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哥,我先来,你先去烤火,回头咱们再换。”王盛拿起抄网,把碎冰捞出来,随后把网探了下去。
这个等待是很漫长的过程,好在后背有团火,烤的屁股跟脊梁暖烘烘的,而前面冰凉,跟夹生饭似的。
过了一会,冰窟窿似乎有了动静,王盛立马就往上抬。
手腕一沉,王盛叫了起来:“豁!这次不少嘞。”
紧接着,抄网提出水面往地上一倒,三条活蹦乱跳的鱼甩了出来,两条草鱼,一条鲤鱼,最大的有一斤多,那鱼鳍下的金线在阳光下很好看。
两个人换着班,一直捞到太阳完全出来,都快走到头顶上了,两个人才收手。
不数不知道,冰面上已经甩满了鱼,大大小小二三十条。
王盛也没想到这秘密基地居然这么能出鱼,比起干打垒附近那段河强多了。
俩人收拾收拾装进麻绳袋子里,系上口袋,拖在冰面上拉着走。又用芦苇子把冰窟窿给盖上。
走到岔口的时候,正好又碰到了王文军他们。
“向东,抄多少鱼啊?”
李向东嘿嘿一笑:“不多,够吃的就行。你们呢。”
王文军得意的把袋子敞开口展示了一下:“今天还行,十来条吧。”
他往身后一看,一麻袋鼓囊囊的,看着还挺沉,立刻惊道:“向东,这都是你们逮的?”
王盛得意道:“是嘞,三十多条。”
“我的乖乖,咱们局里这么多人,还真没见过一次能逮这么多的!”
“你们是在哪里逮的?”
李向东随手一指:“就在那边不远,运气好碰上了,你这也不少啊,比人家的都多。”
他们一路说着来到了干打垒,刚进生活区就围过来一些人,今天有一半人轮休,难得清闲,都在土屋门口坐着聊天,把鞋靴一脱,毛袜子露着脚指头,靠在墙上晒太阳。
他们看着李向东半袋子鱼,纷纷凑过来围观。
“向东可以啊,逮这老些鱼,分我一条呗,咱们都是一个科的。”
说话的是地质科的李秋喜,张口就要。
李向东摇摇头:“不好意思同志,这是我们留着过冬的,你们要是想吃,可以去那边河里逮,河里有。”
“就一条也不行啊,你都有这么多了,再说了,我不白要,我给你钱咋样?”
李向东没理会他,他知道这个人,因为赵卫红的事,他对李向东有几分敌意。不过他也懒得解释,俩人都是来镀金的,对这种人,浪费那口舌做什么。
再说了,他也不是慈善家,自己辛辛苦苦逮的鱼,凭什么白给。刚开始做了鱼汤,头一回可以分一碗,但第二回就不给了。哪有这么好的事,自己在土屋里猫窝,净吃现成的。
李秋喜叫他不搭理,没好气的梗了梗脖子,就回自己屋去了,不忘嘟囔一嘴:“不给就不给,老子还不吃了呢,老子有钱还怕买不到啊。”
李向东起身从土屋搬来一个矮凳,拿起刀子开始收拾起来。
当然,对他好的人,他心甘情愿的送一条,比如老罗师傅和老李哥,用了人家的网,得给点鱼过去。
他们把鱼收拾好之后,用绳子串起来晾在外面,等天黑的时候再收回去。这样风干了以后能放到明年开春。
等他们忙活好以后,已经到了中午了,土屋里飘出一股鲜香味,早晨没吃东西,一闻到想再就开始吞口水。
“向东哥,鱼汤好了,吃饭吧。”
“来了来了!”
李向东迫不及待的掀开门帘子,身上顿时暖和了不少,锅里咕嘟咕嘟煮着鱼汤,白汤很浓,飘着俩白菜叶子。
饭已经盛好了,这回倒是大方了一回,锅里炖了两条,一人一条。李向东端起饭盒吹开上面的浮沫,喝了一口鲜汤,顿时觉得身上跟充电似的。
王盛时不时的掀开门帘子看着外面,生怕有人偷他们的鱼,没办法,人多了,什么人都有。
赵卫红路过的时候,没好气的往这里撇了一眼,门口晾着一串的鱼,嘀咕道:“哼,我看你还能高兴几天!”
下午,李向东就待在土屋里,躺在床板上开始准备碳化钢材的事情。
他有意识的展开脑海中的系统面板,看着不断推演的数字图文,心里一阵激动。
他所想要的碳化钢材的升级方案已经推演完成,达到100%的完成度。合金钢方案完成了55%的进度。
不过随着碳化钢的推演成功,系统中的【锻造】技能提升了很多经验,达到了lv2(60/200)的地步。
他当即打开推演结果,随后便看到数十张图纸在眼前铺开,包括一些机器设备的构造图纸和原理,事无巨细。
他当即起身,披着棉袄就朝外走去。
“向东哥,你不补觉了,你去哪?”
“没事,我去趟测绘科。你看着点外面的鱼,差不多就收起进来吧。”
“今天不是休假吗”
李向东没应声,径直来到了测绘科,门没锁,有几个人在里面值班,说是值班,也就是喝喝茶聊聊天。
见李向东过来,立刻象模象样的回到自己位置,疑惑道:“向东,今天你不是休假吗,怎么到这来了。”
“临时有点事,就过来了,你们继续,没事。”
那俩人听李向东这么说,也就松了口气,继续唠嗑起来,在他们眼里李向东是进步分子,跟老罗师傅比较熟,他们怕老技工,顺带怕他。
李向东拿起笔,按照脑海中的流程和图纸,原原本本的画了下来,好在自己的绘图基础比较高,画起来得心应手。
他先从碳化钢材的升级方案入手,这是一整套从选材、热处理、高温碳化到后期冷漕的完整工艺流程。每一个步骤都经过系统的精密推演,甚至连渗碳炉的温度曲线、保温时间的最优解,都详细列出。
他画得很慢,但很稳,每一张图纸都反复核对,确保无误。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碳化钢材的方案已经画完。李向东拧上钢笔帽,抿了口保温杯里的浓茶,润了润嗓子。
【碳化钨钢材制备方案已推演完成,完成度100】
脑海中随即闪出一个信息提示,让李向东心里惊了一下。
正好趁这个功夫,把这个方案也一并誊抄下来。
相比碳化钢材,碳化钨合金钢的流程更为复杂,以高碳钢为基材,添加精细碳化钨的粉末,通过特殊的热压与烧结工艺,使钨元素均匀嵌入钢材晶格,形成极其坚硬且耐磨的合金结构。
这种钢材,未来可以用于制造钻头、切削工具,甚至……军工零部件!
国内不少工厂因为技术限制,生产精度始终上不去。如果他能率先搞出这一套工艺,哪怕只是初步版本,其意义都不言而喻。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落笔。
将脑海中关于碳化钨合金钢的内核流程一一写下:钨粉的筛选与活化处理、基材预加热温度控制、粉末冶金混合比例、高温烧结炉的气氛控制与压力参数……
写着写着,天就已经黑了下来,测绘科的门忽然被轻轻敲响。
“向东同志,都已经到下班时间了,你还不走吗?”
“恩,有点事儿没弄完,你们先走吧。”李向东头也不抬,跟他们应了一声。
“那你忙,你忙,我们就先回去了。”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识趣地关上了门,小声嘀咕:“这进步分子,真是怪得很,休假也不在家歇着,跑这来给谁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