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想升级新钢材(1 / 1)

依照目前的条件,技术科碰到这种更换进口部件的事情,他们也无能无为力。

不过江组长却走过来握住李向东的手,说道:“向东同志,明天还得麻烦你。把这维修手册补充完整,最好翻译成中文,做成咱们自己的版本,以后大家学习检修都方便。”

李向东看了眼罗师傅,点点头:“行,没问题。”

走出技术科的砖房,荒原的风呼呼地刮着,远处院墙上“把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的标语依稀可见。李向东从工装兜里掏出那包烟,递给老罗:“罗师傅,我不抽烟,您拿着。”

老罗师傅接过来笑笑,随即拆开点上了一根,说道:“年轻人,学哪门子戒哟!来,点上!咱们搞石油的,风里来雨里去,抽口烟解解乏!不抽烟,哪有点男子汉的气慨?”

说着,老罗就拿出一根递了过去,李向东不好再推辞,只好接过来自己点上。其实他并非不会,只是来到这会战前线后,本想把这习惯给戒了。可在这片热火朝天的荒原上,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抽烟,这是男子汉的标志。在这时代里,不多大的小孩都学着大人抽烟。要是不抽烟,反而觉得你没男子气慨。

“唉,我说向东,”老罗吐着烟圈,话锋一转,问出了憋在心里半天的疑惑,“你这手维修技术,跟谁学的?刚才看你摆弄那阀门,手法老练得很,不象个生手啊?”

李向东缓缓吐出一口青烟,用带着些许学生气的手势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罗师傅,您忘了?我大学里学的就是机械制造,算是本行。”

“哦对对对!”老罗一拍脑门,“你小子是块好料,照这么下去,准能成八级工!”

李向东走了一路,心里都在反复想着钢材的事,这也是当今工业发展的短板,很多行业都缺这种好的材料。

那台从苏联进口的泥浆泵,关键阀门部件用的是一种高级碳化钢,不仅轫性好,耐磨性也好。

然而,这类特种碳化冶炼技术,正是国内工业中最难突破的瓶颈之一。

国产的碳化钢在成分控制与热处理工艺上尚不成熟,产品的轫性和稳定性跟进口货差着一大截。

加之产量有限,在“先军工,后民用”的调配原则下,这类紧缺材料自然优先保障国防一线。分配在工业设备上的用料还不足三成。

李向东眼中一热,决心先把这种钢材给做出来,他拥有自动推演系统,每小时能推演几百次,或许可以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等实验成功了,就能把国产阀门再更换一遍,故障率起码能降低三成以上。还可以用在其他的领域上,解决国内很多任务业难题。

相比翻译工作,这种碳化钢材的研发功劳就大了,组织规定,在生产过程中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都能评定为立功表现。

个人还能获得荣誉称号,比如“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红旗手”、“技术能手”等称号。表现卓越的还可以破格提升两级,从一级工提升到三级工,这也没什么问题。

“对了,你明天吃过早饭直接去技术科报道吧,把那维修手册尽量补全,后面就省的再麻烦咱们了。”

“行,罗师傅。”

“同志们!大会战各条战线的战友们!大家辛苦了!现在播报今日战区生产捷报!”

“截至今日收工时分,全战区今日总进尺再创新高,突破三千米大关!新开钻油井五口,完成固井作业三口!”

“运输连的同志们顶风冒雨,人停车不停,超额完成器材运输任务百分之五十,有力保障了前线供给不断线……”

下班后。

石油大院和干打垒上方的喇叭上,响亮的播报着当日的生产新闻,随后又响起了《东方红》的嘹亮歌声。

赵卫红忙完手里的事,脱掉白大褂,拿起饭盒,准备去宣传科找黄芳芳一起去食堂打饭。

刚走出大院门口,就撞见了早就等在那里的李秋喜。

他是地质科的三级工,家庭条件在队里是数得着的,父母有门路,让他来这主要是镀层金。

自打赵卫红分到松辽会战指挥部,李秋喜便一见钟情,展开了攻势,不是托人递情书,就是在本子上抄普希金的诗。平心而论,李秋喜为人热情,工作也还行,可就是长相有些“磕碜”,个头跟赵卫红差不多高,还总爱把头发抹得油光锃亮。

他左右环顾一圈,看四周没人,从兜里掏出一个粉扑扑的鸡蛋,递到赵卫红跟前:“卫红,这是我从食堂老刘那里拿的鸡蛋,特意给你留着的,捂热乎了,你拿着!”

