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握在一起的手,不仅仅是两位顶尖科学家的和解,更像是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被沈岩亲手拉开。
魏立洲和李桦,一个是理论领域的奠基人,一个是工程领域的开拓者。
他们就像是构筑一座神殿的两根擎天之柱。
而现在,沈岩把他们并列到了一起。
沈岩看着他们,嘴角噙着一抹淡然的笑意。
“既然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别在会所浪费时间了。”
他站起身。
“走吧,去看看你们未来的战场。”
半小时后。
一辆黑色的辉腾,平稳地驶入了陵南市高新科技园的地下车库。
这里是园区内最新,也是安保级别最高的一栋写字楼,“创智之芯”。
陈光科早已等候在此。
“岩哥。”
他迎了上来,递过一张门禁卡。
沈岩点点头,带着身后两个神情各异的科学家,走进了专属电梯。
电梯内,魏立洲和李桦都保持着沉默。
李桦的目光,时不时地扫过沈岩的侧脸,眼神里的探究和震撼,依旧没有散去。
他还在消化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那个“钛-铑合金”的解决方案,那张“生物信号谐振模块”的结构图,像两座大山,彻底压垮了他身为天才的骄傲。
叮——
电梯门打开。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广阔到近乎空旷的空间。
三千平米。
整整一层,已经被完全打通。
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内部施工,空气中弥漫着新材料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这里,是元启生命的临时总部,也是一号实验室的所在地。”
沈岩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
“按照最高无尘标准建造,配备独立的供电和新风系统。”
“三个月后,这里将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没有之一。”
他的话语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魏立洲和李桦走在刚刚铺设好的防静电地板上,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
这就好像一个画家,穷其一生都在用着劣质的画笔和画布,突然有一天,有人给了他一间顶级的画室,和用之不竭的颜料。
那种感觉,是再造之恩。
沈岩带着他们走到整个楼层的中心位置。
那里,一张巨大的项目桌已经摆好。
桌面上,是一张被放大到极致的图纸。
正是那张“生物信号谐振模块”的结构图。
“从今天起,未来三个月,我们三个人,就在这里办公。”
沈岩指了指图纸。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
“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
魏立洲和李桦的目光,同时聚焦在那张复杂的图纸上。
激动过后,冷静下来的专业思维,开始让他们感到一丝压力。
这张图纸,太超前了。
它所涉及的每一个技术节点,都像是科幻电影里的产物。
“沈先生……”
魏立洲看着图纸,眉头紧锁。
“这个项目,可以称之为‘普罗米修斯计划’,因为它就像是盗取了神的火种。”
“但它的难度,也同样是神级的。”
“我们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这不是谦虚。
而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在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宏伟工程时,最真实的反应。
李桦也点了点头,他指着图纸上一个比发丝还要细微的结构。
“就拿这个‘神经元信号共鸣腔’来说。”
“它的材料要求,必须能承受每秒超过十亿次的生物电脉冲,同时自身损耗要低万分之一。”
“根据我的知识储备,地球上,不存在这种材料。”
他的言下之意很明显。
蓝图再完美,造不出来,也只是废纸。
这是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拦路虎。
陈光科站在一旁,心里也捏了一把汗。
他虽然不懂技术,但也听得出来,这两个顶级大佬,似乎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看向沈岩,想看看自己的老板,会如何应对这个开局的难题。
沈岩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
仿佛他早就料到了这个问题。
“材料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他轻描淡写地开口。
魏立洲和李桦同时一愣。
解决了?
“就是我给李教授看过的,钛-铑合金。”沈岩说道。
“不,不可能!”
李桦立刻反驳。
“我回去后查阅了所有公开的资料,钛-铑合金虽然稳定,但它的晶格结构,根本无法达到图纸要求的谐振特性!”。”
“而图纸的要求,是十五个九!”
“这已经超出了现代材料学的极限!”
李桦的情绪有些激动。
这关乎到他最擅长的领域,他不能容忍任何不严谨的说法。
沈岩并没有和他争辩。
他只是走到项目桌旁,拿起一支笔,在旁边的一张白纸上,迅速地写下了一行公式,和几个关键的参数。
“常规技术,确实不行。”
“但如果,用高压等离子电弧熔炼法呢?”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深氦环境中,以超高频次的正负电弧,对材料进行亿万次的轰击和重组。”
“这个过程,可以剔除掉金属晶格中,几乎所有的杂质原子。”
沈岩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简易的设备示意图。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这个技术,早已在他脑中演练了千百遍。
魏立洲和李桦,两个人,全都凑了过来。
他们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张纸。
一开始,他们的眼神里是疑惑。
但很快,疑惑就变成了震惊。
再然后,震惊变成了狂热!
“深氦环境……等离子电弧……天呐……”
李桦喃喃自语,他的身体因为过度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个思路……这个思路太疯狂了!也太天才了!”
“这完全是在原子层面,对材料进行的一次‘格式化’!”
魏立洲虽然不是材料学专家,但也看懂了其中的核心原理。
他扶了扶眼镜,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沈岩。
“沈先生……这个技术……”
“是前苏联在七十年代,一个被封存的航天材料项目里,提出过的一个理论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