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分钟时间,沉牧就写下了最后一道大题的全部答案。
在他放下笔的瞬间,仿佛有一股电击感流通全身。
这就是做题的快感,学习的快乐。
就一个字。
爽利!
做完所有题的爽利。
不对,似乎还有一道题。
沉牧把视线重新投向第一道选择题,正是他刚刚判断出四个答案都错误的那一题。
此时,借着大脑通明的感觉,沉牧心思快速变化。
‘抛开手抄漏题的可能,这很可能是汤老师故意留下的陷阱。’
‘答案故意隐去了信息?’
‘或者这就是高考的局限性,答案在某些条件下成立就好。’
做出选择的同时,沉牧在选项d上,做出批注改动,把他认为的正确限制条件加了上去。
趁着学习的爽快通透感还在,沉牧快速检查前面所有题目,随后起身道:“老师,我交卷。”
汤启华看着面前这个一晚上几次给他带来惊讶的高中生,平静问道:“不检查了?”
此时距离答题开始刚好过去一个小时。
但就连答题最快的万泽宇、林初彤两人仍然在检查验算。
汤启华虽然提前说了题量不大,一小时能做完,但那也只是他与学生们客气。
真答起来,算上检查时间,怎么也得八十分钟左右。
沉牧六十分钟出头就交卷,只能说他为了答题,没好好做检查。
沉牧其实已经检查过三遍了,但这时候说出来有装逼的嫌疑。
毕竟刚刚在使用了天赋:效率倍增后,他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空灵状态。
检查卷子,快的不象话。
沉牧掏出兜里一张30元面额有些脱色的ic电话卡,回道:“汤老师,和家里约好每周这个点通电话,太晚了不好,就不检查了。”
说着,沉牧低调走向讲台。
突然,斜前方一名男生跳了出来,拿着试卷,抢先一步放在讲台上。
沉牧从最后一排走出,自然比他不过。
是万泽宇。
这位重点班最有机会拿下水木、燕大的天才学霸,终于出手了。
他抢先一步,在沉牧之前交卷。
“这……”
众人这才想起来,以往大大小小随堂考试,万泽宇都是第一个交卷。
今天沉牧突然出现,貌似激发了这位大神某方面的获胜欲?
汤启华看了眼万泽宇,后者脸色微微发白,额头上挂着几滴虚汗。
汤启华关心问道:“泽宇,身体不舒服吗?”
万泽宇摇摇头,“没事的,汤班,帮着判一下吧。”
“好。”汤启华点点头,“我现在就判。”
说着,汤启华回到讲桌后坐下,拿出红色水笔,展开万泽宇试卷,开始研判。
此时,沉牧后脚来到讲台前,把卷子放下。
汤启华头也没抬,“放这吧,先回座位等着。我第二个给你判,判完就能让你回,眈误不了时间。”
“多谢汤老师。”
沉牧转身返回座位。
万泽宇同样返回座位,等待结果,他向着沉牧方向深深看了一眼。
算上检查时间,沉牧竟然只用六十分钟做完了全部习题。
难道这才是数学竞赛班学生的真正实力?
万泽宇感到震惊的同时,又微微有些兴奋。
出于某种原因,他没有进入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竞赛班,但这不代表他就比这些竞赛班学生实力差。
现在有机会与数学竞赛班学生同台竞技,并在数学上胜过他,这是万泽宇求之不得的事情。
当然,也或许这是沉牧在摆烂。
听沉牧的那几个新室友说,沉牧因为数学联赛失利,意志消沉,经常流连于网吧。
说不准他真的只是为了按时和家里人通电话,才胡乱写了答案交卷吧。
但不管怎样,第一个交卷的人只能是他万泽宇。
想到这,万泽宇又看了眼不远处埋头验算的林初彤。
或许还有这个女生,只不过以她的性子,不到最后一刻,她是不会交卷的。
与此同时,汤启华正在快速批改万泽宇的试卷。
“选择,全对。”
“填空,也全对。”
“解答题,对,对……都挺好。”
“最后一道大题,做得不错,不过方程联立后,没有彻底化简,卷面也有些潦草啊。泽宇,怎么不耐心写完?”
万泽宇没有回应。
旁边一名瘦高个戴着眼镜的同学笑着说,“还不是宇神为了第一个交卷?着急了呗。老班,扣一分意思意思得了!”
“就是就是,难得看见宇神在数理化上扣分。”
“王越、薛高,就你俩话多,卷子写完了吗?!”汤启华哼了一声。
两人吓得赶紧埋头苦算倒数第二道大题。
事实上,此时班级大多数人都开始攻克最后几道难题了。
汤启华摇摇头,拿起卷子还给万泽宇,“扣两分,148,泽宇下次注意些。高考的时候以你的成绩不差这一两分,但水木、燕大的好专业竞争也比较激烈。”
“是,多谢汤班。”万泽宇笑着回应。
“好了,你可以走了,回吧。”
万泽宇慢条斯理收拾着书包,他是走读生,周末可以离校回家。
想必此刻万家的管家已经在学校后门天桥旁等着他了。
万泽宇却不着急,他紧紧盯着讲台方向。
那里还有一份试卷。
来自数学班沉牧的。
万泽宇想知道,沉牧得了多少分。
汤启华无奈摇摇头,自家学生的脾气,当老师的最清楚。
他随手拿起沉牧的试卷,开始研判。
“第一题选d,没做过我的卷子,却能不内耗继续做题,不错……”
“选择全对。”
“填空也全对。”
“可以,都说数学班学生思维活跃,卷面跳脱。沉牧的卷面这么整洁,大题也对。”
“最后一题的解题思路……”
汤启华很快被沉牧卷子上整整齐齐的列式所吸引。
这一刻,数学的美感在眼前得到具象化。
对比刚刚万泽宇潦草的卷面,研判沉牧的卷子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更重要的,沉牧卷子上列出一种极为复杂的函数式。
这个式子,虽然还是用高中数学的语言在表达。
但他的思路,却是高等数学。
“这个方法倒是不错,居然想到了转化极坐标方程的办法,同时以椭圆焦距为直径,重新构建新方程,确确实实简化了这道题。”
“好小子。”
汤启华忍不住赞叹起来,随后用红笔在沉牧的卷子上写下一个大大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