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瓦的声音,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戒备和怀疑,而是多了一丝学者特有的,对未知的探究和渴望。
“赫尔海姆石的‘链式共振’,需要特定的伽马射线环境才能被激活。”
“那种射线,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于地核深处。”
“在实验室环境下,我们要如何复现?”
这个问题,是整个技术路线中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她不相信,眼前这个男人连这个都知道。
黑暗中,沈岩的嘴角,微微上扬。
他当然知道。
因为系统给他的资料,远比阿尔瓦自己的研究要完整得多。
“中子牵引,谐波增幅。”
他只说了八个字,便径直拉开档案室的门,走了出去。
中子牵引……
谐波增幅……
一道闪电,猛地劈开了她脑海中最后的混沌!
对了!
是了!
用高能中子束去轰击晶格,诱导其产生初始共振,再用超高频电磁谐波去放大这个共振信号!
这个思路,简直是……
简直是神来之笔!
它完美地绕过了“复现地核环境”这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狂热。
她终于明白了。
这个人,不是来寻求合作的。
他是来发布神谕的。
她冲出档案室,外面冰冷的寒风让她打了个哆嗦。
夜色下,那辆黑色的沃尔沃已经发动,正准备离开。
阿尔瓦不顾一切地跑了过去,拍打着后座的车窗。
车窗缓缓降下,露出沈岩那张在月色下显得有些模糊的脸。
“沈先生!”
“我不需要等到明天。”
“我现在,就可以给你答案。”
“我加入。”
沈岩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
仿佛“我加入”这三个字,不是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赌上后半生的决定,而仅仅是对一个既定事实的确认。
他只是微微颔首,对着车窗外的阿尔瓦·詹森说道。
“上车吧,博士。”
“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阿尔瓦愣了一下,随即拉开车门,毫不犹豫地坐了进去。
车内温暖的空气,与外面峡湾的刺骨寒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她此刻冰火交织的内心。
沃尔沃平稳地驶离了这片废墟。
阿尔瓦透过后视镜,看着那间承载了她数十年梦想与绝望的档案室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夜色里。
她没有丝毫留恋。
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她眼前展开。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名字。”沈岩的声音在车厢内响起,打破了沉默。
“什么名字?”阿尔瓦下意识地问。
“实验室,以及整个计划的名字。”
沈岩看着窗外掠过的荒芜雪景,缓缓说道。
“就叫‘普罗米修斯熔炉’。”
普罗米修斯。
盗火者。
是的,他们正在做的,就是从地心深处,为人类盗取永恒的火种。
这个名字,再贴切不过。
“我喜欢这个名字。”她由衷地说。
“很好。”沈岩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明天天亮,‘赫克托工程’和‘量子动力’的先遣队会抵达这里。你负责和他们对接,告诉他们你对‘普罗米修斯熔炉’的一切要求。”
“一切?”
“一切。”沈岩重复道,“任何设计,任何设备,任何材料。预算这个词,在你的字典里可以删掉了。”
阿尔瓦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这种“不计成本”的承诺,是每一个科学家梦寐以求的伊甸园。
而现在,她就站在这座伊甸园的门口。
“我的团队……”
“全球顶尖的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工程师名单,明天会发到你的邮箱。你看中谁,我的猎头团队就会把他带到你面前。”
“至于你,博士。”
沈岩转过头,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从现在开始,你只需要做一件事。”
“思考。”
“把你的理论,变成现实。”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弗雷亚峡湾的薄雾时,巨大的轰鸣声也撕裂了这里的宁静。
三架印着“赫克托工程”标志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如同从天而降的钢铁巨兽,悬停在废弃的勘探基地上空。
紧随其后的,是“量子动力”更为小巧但科技感十足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推土机和重型工程机械,正通过海路被运送过来,在地平线上形成了一条钢铁长龙。
昨天还是一片死寂的废墟,在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超级工地。
一名穿着笔挺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德国人,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快步走到阿尔瓦面前。
阿尔瓦看着眼前这个在全球工程界都声名显赫的人物,再看看周围这仿佛科幻电影般的施工现场,终于真实地感受到,那辆车里发生的一切,都不是梦。
她的时代,真的开始了。
三个月后。
弗雷亚峡湾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一座充满了未来主义风格的银白色建筑群,拔地而起。它的一部分嵌入山体,另一部分则延伸至峡湾深水区,利用深层海水进行冷却。
这里就是“普罗米修斯熔炉”一号实验基地。
基地核心,是一个足有二十层楼高的巨型球形空间。
空间中央,悬浮着一个由无数精密部件构成的复杂装置。它的核心,正是那枚被切割、打磨过的赫尔海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