该知道,方书记是个非常务实的领导。他看重干部的担当,也更看重干部的智慧和沉稳。对于你们这样真正想干事、也能琢磨出点道道来的干部,只要认识到错误,改正了,他是会给予包容,甚至支持的。这次他让我来,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和提醒,你要明白这份苦心。”
李达康重重地点头,心潮澎湃:“老领导,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一定深刻检讨,也会把金山后续的发展思路理清楚,向方书记好好汇报,绝不姑负您和方书记的期望!”
“恩,你有这个态度就好。”赵立春满意地点点头。
这顿简单的家常便饭,在一种略显沉重却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结束。
饭后,赵立春便回到了招待所休息,谢绝了一切来访。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赵立春一行人便悄然出发,离开了金山县,返回平山市,继续他未完成的贫困地区调研行程。
送走赵立春后,李达康和易学习站在空旷的县委大院门口,望着车队卷起的尘土渐渐消散,两人久久无言。这一次的经历,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洗礼,让他们褪去了不少浮躁和想当然,增添了几分沉稳和对现实的敬畏。前路依然艰难,但方向,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