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组部王副部长在省委招待所安顿好,并约定好晚上的接风宴时间后,方青云和刘和光一同告辞出来。站在招待所门口,阳光正好,洒在两人身上。
方青云很自然地侧过头,对刘和光发出邀请:“和光同志,回省委也没几步路,坐我的车一起过去吧,路上我们正好再聊聊。”
这是一个明显的亲近和沟通的姿态。刘和光立刻领会,脸上露出欣然的表情:“好的,方书记,听您安排。”
两人便一同坐进了方青云那辆牌照号靠前的黑色奥迪轿车后排。楚沐为两人关好车门,自己坐进了副驾驶。车辆平稳地激活,驶离招待所,朝着不远处的省委大院方向开去。
车内空间密闭而安静,形成了一个绝佳的私下交流环境。方青云靠在舒适的后座椅上,目光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语气平和地开启了话题:
“和光同志,不瞒你说,我这个省委书记兼省长,一肩挑的担子,挑了快一年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说实话,压力不小啊。省委这边千头万绪,战略布局、干部队伍、意识形态,哪一样都不能放松。政府那边,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具体项目,又是另一大摊子事。精力实在有些分散。”
他转过头,看向认真倾听的刘和光,坦诚地说道:“所以去年的时候,我就正式向上面打了报告,希望能尽快配齐汉东的班子。上面的考虑是周全的,认为在两会之后,结合全国的整体布局,再进行人员调整更为稳妥。所以,对于你的到来,我是真心实意地表示欢迎。有你来主持省政府的日常工作,我就能更专注于省委这边的全局性、战略性工作了。”
这番话,方青云说得非常诚恳。他主动提及自己申请配齐班子,并且点明是“去年”就申请了,这等于明确告诉刘和光:你的到来并非出于我之前的抵制或不满,反而是我乐于见到的结果,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这无疑极大地安抚了刘和光初来乍到、可能存在的忐忑心理,为未来的合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信任基础。
刘和光心中一动,他当然明白方青云这番话的深意和释放的善意。他连忙欠了欠身,语气郑重地回应道:“方书记,感谢您的坦诚和信任!我初来乍到,对汉东的情况还不熟悉,以后政府方面的工作,一定及时向省委和您汇报,在您的领导下,把各项工作落实好。”
方青云点了点头,对刘和光的表态表示满意。随即,他话锋一转,开始切入更实质性的内容,语气也变得更为凝重:
“和光同志,汉东的情况,和你之前工作的羊城,可能有不小的区别。”他开始为刘和光勾勒汉东的省情图谱,“我们汉东,可以说是‘东部中的西部,发达中的欠发达’。像省会京州,以及吕州、平州这几个地方,依托原有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得确实不错,gdp总量和增速,直追南方的一些经济特区,这是我们的家底和优势。”
他话锋一转,指出了问题的另一面:“但是,我们也有象岩台市、林城市这样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当然,这个‘不发达’是相对于我们省内的经济大市而言的,如果放到西部一些省份去比,可能还算好的。但这种省内发展的不平衡,恰恰是我们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强调道:“还有一个更普遍、也更棘手的问题,就是市区与下面县城的发展鸿沟。很多地级市,市区建设得高楼大厦、光鲜亮丽,但你往下走到县城,甚至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层次,差距就非常明显了。我们汉东,国家级的贫困县虽然已经摘帽了一批,但省级层面的贫困县、发展困难县,还有不少。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这些地区和基层群众,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方青云清淅地道出了自己主政汉东以来的内核施政思路:“所以,我以往的思路,也是省委既定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和提升京州、吕州这些经济引擎的动力,这是全省财政和竞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去缩小局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最后,他特别提到了一个关键点,目光锐利地看向刘和光:“还有一点,和光同志需要特别注意。在招商引资,特别是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我们汉东对于重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引入,是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和环保门坎的。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gdp和税收,牺牲了汉东的绿水青山和长远发展潜力。这个度,需要你这个新任省长,仔细把握,稳妥掌控。”
方青云的这一席话,信息量极大。既描绘了汉东的复杂图景,也明确了他这个班长的执政理念和底线要求。这既是对刘和光的信任和交底,也是一种无形的规范和提醒。
坐在一旁的刘和光,听得非常专注,眉头微微蹙起,大脑在飞速地运转和消化。他来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羊城,那里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效率优先”、“敢闯敢试”,gdp增速是衡量工作最硬核的指标。方青云提出的这种“协调发展”、“兼顾公平与效率”、“严守环保底线”的思路,确实与他以往熟悉的工作环境和理念存在一些差异,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纠偏”或“补充”。
他意识到,在汉东,不能简单地套用羊城的那一套“唯gdp论”。这里需要更精细的平衡艺术,需要在发展中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成本。
沉吟片刻后,刘和光抬起头,看向方青云,眼神变得坚定而务实,他郑重地表态道:“方书记,您的指示非常重要,让我对汉东的情况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请您放心,我绝不会搞‘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一套,更不会脱离汉东的实际盲目追求速度。您提出的保持引擎动力与缩小发展差距并重的思路,以及严守环保底线的要求,我认为非常符合汉东现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会在接下来的调研和工作实践中,仔细考量,认真领会,争取在具体工作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努力做到两个方面都能兼顾好,推动汉东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他的回答,既表达了对方青云思路的尊重和服从,也展现了自己作为经济干将的务实和灵活性,没有盲目承诺,而是强调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平衡。
方青云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知道,刘和光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未来的合作,虽然必然会有磨合甚至分歧,但至少开局是良好的,方向是一致的。
车子此时也缓缓驶入了省委大院。一场关乎汉东未来数年发展路径的车上谈话,暂时告一段落,但两位封疆大吏之间的磨合与共事,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