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从学外语开始 > 第260章 高育良的去处

第260章 高育良的去处(1 / 1)

就在陈海、方宁等人在汉江省游玩的第二天上午,汉东大学政法系的办公楼里,高育良正在批改学生的期末试卷。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工作。

”喂,您好,汉东大学政法系。”高育良习惯性地接起电话。

”请问是高育良教授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

”我是,您是哪位?”

”这里是省委组织部干部处。请您今天上午来部里一趟,有重要事项需要与您面谈。”

高育良的心猛地一跳。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尽量平静地回答:”好的,我马上过去。”

挂断电话后,高育良的手微微颤斗。他深吸几口气,整理了一下西装,对着办公室的镜子仔细检查了自己的仪容。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方青云的动作这么快。

走出办公楼时,系里的几位老师看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高育良只是点头回应,没有多做停留。他知道,从今天开始,他的人生将发生重大转折。

来到省委组织部,高育良报上姓名后,立即被工作人员引到了一间小会议室。不一会儿,一位五十岁左右、气质沉稳的男子推门而入。

”高教授你好,我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明远。”男子主动伸出手。

高育良连忙起身握手:”张部长您好。”

张明远打量着高育良,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作为组织部的老人,他很清楚能让方青云亲自打招呼的干部不多,更何况是一个从高校直接调任的教授。

”高教授请坐。”张明远在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地说,”经过组织研究决定,任命你为平洲市溧水县县委书记。”

他从文档袋里取出一份红头文档,推到高育良面前:”这是任命文档。”

高育良双手接过文档,当看到”县委书记”四个字时,内心涌起一股热流。他仔细阅读着文档内容,注意到任命立即生效,要求他一周内到任。

”溧水县是平洲市的重要农业县,”张明远介绍道,”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发展潜力很大。组织上希望你能发挥专业特长,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开创工作新局面。”

高育良郑重地说:”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不姑负期望。”

张明远点点头,又交代了一些具体事项,包括报到流程、工作交接等。最后,他看似随意地问:”高教授和方书记之前就认识?”

高育良谨慎地回答:”没有没有,只是偶尔和方书记有了一面之缘。”

从组织部出来,高育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站在省委大院门口,望着方青云办公室所在的方向,决定前去表达感谢。

来到省委书记办公室所在的楼层,高育良刚走出电梯,就被楚沐拦住了。

”高教授,您好。”楚沐礼貌地打招呼,”书记正在听取赵立春副省长的工作汇报,现在不方便见客。”

高育良连忙说:”我只是想来向方书记表达感谢。”

楚沐微笑着说:”书记特意交代过,如果您来了,让我转告您:安心去上任就好,不必特意来辞行。”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希望您到任后,能够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高育良心中一震。”因地制宜”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执政智慧。方青云这是在提醒他,不要生搬硬套理论知识,而要立足当地实际。

”请楚处长转告方书记,”高育良郑重地说,”我一定牢记这四个字,脚踏实地开展工作。”

楚沐点点头:”祝高教授工作顺利。书记还特别交代,希望您能经常回学校看看,保持与学术界的联系。”

这话让高育良更加感动。方青云不仅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还关心他未来的发展路径。

离开省委大院后,高育良直接返回汉东大学。走在熟悉的校园里,他的心情与来时已经完全不同。

回到政法系办公室,系里的几位老师立即围了上来,学校也是个小社会,高育良离开汉东大学不久,省委组织部的文档便发到了汉东大学,这些老师,教授也都知道了。

”高主任,听说你要调走了?”一位老教授关切地问。

高育良点点头:”组织上安排我去溧水县工作。”

”县委书记?”另一位老师惊讶地说,”这可是重要岗位啊!”

消息很快在系里传开了。老师们纷纷前来道贺,但眼神中都带着复杂的神色。有人羡慕,有人不解,也有人暗自猜测高育良背后的关系。

高育良没有多做解释,开始着手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他先找到校长汇报情况,然后又与接任系主任的老师进行工作交接。

在整理办公室时,高育良看着满架的法律书籍和学术论文,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年来,他在这里教书育人、着书立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了。

下午,高育良特意去了一趟教室。站在讲台上,他看着空荡荡的座位,想起了这些年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虽然即将离开教育岗位,但他相信,在地方工作中同样能够培养人才、传播理念。

晚上回到家,吴老师和高芳芳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得知丈夫被任命为县委书记,两人都兴奋不已。

”溧水县在哪里?”高芳芳好奇地问。

”在平洲市,距离省城两百多公里。”高育良拿出地图指给她们看,”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吴老师有些担心:”你从来没在基层工作过,能适应吗?”

高育良坚定地说:”方书记说得对,从政不是请客吃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准备面对各种挑战。”

他想起方青云送的”因地制宜”四个字,对妻子说:”我要尽快熟悉当地情况,不能姑负方书记的信任。”

这个晚上,高家灯火通明。高育良开始查阅溧水县的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情况。吴老师则忙着为他准备行装。

夜深人静时,高育良站在阳台上,望着汉东大学的夜景。明天,他就要离开这个工作多年的地方,去一个全新的环境迎接挑战。虽然前路充满未知,但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努力,一定能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

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方青云给他的这个机会。高育良暗下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真正为当地群众谋福祉。这不仅关系到他的个人前途,更关系到方青云的知人善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将门虎女:铁血红颜倾宋疆 别惹我,我老婆大唐高阳公主 大唢呐 穿到王爷心中当大王 天幕:带长乐游现代,引各朝惊叹 从地球来的修仙者 痴傻贵妃,权倾朝野 春不至,花开无期 公主又娇又媚,攻略帝师上位 快穿:偏执男主与原女主拯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