赵卫红没好气的看了眼李秋喜,没伸手,说道:“李秋喜同志,我觉得你还是把重心放在工作上,别在身上动心思,我是来工作的,地上不冒油,我不谈朋友!”

李秋喜一愣,脸上有些挂不住,举着鸡蛋的手收回来不是,递出去也不是,讪讪地说:“卫红,你的觉悟我懂!可俺……俺是真的想跟你创建革命友谊,将来结为革命伴侣并肩奋斗啊!等会战结束,我让我爸给你安排进四九城的大医院……你再考虑考虑?”

“嘁!”赵卫红一听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辫子一甩,“李秋喜,你少来这一套!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啥样!”

李秋喜仰头看着眼前的白月光,蠕动几下嘴巴头子,啧啧道:“赵卫红,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你是不是看上那个新上报纸的典型了?就那个叫李向东的?他不就上了回报纸,把你迷成这样了?老子哪点不比他强?”

“李秋喜,你少在这胡说八道!”

赵卫红一愣,觉得有些莫明其妙,她揪着自己的麻花辫,翻了一个白眼,伸手将他手里的鸡蛋打在地上,随后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操,老子的蛋”

广播室的黄芳芳刚念完广播稿,收拾完资料,搓搓手掏出了饭盒,放在了广播室的炉子上加热一下。

这是昨天李向东送她的那条鱼,昨晚简单的炖了一下,上午吃了半条,没舍得吃完,留着晚上再吃一顿。

“哟,芳芳,炖啥好东西呢?这么香!”

赵卫红一推门进来就抽了抽鼻子,眼睛一扫,立刻瞄见了炉子上的饭盒。

“好哇,自己吃独食!都不叫我,还当不当我是姐妹了?”

“别……没啥特别的……”

黄芳芳连忙解释,她并不是不想分享,只是这鱼是李向东送的,要是被她知道了,那不得跳脚!

赵卫红说着,就凑到炉子旁边,吐槽起刚才送她鸡蛋的那个人:“刚才可气死我了!又是那个李秋喜,杵在大门口,非要塞个鸡蛋给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哎,你说说,这些人怎么就没点自知之明呢?”

她说着,语气里一半嫌弃,一半却带着显摆的小得意。

她斜眼瞅着黄芳芳泛红的脸颊,打趣的追问道:“你老实交代,这鱼……是不是哪个男同志送的?我可告诉你啊,找对象可得把眼睛擦亮,别象我,尽招惹些不着调的……”

黄芳芳低着头,手指绞着棉衣的边角,她从小就不会说谎,声音跟蚊子似的应道:“是……是李向东同志送的。”

“谁?!”

赵卫红“腾”地一下从凳子上弹起来,眼睛瞪得溜圆:“李向东?他送你鱼!”

黄芳芳不敢看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赵卫红盯着地上那摊冒热气的鱼汤,下一秒,她抬脚猛地一踢。

“哐当!”

饭盒从炉子上翻下来,扣在地上,半条鱼和奶白色的汤洒了一地,溅得到处都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张逸风姜凤 张逸风姜凤 当老板后,我疯狂给员工加属性 失忆进入吸血鬼世界直接混成团宠 狙击之王:山村少年的成神之路 重生80年代:科技致富手册 1973,国家因他而改变 神级插班生 人在米国当杀手 绝世乡村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