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底。
刘封救得前将军关羽父子与都督赵累还上庸。
关羽、赵累俱乃上书请罪,言己罪责。
兵败麦城后,二爷想明白了了很多事情,主动将所有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甚至还为那些降将开脱。
刘封紧随其后,亦上书请罪。
言自己罪责,未能及时出兵,导致荆州陷落、北伐失败。又言愧为刘氏子孙,望汉中王除其宗籍,恢复寇姓,欲戴罪立功为刘氏世守上庸。
这件事他也是思虑良久。
刘封之死,其他都是诱因。
主因是刘禅。
趁此机会上书削去宗籍,脱离刘氏,方有自保的可能
为寻求助力,刘封还写信给诸葛亮,言自己忠于刘氏,忠于大汉,生平愿以卫霍为榜样,为刘氏开疆拓土。
希望能够说服诸葛亮,必死之局或有转机。
三日后,书信到达成都。
刘备又喜又愁,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喜的是,人活着回来了,一切都好说。
地盘没了,以后再打回来就是了。
兄弟没了,如折一股。
愁的是,二弟丢了荆州,导致己方元气大伤,若不严惩,如何服众?
至少得让那些家眷失陷在荆州的文武消消火。
虽说吴军拿下荆州秋毫无犯。
但家小都落入敌手,众将如何心安?
“主公可是为难?”
诸葛亮冷眼旁观,已经猜出了刘备的心思。
荆州之失,关羽自然是责无旁贷,但刘备也有一定的责任。
潘浚、傅士仁、糜芳皆是刘备亲命重臣。
也正是他们的投降直接断送了北伐大业,导致荆州失陷,关羽大军无家可归。
严格来说,荆州之失,刘关二人过错各占一半。
“孤知道瞒不住军师。”
刘备苦笑了一声。
关羽伤重,能不能活下来还是未知数,实不忍心重罚。
若轻罚,又无法向满朝文武交代。
潜意识里,刘备也不忍心责罚关羽。
“可削去前将军荆州督的职务,暂于上庸养病。待病愈后召回成都,拜一闲职。”
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建议。
荆州系文臣武将家眷皆在江陵,关羽丢了江陵,把这些人得罪死了。
关羽作为荆州军事最高长官,失去荆州罪责重大,必须要严惩。
不惩不足平众怒。
关羽若死,一切皆休。
若是关羽能活下来,那就回成都当个闲差养老。
重用是绝不可能重用的。
这辈子老老实实当个闲职终老吧。
如此也算给荆州系一个交代。
只好如此了!
刘备也点了点头。
关羽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接下来让他为难的是刘封。
平心而论,刘封这次表现的非常优秀,杀孟达消灭隐患,出兵救了关羽,沿路斩杀潘璋、马忠、谢旌,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备本应重赏。
但刘封却上书请罪,言明愿意削去宗籍,改为寇氏,替刘家永镇上庸。
表面看来,削去刘封宗籍,可保刘禅正统地位,刘备放心,刘封也安心。
一举两得!
但刘备察觉到刘封已对成都起了戒心。
“有功赏,有罪罚。刘封之前不出兵,眈误了襄樊战机,理应重罚。但其事后杀孟达,消除祸乱,救关将军于水火皆是大功。主公可削去其宗籍,拜镇南将军,厚赐,命其去南中任职。”
诸葛亮淡淡一笑。
刘封的信,他也看了。
刘备能想到的事情,他焉能想不到?
从宗理上说,刘封是长子,刘禅是次子。
废长立幼,本就是取乱之道。
刘备立刘禅为王世子时,这个隐患就已经出现了。
为了刘禅的地位稳固,刘封要么死,要么削去宗籍,贬为庶人。
刘封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求削去宗籍,改为寇氏。
如此一来,他与刘禅之间就没有什么法理上的矛盾了。
别人想拿这个理由发难也不成了。
诸葛亮觉得趁此机会解决刘封宗籍的问题也好。
大家都安心。
至于为何调刘封去南中?
诸葛亮也自有思量。
荆州已丢,上庸弹丸小城早晚会落到曹军手上。
刘封留在上庸,还是个死。
不如把他安顿在南中,替刘备守卫益州南大门。
本来诸葛亮觉得刘封是个鸡肋之辈,文不成武不就,性子又急,对刘备大业帮助不大,身份还有极大的隐患,不如找机会或杀或贬以绝后患。
但最近刘封的表现让他耳目一新,杀孟达、救关羽、斩吴将,三件事情都做的干净漂亮,还懂得用谋。
如此勇猛有谋之将死了实在可惜,贬为庶人也太浪费了。
如今荆州失落,人才凋零,正是用人之际。
诸葛亮也是稍微起了些爱才之念。
刘备思虑了良久,这才叹了口气,道:“传孤之命:除关羽前将军职务,改为荡寇将军,负责三郡讨贼事务。刘封迁征东将军,荆州刺史,赏蜀锦百匹,总领三郡。迁牙门将王平为俾将军,去上庸为刘封副将。告诫刘封,宗籍既入,岂能轻移?切勿再言此事。”
听到刘备的安排,诸葛亮一脸愕然。
这任命有些古怪啊。
荆州已经丢了,荆州刺史什么鬼?
这不是把东三郡把刘封放到火上烤吗?
曹魏本不想打上庸的,但听到刘封任荆州刺史,他们不打也得打了?
战事一起,上庸能守得住吗?
主公究竟想干什么?
难不成……
诸葛亮心头一跳,再看刘备时,见他双目精芒闪铄,若有所思。
糟了!
孔明心头明悟。
刘封本有大功,理应重赏,却被削去宗籍。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刘备不能容他这个假子吗?
素以仁义闻名的汉中王能容忍这种事情吗?
孔明暗暗皱眉。
刘封这个请罪书有些弄巧成拙了,不仅没有消除主公的怒火,反倒是加重了他的猜忌。
“主公……”
诸葛亮有心为刘封说几句好话。
毕竟没了刘氏身份的刘封活着比死了有价值。
“军师,荆州新败,各地杂乱之事有劳了。”
刘备淡淡说了一句,也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甩袖离开了大殿。
独留下诸葛亮在大殿中默然不语。
主公已经不太信任他了。
从进入益州开始,孔明就觉得双方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先是庞统,接着是法正,刘备一直下意识的培养其他文臣,目的就是为了平衡诸葛亮的权力。
家天下吗?
诸葛亮轻摇羽扇,眼中闪过了一阵黯然。
《炎汉史、刘封世家》——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底。封救关羽还上庸,上书言罪,乞除宗籍。昭烈帝拜封镇东将军,荆州刺史,深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