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初春的傍晚,方青云踩着最后一缕夕阳回到四合院时,发现中院的老槐树下已经聚集了全院的人。阎埠贵三位"大爷"端坐在八仙桌后,神情肃穆得象在开公审大会。
方青云挤到父亲身边,看见易中海手里捏着一份盖着红头文档的通知,心头顿时了然,币制改革终于来了。
话音刚落,院里就炸开了锅。我攒了八十万给儿子娶媳妇,这不就剩八十块了?
方青云没再听下去,悄悄退出人群。
回到家里,林茹正在灶台前忙碌,方婉蹲在地上玩石子。擦了擦手:"院里开什么会?
林茹迟疑了一下,还是转身去里屋,从炕柜最底层掏出一个蓝布包袱。方青云帮忙把桌子清理干净,看着母亲一层层打开包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沓钞票,每沓十万,合计两百万旧币。
方青云心头一热。他知道母亲这些年省吃俭用,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却把他挣的钱全存了下来。
箱子里赫然是十八沓同样捆好的钞票。
正说着,方铁带着方青山回来了。一进门看见桌上的钱财,方铁立刻反手关上门,声音都变了调:"怎么回事?
方铁的手微微发抖,拿起一沓钱翻了翻,又放下:"这么多"
方铁的手抖得更厉害了,烟灰掉在裤子上都没察觉:"这这等于把你挣的钱全花了"
林茹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孩子们期待的眼神,终于点点头:"老方,孩子们都大了"
晚饭后,方家五口人围坐在油灯下,开始清点钱财。方青云负责记帐,林茹和方铁数钱,连方青山和方婉都帮着整理散钞。昏暗的灯光下,一家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显得格外温馨。
夜深人静时,方青云躺在床上,听着弟弟均匀的呼吸声,思绪却飘远了。买下这三间房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装修、置办家具最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房产,将来无论发生什么变故,家人都有个安身之所。
第二天天还没亮,方家五口就悄悄出了门。方青云和父亲各背一个布包,里面装着要兑换的现金;林茹牵着两个孩子,手里拿着户口本和房契等材料。
银行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但比起白天的人山人海还是好很多。方青云眼尖地发现队伍里有几个轧钢厂的干部家属,看来消息灵通的人不少。
李会计看了看方青云,意味深长地笑了:"听说你家小子翻译挣了不少?
兑换过程很顺利。方家带来的两千万旧币换成了两千元新币,厚厚几大包钱瞬间变成了两小叠。工作人员好奇地打量这一家子,但也没多问,这段时间来兑换大额存款的人不少。
离开银行,五人直奔街道办。房管所的王干事刚上班,看见方家带来的新币,眼睛都直了:"老方,发横财了?
方青云心里一紧,比打听的价格高了五十。干事就压低声音:"这价已经是最低了,要不是看在你家青云是&039;少年天才&039;的份上"
手续比想象的顺利。一个小时后,方家五人捧着新鲜出炉的房产证走出街道办,阳光照在那张盖着红章的纸上,显得格外耀眼。
一家人买了肉、鱼、鸡蛋,还有平时舍不得吃的糖果点心。方青云特意嘱咐:"爸,妈,回去就说耳房是租的,每月五块钱。
刚进院门,阎埠贵就从前院西厢房探出头来,眼睛滴溜溜地转:"哟,方师傅,一大早就全家出动啊?
正说着,易中海从中院走出来,笑容满面:"老方,换完钱了?他的目光在方家众人手上的大包小包上扫过,又在林茹腋下夹着的文档袋上停留了片刻。
易中海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又堆起笑容:"好事啊!需要帮忙收拾说一声。
回到家里,关上门,方家五口人才松了一口气。
午饭时分,红烧肉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四合院。方青云注意到,不时有人从前院经过时故意放慢脚步,还有人假装借东西来探头探脑。但方家众人早已统一口径,翻译奖金加之换钱,合情合理。
方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攥着哥哥的衣角。方青云摸了摸妹妹的头,心里暗暗发誓:这才刚刚开始,总有一天,他要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看人脸色
夜幕降临,四合院渐渐安静下来。方家五口人围坐在新收拾出来的耳房里,油灯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崭新的房产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