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业界而言。
“顶流”这个全新的概念,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尚且对“流量”一词懵懂无知的娱乐圈和互联网界。
它粗暴、直接,带着几分“毒舌”特有的戾气,却精准地勾勒出一种全新的明星形态:以社交平台为基本盘,以海量、高活性的粉丝为内核支撑,具备强大破圈能力、话题制造能力和直接商业变现能力的现象级个体。
这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热词,更是一场关于话语权的争夺。
以前,评判一个明星“红不红”,标准相对模糊:影视剧收视率、唱片销量、媒体报道版面、奖项……这些指标或多或少都带有传统媒体的滤镜和行业门坎。
但现在,“毒舌颜评”用《顶流论》宣告:数据(粉丝数、交互量)、破圈影响力、真金白银的商业价值和持续的话题度,才是新时代的硬通货。
魏安,就是这个理论最完美的、活生生的例证。
坐在陶然亭的出租屋里,魏安看着“毒舌颜评”账号下再次沦为战场的评论区,以及飞速传播的顶流论、内娱首位顶流魏安等话题,心中澄明。
他意识到,“毒舌颜评”这个账号的价值,远不止于收割负面情绪。
它已经初步具备了定义潮流、引导舆论的潜力。
“是时候让它进化了。”魏安自语。
他的计划很明确,将“毒舌颜评”从一个单纯制造争议、输出极端观点的“毒舌”账号,逐步升级为一个半权威的“评选”机构。
不仅仅是定义“顶流”,未来还可以评选“小花”、“小生”,制造诸如“xx颜霸”、“xx演技之光”之类的标签和梗。
通过持续输出这类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却又看似“有理有据”(基于数据、热度、作品)的榜单和评论,间接引导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关注焦点,从而影响新浪微博乃至整个娱乐圈的话语体系。
本质上,这是一场高级的营销。
通过这个账号,他可以不断地将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同时也能通过“评价”他人,创建起一个隐形的行业影响力网络。
他定义的标准,最终会反哺到他自身,将他“顶流”的地位不断夯实,并将他的商业价值持续推高。
奇艺网为了一支v掏出的一百八十万,就是这套理论最有力的注脚。
魏安的商业价值,第一次有了一个公开、透明且惊人的参考标准。
这不仅仅是卖出了一首歌的v,更是向整个市场宣告——
魏安这个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流量”,是值这个价,甚至可能更高。
这股风潮,最先感受到并迅速做出反应的,正是新浪微博自身。
新浪微博事业部,乃至其母公司新浪公司的高层,此刻正密切关注着这一切。
时任新浪ceo兼总裁的曹国伟,以及新浪微博事业部的总经理彭少彬,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人物。
他们一手推动了新浪微博的诞生和发展,但在“微博大战”白热化的2010年,如何盈利,一直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早期的微博,更多地被视作一个信息传播和社交平台,其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品牌gg和营销事件上。
对于单个账号,尤其是个人账号的粉丝究竟能产生多大的直接商业价值,业内并无清淅认知。
而魏安的出现,以及“毒舌颜评”的《顶流论》,象一道强光,刺破了迷雾。
曹国伟在紧急召开的内部会议上明确指出:“魏安的案例证明,我们平台上的粉丝,不是冰冷的数字,是具备极高消费意愿和行动力的真实用户。一个账号的粉丝数和交互数据,可以直接转化为商业报价。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社交平台,甚至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内核优势之一。”
彭少彬更是兴奋地补充:“‘顶流论’虽然出自一个草根大号,但它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微博可以成为明星商业价值的‘定价器’。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将这种影响力制度化、平台化。”
魏安无意中,为新浪微博找到了一条潜在的、巨大的盈利路径:深度绑定娱乐产业,成为明星价值评估和粉丝经济运营的内核阵地。
微博粉丝数,从此不再是虚名,而是可以直接兑换成商业合同的硬通货!
这一认知,如同冲击波,迅速传遍了整个娱乐圈。
华宜兄弟、澄天娱乐、英皇娱乐……大大小小的经纪公司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议题内核只有一个:微博!
“立刻!马上!让我们旗下所有艺人,不管是一线还是十八线,全部注册新浪微博账号!必须实名认证!”这是几乎所有公司老板下的死命令。
“艺人微博账号的归属权和管理权必须明确写入经纪合同补充条款!账号是归公司所有,还是艺人个人所有?日常内容由谁运营?商业发布如何分成?”以前被忽略的问题,此刻变得无比尖锐。
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魏安那近两百万粉丝,价值一百八十万,甚至更多。
这不再是“玩票”,这是实实在在的资产!
之前还对微博持观望态度的明星们,也坐不住了。
章紫怡、赵某、周讯、陈昆等一线大花大生,其团队纷纷主动联系新浪微博官方,寻求认证和资源扶持。
一时间,新浪微博的明星入驻率呈爆炸式增长。
“微博粉丝很值钱”,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娱乐圈和互联网圈所有人的共识。
……
千里之外的辉发县,这股风潮同样带来了改变。
吕老师早早就为女儿刘皓存注册了新浪微博账号,id是“刘皓存-”。
头象是《the fox》v里那张兔子装的特写,圆圆的眼睛,粉粉的腮红,配上那对长长的兔耳朵,可爱得让人想犯罪。
也是得益于在《the fox》v中乖巧可爱、笑容甜美的“兔子”扮相,以及站在c位与魏安交互的镜头,刘皓存已经积累了一些知名度。
账号刚开通不久,甚至还没发几条微博,粉丝数就蹭蹭上涨,很快就突破了三千,然后是一万、两万……朝着三万迈进。
同时,为了跟上“大明星”魏安的步伐,吕老师也在家里安装了计算机,接上了网络。
刘皓存兴奋地注册了一个qq号,她的好友列表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好友,就是魏安。
有了这个qq后,刘皓存瞬间变成了一个话痨。
“魏安,在吗?。”
“早上好呀,我刚练完早功,好累哦。”
“中午吃了妈妈做的排骨汤,好喝!你呢?”
“魏安,你怎么不回我消息呀?是不是很忙?”
“我要回家了……明天再和你聊天。”
“魏安,告诉你个好消息,我妈妈在我们家里装了计算机,这样我可以和你随时聊天了!哦,不行,妈妈说了,晚上九点前我必须上床睡觉。晚安啦,大明星!”
“……”
这些锁碎、充满童真又带着一点点依赖和仰慕的消息,一条条地出现在魏安的qq对话框里。
魏安看完,回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