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清晨七点,方青云难得没有在闹钟声中醒来。他睁开眼时,阳光已经通过窗帘的缝隙洒进卧室,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光斑。周晓早已起床,厨房里传来锅铲碰撞的轻响,还有淡淡的米粥香气。
他伸了个懒腰,浑身的疲惫似乎都被这一夜好眠驱散了。推开卧室门,看见周晓正端着两碗热腾腾的小米粥从厨房走出来。
方青云走过去,从背后环抱住她,下巴轻轻搁在她肩膀上:"多久没这么悠闲地吃早饭了。
八点半,两人骑着自行车出门。
四月的北京城,春意正浓。胡同里的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蹦蹦跳跳地去上学,手里还拿着刚买的糖葫芦。
颐和园里,春光明媚。
昆明湖畔,垂柳依依,不少游人已经泛舟湖上。方青云和周晓买了票,沿着长廊慢慢走着。彩绘的廊顶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故事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两人说笑着走到十七孔桥上。湖面波光粼粼,远处万寿山上的佛香阁金碧辉煌。方青云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快速画着什么。
本子上是速写的湖光山色,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分明是周晓凭栏远眺的侧影。
中午,两人在天坛公园野餐。
周晓从布包里拿出早上准备的窝头、煮鸡蛋和一小罐自家腌的酱菜。方青云则去买了两瓶北冰洋汽水。
回音壁前,一群红领巾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方青云和周晓也玩心大起,站在两端说起了悄悄话。
下午三点,故宫。
太和殿前的广场上,一群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解明清历史。周晓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也跟着听起来。
方青云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第一次在联谊会上见到她时,她也是这样认真地读着《红与黑》。
走到乾清宫前,周晓突然拉了拉方青云的袖子:"你说,溥仪当年是不是就站在这里上朝?
周晓想象着那个画面,又忍不住笑起来。
方青云压低声音,绘声绘色地讲起来:"据说溥仪走到一个展厅,看见墙上挂的照片下面写着&039;光绪皇帝&039;,他盯着看了半天,最后跟工作人员说:&039;这不是光绪帝,是醇亲王。
两人走到隆宗门附近,看见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调整展板。周晓突然拽了拽方青云的袖子,指着其中一块展板小声说:"快看,那张是不是就是醇亲王的照片?
方青云定睛一看,果然看到一张清代王爷的肖象,下面的说明文本写着:"爱新觉罗·载沣,醇亲王,溥仪生父。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为古老的宫殿披上一层温暖的光辉。方青云和周晓站在保和殿后的台阶上,望着层层叠叠的琉璃瓦顶,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呼吸。
周晓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暮色中的紫禁城。在这座见证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宫殿里,他们共同记住了一个关于认错爹的趣事,也为这天的春游画上了最生动的句号。
傍晚,东来顺。
铜锅里清汤翻滚,方青云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羊肉,在锅里涮了涮,蘸上麻酱,送到周晓碗里。
周晓小心地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真香!比外贸部食堂的好吃多了。
邻桌几个年轻人不时偷瞄他们——男的英俊挺拔,穿着的确良白衬衫,一看就是机关干部;女的温婉可人,两条乌黑的麻花辫垂在胸前。
回家的路上,华灯初上。
周晓坐在自行车后座,轻轻搂着方青云的腰。春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淡淡的花香。
路灯下,两人的影子紧紧依偎,渐行渐远。这一天的春光,那些共同分享的笑话,那些并肩看过的风景,都将成为他们婚姻生活中最温暖的记忆。
而明天,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