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晚上,京州机场灯火通明。方青云一家在秘书楚沐的陪同下,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虽然汉东的工作推进困难重重,但表面功夫必须做足——春节前的老干部慰问、困难群众走访等活动,方青云都亲力亲为,这才拖到初一下午才能动身返京。
”省长,这是给您准备的机上读物。”楚沐将几份文档递给方青云,”主要是近期的一些工作简报。”
方青云接过文档,对楚沐说:”这几天你也好好休息,陪陪家人。初四下午再来接机就行。”
飞机起飞后,方宁兴奋地看着窗外的夜景:”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虽然只有三天,但也比没有强。”
周晓替丈夫整理了一下衣领:”你爸能抽出三天时间已经很不容易了。汉东那边那么多事等着处理。”
方青云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梳理这次回京的行程安排。除了陪伴家人,他还要拜访几位老领导,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时间紧迫,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
飞机在初二凌晨一点多降落在首都机场。冬夜的寒风中,方青山早已在出口等侯。
”哥,嫂子,宁宁!”方青山快步上前接过行李,”车就在外面,爸一直等着你们呢,好不容易才劝他去睡。”
回家的路上,方青云望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北京的变化不大,但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细微的不同。相比之下,汉东的发展步伐明显慢了半拍。
回到什刹海边的四合院,已是凌晨两点多。方铁果然还没睡,听到动静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爸,您怎么还没休息?”方青云急忙上前搀扶。
方铁摆摆手:”年纪大了,觉少。你们饿不饿?让刘芳给你们下点面条?”
周晓连忙说:”爸,您快去休息吧,我们自己来就行。”
简单洗漱后,一家人各自休息。方青云虽然疲惫,却久久不能入睡。父亲的精神状态比他想象的要好,这让他稍稍安心。但母亲去世后,父亲明显苍老了许多,这让做儿子的心中充满愧疚。
清晨六点,天还没亮,方青云就起床了。他轻手轻脚地来到院中,发现父亲已经在打太极拳了。
”爸,您起这么早?”方青云惊讶地说。
方铁缓缓收势:”老了,睡不着。倒是你,怎么不多睡会儿?”
”我陪您溜达溜达吧。”方青云接过父亲手中的外套,”去什刹海边走走?”
父子俩漫步在清晨的什刹海边。冰封的湖面在晨光中闪着微光,偶尔有早起的市民在锻炼身体。
”汉东的工作还顺利吗?”方铁看似随意地问道。
方青云斟酌着用词:”还在适应阶段。有些改革推进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时间。”
方铁点点头:”改革不是请客吃饭,急不得。重要的是站稳脚跟,等待时机。”
”您说得对。”方青云感慨道,”我现在就是在积蓄力量。”
走到银锭桥时,方铁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的钟鼓楼:”你妈生前最喜欢来这里。她说站在桥上,能看到老北京最美的风景。”
方青云沉默片刻:”妈走得太突然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方铁叹了口气,”你妈走得安详,没受什么罪,这是福气。”
回到家时,周晓和方宁已经起床了。刘芳准备好了早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饺子。
”还是家里的饺子好吃!”方宁满足地说,”汉东的饺子总感觉缺点什么。”
方青山笑着说:”那是你想家了。对了哥,上午有什么安排?”
方青云看看表:”吃完早饭我得去拜访几位老领导。下午回来陪爸下棋。”
周晓体贴地说:”你去忙吧,我陪爸聊天。宁宁要去和同学聚会,晚上才回来。”
早饭后,方青云先去了老领导陈老家。
”青云啊,在汉东干得怎么样?”陈老关切地问。
方青云如实汇报了遇到的困难:”本土势力比较强,改革推进缓慢。但我认为这是暂时的,关键是把握好时机。”
陈老赞许地说:”你有这个认识很好。记住,政治讲究的是耐心和智慧。”
从陈老家出来,方青云又拜访了几位在京的汉东籍老干部。这些老同志虽然不在其位,但对家乡的情况都很关心,也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下午四点,方青云结束了一天的拜访活动回到什刹海边的四合院。刚进院子,就听到里面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方宁和同学聚会已经回来了,正在客厅里绘声绘色地讲述大学生活的趣事。去老丈人家走亲戚的方青山一家也刚到家,方文静和方明轩姐弟俩正在院子里打雪仗。
”大伯回来啦!”方明轩第一个发现方青云,扔下雪球跑过来。
方青云笑着摸摸侄子的头:”玩得开心吗?”
”开心!”方明轩兴奋地说,”我们去姑奶奶家,收到了好多红包!”
这时,方明远也从单位提前下班回来了。看到父亲,他快步上前接过公文包:”爸,今天拜访还顺利吗?”
”还不错。”方青云脱下外套,”几位老领导都很关心汉东的发展。”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餐桌前。刘芳和周晓端上来丰盛的晚餐,都是地道的北京菜。
”还是家里的饭好吃。”方宁满足地咬了一口烤鸭,”汉东的菜太辣了,我都上火了。”
方青山笑着说:”那你得多适应适应,毕竟要在那里待四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