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好李牧承当官的人有很多,担惊受怕的人也不少。
“李牧承他爹娘从前吃那么多苦,咱们全村都没有人站出来帮忙。如今李老二家的小子出息了,成了县令了,会不会报复咱们啊?”
“你们还只是不管不问而已,我儿子从前还朝李二丫和李牧承身上丢过石头子儿呐,我们家咋办?”
“你那还只是孩子不懂事瞎闹,我家当家的喝点黄汤就上头,前两年喝得醉醺醺的,对着在地里忙活的李老二媳妇儿周氏动手动脚的,差点儿没给人家逼死了,我们家更慌好吧?”
“你们怕啥啊,你们和李老二是同一个太爷爷,我们可都出了五服了!顶多算是同族,可不是亲戚。”
里正、族长、族老们和村长:别说族谱这事儿了,更慌了。
李牧承考中童生和秀才的时候,李家村都能热闹的不行。这会儿走马上任凤桐县县令,李家村更热闹了几分。
家家户户的门口都系上了红绸布,一个个都换上了没穿过几次的新衣裳,笑盈盈地朝着李老二家的方向赶去。
要是问干嘛去,当然是贺喜了!
家里稍微富裕些的带着粮食和布匹,差一点的扯上一小块儿粗布或拿半颗白菜。
只有李猎户家送整只白条羊,还扛了半头猪不说,一整罐子熬好的猪油也被猎户媳妇儿亲手捧着送了过来。
“恭喜恭喜,家里又有喜事儿了。从前你们刚分家的时候住在这宅子里,村子里的人背地里都说这是凶宅,瞧瞧,谁家凶宅这么旺啊!也就是我们家住在半山腰习惯了,不然非得搬来和你家做邻居不可。”
李牧承回家之前,特意先去了趟县里。
先安排人把县里留给县令的住宅仔仔细细收拾了一遍,才急匆匆地坐上马车回家了。
嘿嘿既然成了县令了,当然要带着家里人过好日子了。
留在李家村干什么?
被一群关系不咋样的人巴结着,算计着?
可别了吧,县里留给自己的地方还挺大的,足够一家人搬过去住了。
刚好猎户叔一家子也彻底恢复了白身,不用再给人家当长工了,让他们也跟着自己走最好。
猎户叔和婶子都不是懒人,那么勤快的人,又经常在外面打交道,换个地方日子过得更好。
毕竟他们本身也不是李家村的原住民,对李家村也没什么感情可言。
还有弹弓哥,虽然没啥读书的天分,但绝对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县里刚好有武馆,不远处还有私塾,倒是可以让弹弓哥好好学习,哪怕读不明白书,也不至于只做个大字不识一个,没脑子的莽夫。
就是可惜了自家姐姐,还是得回镇上去,离县城最近的女学在南城书院,能住在一起的日子不多。
不过仔细想想李牧承就释然了。
反正入了书院以后,学子都是要住校的,女学子同样如此。
只是到了休沐日,姐姐才能从书院出来。
再加上镇上还有自家和绣坊合作的生意,姐姐留在镇上反而更好些。
和绣坊的分红就都留在姐姐手中吧,女子一个人在外生活,手里有钱总归是好些的。
冰块生意就可以挪到县城里来,反正自己现在当官了,只要不以自己的名义做生意,其他事都无所谓。
弹弓哥未来若真的靠着武学成了武将,也是要在大师兄手底下历练的。
他爹娘做生意,和他有什么关系?
正经买卖而已,谁家也不能啥也不干,指望着老天掉粮食不是?
还有上次看上的庄子,离家实在是远了些,但离县城就很近。
到时候爹要是闲不住,就去庄子里忙着种庄稼。做冰块这事儿,也可以在庄子上做,再拉到县城卖也是一样的。
若是累了就留在庄子里休息,没啥事儿就和自己住在准备挂“李府”牌子的宅子里。
倒是许久没收到有关三叔三婶家的消息了,最近也没听爹娘提起过。
倒也不是他们两口子不想提,实在是没脸提。
原本以为老三两口子一家突逢巨变,人会有很大的变化。却不想两口子一个赛一个不靠谱,好日子没过几天,就又恢复成了最初的样子。
斤斤计较、小肚鸡肠,还开始一点点试探他们二房一家子的忍耐程度,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占小便宜了。
好不容易好些的关系,再次因着三房两口子的无耻重回冰点。
三房两口子得知李牧承当了县令以后,都在家里后悔的不行。
“咱们明明知道,二哥家的小子未来一定会出息。怎么就控制不住非得现在占便宜呢?这下好了,二哥二嫂都被咱俩给得罪了,以后还怎么借势?”
李老三气得狠狠一捶桌子,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对媳妇儿吴氏发这么大火。
“还不是怪你?说好的以后和二哥家好好往来,回了趟娘家以后就变了。也不知道你娘家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
吴氏也烦得很,早知道就不回娘家了。
被爹娘和哥嫂一忽悠,觉得趁着现在多占些便宜,免得以后李牧承长大了有心眼子了占不到就亏了。
结果呢?
人家还没长大呢,就当上县令了。
她一个当三婶的,愣是没脸凑过去。
李牧承也没管他们,只自顾自的回了家,和爹娘姐姐说好了让他们抓紧时间收拾东西,和他搬去县里住的事情。
娘亲周氏自然没有意见。
从前儿子在书院里面住,当娘的自然没那么担心。
如今儿子成了县令,身边没有个妥帖的人照顾着怎么行?
别人当县令,好歹有个媳妇儿知冷知热。李牧承才多大?就算是找个童养媳也照顾不了他啊。
李老二又是个黏人的,媳妇儿在哪他就在哪,自然要紧跟周氏的脚步。
李二丫更不用说,还没出嫁的姑娘家,自然是家人在哪她就在哪。
一家子行动力都很强,各自散开收拾东西去了。
李牧承大部分东西都在书院里,像衣服鞋子这些东西,留在家里的也不多。便大摇大摆的朝着半山腰而去,直奔李猎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