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箐珂坐在榻边不言语,耐心地等著夜顏靠近。
桂的香气混著热气,在江箐珂的鼻尖下晃了晃。
是刚刚出锅不久的桂糕。
“夜顏。”
江箐珂伸手接过,並软糯糯地来了一句。
“你好些日子不来,我都有点想你了。”
话落,她伸手去抓夜顏的衣袖,主动拉著他在自己身旁坐下。
“快坐下。”
“夜顏。”
江箐珂娇滴滴地又唤了一声,把她从小哄父母兄长的撒娇本事,都使了出来。
“刚刚知道你要来”
桂糕放到一旁,她一边扯些有的没的,一边往夜顏身上靠。
“你可知,我有多开心?”
温声软语间,江箐珂翻身骑坐在夜顏的腿上,转而抱住他的脖子,像只撒娇的猫似的,趴在了夜顏的肩头上。
突然起来的亲昵,夜顏似乎有些招架不住,结实健壮的身躯本能地僵滯了一下,全身的肌肉也紧绷得像块大石头一样。
他亦是动情地將头埋在江箐珂的颈窝处,双臂紧紧地箍在江箐珂的腰间,用炙热的体温和逐渐粗重的呼吸,来回应江箐珂刚才的话。
可江箐珂此时,却偷偷扯掉了蒙在眼上的眼罩。
红唇势在必得地斜斜一勾,她掏出藏在袖袋里的火摺子。
拇指弹掉盖子,一口气吹过去,点点火星当即躥成跳跃明亮的火苗子。
江箐珂身体坐直,拿著火摺子,欲要照亮夜顏的脸。
可夜顏毕竟是习武之人,反应亦是敏捷。
察觉到火光之时,便以迅雷之势,一手捂住江箐珂的眼,一手去夺她手中的火摺子。
江箐珂也不躲避挣扎,红唇皓齿,笑得得意。
她手一松,赶在夜顏抢到前,將火摺子扔了出去。
暖黄色的弧线在半空中划过,被褥遇火就著。
而接下来,江箐珂只需挣脱捂在眼上的手,借著火光看清眼前这个男人便可。
打开他的右手,夜顏的左手又覆上来。
拨开他的左手,榻前纱幔又被扯下来罩在她的头上。
她攻,他守。
他躲,她追。
挣扎扭打间,两人从榻上滚到地上。
江箐珂发现夜顏的力气不是一般的大。
简直是怪力。
几招过下来,她明显感到吃力。
力量悬殊之下,江箐珂又被纱幔蒙住了头,视野受限,不由便吃了亏。
夜顏的身手乾净而利落。
江箐珂被他按在地上,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再无反抗的余地,只能躺在那里微喘,同时暗暗咬牙,可惜今夜的算盘没能得逞。
夜顏疾步走了。
曹公公的鸡嗓子开始大呼小叫。
“走水了。”
“快,快打水!”
“把东宫的人都叫来灭火。”
人够多,水来得够及时。
凤鸞轩的这场火,终是没能烧起来。
曹公公气得不行,阴柔无须的一张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碍於身份,也只能站在暗处看著江箐珂咬牙切齿。 江箐珂倒是舒坦至极。
心里憋了多日的火气,好像都被今夜这场火给烧了个乾净。
次日。
李玄尧一下朝,便命曹公公来凤鸞轩传话,让江箐珂去趟书房。
江箐珂心里清楚得很,李玄尧定是为昨夜的事寻她。
她藉口梳妆打扮,磨磨蹭蹭了大半个时辰,这才踏著懒拖拖的步子去见李玄尧。
游廊抄手,白玉石阶,青砖小径,最后是一扇爬满紫藤的垂门。
彩蝶纷飞舞动,煞是炫丽迷幻。
江箐珂忍不住拉著喜晴,拿团扇去扑蝶。
两人扑蝶扑得欢喜,江箐珂早把要见李玄尧的事都给拋到了脑后。
对於不在意她之人,她向来也不会放在心头上。
追蝶追得正来劲,一不留神,江箐珂被脚下一块凸起的青砖绊了一下。
身子失去平衡要摔倒时,一只大手突然从身后伸过来,及时抓住她的手腕,扶住了她。
“太子妃当心啊!”喜晴急忙跑过来扶住江箐珂。
而那只大手也及时避嫌地收回。
江箐珂定睛一看,一身绿,竟是那竹子太傅白隱。
白隱站姿摆正,衝著她拱手躬身,甚是恭敬地行了君臣之礼。
“微臣见过太子妃,太子妃懿安。”
目光落在白隱的那双手上。
纤细冷白,骨感极佳。
手腕上的触感犹存,江箐珂回想著那只大手握住她似的感觉。
温热的、粗糙的,同夜顏的手很像。
且,若没记错,白隱抓住她时,用的是左手。
江箐珂不懂。
那本该是握笔拿书的一双手,为何左后掌心和指根处也会长有薄茧?
毕竟,读书之人和习武之人,手上长茧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太子妃可是要见殿下?”
白隱温润清浅的声音如玉器相击,很是抓耳。
江箐珂收回思绪,頷首应是。
正要开口问白隱平日里可有习武,偏巧曹公公急匆匆跑出来寻她。
“哎呦喂,太子妃,殿下等您多时了。”
就在曹公公言语之际,两名小太监抬著一名宫婢的尸体,从曹公公身后疾步走来,又从江箐珂和白隱的身侧经过。
江箐珂睨了一眼那宫婢。
身上没有半点血渍,唯有颈部有红痕,头软趴趴地耷拉著,像是被人扭断脖子而死的,可见下手之人狠辣而决绝。
这宫婢,江箐珂有点印象。
洞房烛夜那晚还亲自侍奉她沐浴更衣,给她的双眼蒙上绸带。
“这是?”江箐珂问。
“咳,一个吃里扒外、背弃主子的奴才而已。”
曹公公同白隱行了个礼后,继续催江箐珂。
“今日殿下还与太傅有事要谈,还请太子妃快进去吧。”
白隱躬身做了个“请”的手势,江箐珂和喜晴便跟在后面,与其一同进了书房的院子。
自嫁入东宫以来,江箐珂还是第一次踏进李玄尧的书房。
书房很大。
一半放了若干个博古架,架上堆满了书卷和一些价值不菲的摆件。
而另有一半区域,则被绣有九龙戏珠的薄纱屏风隔著。
透过屏风,隱约可见那侧摆放著桌椅,还有一个矮榻。
而屏风那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