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佛光之下,那虎妖甚至没能发出一声哀嚎。
它的皮肉、骨骼、乃至魂魄,都在那无可抵挡的净化之力中,须臾间化作飞灰。
最后几缕青烟在林间袅袅散去,仿佛它从未在这世间出现过。
林中,死一般的寂静。
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此刻听来竟显得无比刺耳。
魏徵带来的那几名金吾卫亲兵,不久前还兴致勃勃地议论着回去如何请功。
此刻,他们却都像被钉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一人手中的横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瞪着前方那片空地。
这些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百战老兵,不怕刀剑,不惧死亡。
可眼前这一幕,却彻底击碎了他们的认知。
杀人不过头点地。
而方才,那活生生的一头巨妖,是没了。
是凭空消失。
这种彻底的、从存在层面被抹除的景象,比任何血腥的死法都更加骇人。
他们看向玄奘的眼神,已经不再是看待一位得道高僧。
而是充满了敬畏与恐惧。
人群最前方,魏徵怔怔地立着。
他乃当朝宰辅,大理寺卿,更是那位能在梦中神游物外、斩杀泾河龙王的传奇人臣。
他一生刚正,断案无数,自诩不信鬼神,只信王法纲常。
他看着那依旧盘膝而坐、宝相庄严的年轻僧人,又看了看那片空空如也的土地,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
那是一头能口吐人言、妖气冲天的猛虎精啊!
是真真正正的妖怪!
可在这位御弟法师面前,竟连一招都走不过?
不,那甚至都不能算过招。
年轻的僧人从始至终,连座位都未曾挪动分毫。
他只是轻轻地抬了抬手。
然后,一头凶威赫赫的妖魔,就灰飞烟灭了。
魏徵心中无比确定,这不是武功。
他见识过军中最顶尖的猛将,一拳开碑裂石,可那终究是凡人的力量。
而方才那一掌,裹挟着一股煌煌天威。
那是神佛的手段!
不知过了多久,魏徵的身躯才微微一动。
他定了定心神,有些僵硬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然后迈步向前,走到了玄奘面前。
这位以脊梁骨硬闻名于朝堂的当朝宰相,对着眼前年仅十八岁的年轻僧人,没有半分犹豫,深深地、心悦诚服地作下了一个长揖。
他的腰,弯得比任何一次朝见天子时,都要低。
“法师”魏徵的声音有些干涩嘶哑,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真乃神人也!”
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玄奘,长叹一声道:“魏徵为官半生,杀伐决断,自认眼中不揉沙子。今日方知,这天地之间,确有我等凡夫俗夫所不能窥探之玄妙。佛法之浩瀚,魏徵今日是心服口服了!”
这番话,发自肺腑。
能让魏徵说出“心服口服”四个字,比让他磕头还难。
玄奘缓缓起身。
他面上的神圣金光早已敛去,又恢复了那副平平无奇的清秀模样。
玄奘伸出手,将魏徵扶起,语气是一如既往的平淡。
“魏大人言重了。”
他既未承认,也未否认,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更让魏徵觉得高深莫测。
玄奘平静地说道:“非是贫僧之能,乃佛法威严,天道昭彰。此等妖邪逆天行事,残害生灵,其行已入魔道,佛法自不能容。”
他将一切都归于佛法二字,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魏徵听了,更是暗自点头。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高人风范!身怀惊天动地的神通,却不骄不躁,不矜不伐。
这位御弟,陛下当真没有看错人。
玄奘转过头,看向那阴森的山坳,说道:“降魔之事已了,还是先寻回那些失踪的匠人吧。想来,他们应还无性命之忧。”
魏徵这才猛然想起正事,连忙回头喝道:“还愣着作甚!都给本官打起精神来,进洞救人!”
有了玄奘这尊“真佛”在侧,亲兵们的胆气也壮了不少,立刻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向山坳深处摸去。
山坳深处,一个潮湿阴暗的山洞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土腥和甜腻气息的怪味。
失踪的十余名工匠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他们一个个双目紧闭,人事不省,嘴角还挂着一丝痴傻的笑容,显然是被妖法迷了心窍,被那虎妖当作了后续的口粮。
玄奘走上前去,伸出指尖,在每个人的眉心处轻轻一点。
指尖并无光华,那些匠人却像被针扎了一下,身躯猛地一颤,眼皮下的眼珠开始疯狂转动。
不过片刻功夫,他们便悠悠转醒。
众人醒来,只记得自己在伐木时起了一阵怪风,而后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对自己身处山洞皆是茫然不解。
魏徵见状,心中对玄奘的敬畏又深了一层。
他立刻命人将这些匠人带回城中好生安顿,自己则一刻也不敢耽搁,即刻返城,要将今日所见所闻,原原本本地禀奏圣上。
这桩让大理寺焦头烂额的奇案,就这么被玄奘以一种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干净利落地解决了。
消息以一种惊人的速度传回了长安城。
这一次,不是流言蜚语,也不是坊间传说。
而是由当朝宰相、大理寺卿魏徵,亲自在太极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口奏报!
“那虎妖身长两丈,凶威赫赫,非凡间猛虎可比!然御弟法师端坐于地,口诵经文,周身佛光大放。待那妖孽扑来,法师只隔空一掌拍出,金光到处,那妖孽,便便凭空消散了!是为,净化!”
魏徵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太极殿中回荡不绝。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失手掉落了手中的玉圭,啪嗒一声脆响,在死寂的大殿中尤为清晰。
几名身经百战、杀气腾腾的老将,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手背青筋暴起,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他们可以不信市井流言,但他们不能不信魏徵!
魏徵是什么人?
是连皇帝都敢当面顶撞的铁骨头,他这辈子,就没说过一句假话!
“净化”
龙椅之上,李世民紧紧攥着扶手,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根根发白,口中则喃喃重复着这个词。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玄奘那清瘦、平静的身影。
原以为,玄奘只是一个能预知未来的神算。
现在看来,自己这位御弟所拥有的力量,远超他的想象!
李世民缓缓松开紧攥的扶手,靠回椅背,胸中郁结的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振奋。
这样的神人,是他的御弟,是大唐的圣僧。
何其幸哉!
“好!好!好!”
李世民连道三声好,猛地一拍龙案,霍然起身朗声道:“传朕旨意!御弟玄奘法师,德比天高,法力无边,为我大唐降妖除魔,护佑万民!特加封为‘大唐护国圣僧’!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
“另,昭告天下!水陆大会如期举行!朕,将亲临观礼!”
圣旨一下,整个长安城彻底沸腾。
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着“圣僧谈笑间,虎妖灰飞烟灭”。
街道上,三五成群的妇人虔诚地讨论着要去化生寺抢个好位置。
就连巷子里的孩童,都在玩着“护国圣僧降妖魔”的游戏。
而长安城内,那些原先还存着一丝别样心思的寺庙,在听闻此事之后,最后的念想也彻底断了。
大慈恩寺的普光禅师,在自己的禅房里枯坐了一夜。
第二日,他亲自前往伏虎寺,对着正在监督武僧操练的了尘禅师,深深一揖:“了尘师兄,老衲服了。从今往后,水陆大会所有事宜,我慈恩寺上下,唯御弟法师之命是从,绝无二话!”
了尘禅师看着他,又看了看自己那比常人大腿还粗的胳膊,想起那日玄奘指尖飘落的石粉,只是嘿嘿一笑,道:“普光师兄,你早该如此了。”
自此,长安佛门,再无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