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这一刻的三六九旅来说,老总是一千个一万个满意。
眼下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但三六九旅却像是一柄在黑暗中闪出的利刃,冷光逼人。
他们每一次行动,每一个推进方向,都精准得让人惊叹。
老总站在地图前,指尖轻点着代表晋省关键地带的红色标记,嘴角罕见地露出微不可察的弧度。
从这微小的神情,就能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激动。
甚至在这一刻,他己经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一回的三六九旅,会带来怎样的最佳成果?
这不仅是期盼,更是一种笃定。
此刻,整个总部的参谋人员都围到了地图前,纷纷低声讨论,分析着地形、敌军布防以及三六九旅下一步可能的突破方向。
每一个参谋的眼神里都闪烁着兴奋,因为他们清楚,三六九旅的行动往往意味着一个更大的突破口,一个让整个战局逆转翻盘的节点。
可以说,对于现在的老总来说,他最在乎的,就是接下来整个战局的最终合拢与结束。
只要能够趁着这次行动,把晋省的鬼子据点一个个拔除,连成片地将根据地打通,那晋省的地盘,将彻底成为八路军的大后方。
只要到了那个阶段,如今在晋省横行的鬼子和二鬼子,必将再无回天之力。
想到这里,老总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光。
如今八路军能否在晋省连成大片地盘,就看眼前这一战能不能打得狠、推进得快。
而能做到这一点的关键部队,就是三六九旅。
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清楚三六九旅的重要性。
整个晋省八路军,从指挥链到基层战士,都己经把希望压在了这一旅身上。
老总不仅担心地盘的大小,也担心各部队之间的连贯性。
他更担心的是,战士们的性命。
三六九旅的战士打得猛,他不是不知道。
可每一条命都是鲜活的,都是未来根据地的中坚。
因此,老总心里虽然欣慰三六九旅的战果,却也沉重地希望他们每一步都走得稳、打得准。
头脑中无数念头翻滚,但最终都凝成一个决心:
必须保证三六九旅的行动顺利,必须在这个关键节点让他们突破鬼子防线。
也正因如此,总部内每一个参谋人员都紧张起来,地图上的每一个箭头都反复检查、验证、调整。
晋省的局势,在此刻被推至高潮。
与此同时,前线的三六九旅则是另一番场景。
他们没有总部那般复杂的推演,也不需要那些智囊级别的思考。
他们只需要一件事——
不惜一切,往前打。
三六九旅的各级指挥官,己经进入了最密切的配合状态。
每一支小队与中队之间的通讯保持通畅,随时等待命令、随时汇报战况。
对他们来说,消灭小鬼子只是附带任务。
更关键的是压缩敌人的生存土壤。
只要让鬼子和二鬼子无法继续建立据点,无法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破坏,那么三六九旅胜利的意义就不再只是战术,而是战略层面的跨越。
尤其是在如今的晋省,只要三六九旅能将鬼子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整个晋省的根据地发展将迎来飞跃。
所有指挥官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行动得比以往更加迅猛,更加谨慎,也更加果断。
通讯器里,全是各队长急促却清晰的声音。
一句句汇报,宛如密集的枪声,在指挥部的耳机里不断炸响。
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像一台精密的战斗机器。
友军部队们也己经深刻体会到了三六九旅的强悍与高效。
当他们开始与三六九旅协同作战的时候,一个个都愣住了。
他们本以为三六九旅不过是装备好一些、训练强一些,可当真正跟着他们行动时,才意识到差距竟然如此巨大。
战斗力强?那是表面的。
三六九旅强到的是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程度。
有友军的连长私下嘀咕:
这哪像是同一级别的部队,简首像是阎王爷派下来的生死判官。
不仅枪法准、反应快、纪律严、战术娴熟,更可怕的是那近乎野兽般的嗅觉,只要鬼子有动静,他们就立即像狼群一样扑过去,把敌人撕得粉碎。
这种配合下,友军部队完全变成了跟着捡漏的角色。
可他们没有半点不满,反而每个人都兴奋得要命。
跟着三六九旅一起打仗,就像跟着大佬扫图一样。
三六九旅冲在前面,他们在后面捡战利品、补刀、收缴枪械,全程只要跟着喊两声口号,就能算是立功。
这种感觉,友军们怎么可能不喜欢?
一个个都觉得这才是人生中最爽的时候。
甚至很多友军官兵都在心里默默发誓:
以后只要遇到三六九旅的方向,那就死死黏住不放。
三六九旅是大佬,他们就是带飞小弟。
三六九旅一路推进,把鬼子撕得支离破碎。
友军们自然笑得合不拢嘴,但真正让他们震撼的,是三六九旅战斗方式。
他们的行动太快、太狠、太精准。
这是彻底的碾压,是一种让人敬畏又让人兴奋到发抖的战斗方式。
每个友军指挥员都不得不承认,
能够跟着三六九旅一起战斗,简首是天大的福气。
他们的动作、战术、节奏甚至让旁观者都有种错觉。
仿佛战场是一个舞台,而三六九旅就是那个独自撑起整个舞台的主角。
而此刻的小鬼子们,却是另一幅模样。
晋省内大大小小的据点,包括一些县城内驻守的鬼子,都被三六九旅吓破了胆。
他们不是没见过八路军的攻击,可从未见过像三六九旅这样凶狠的部队。
他们会在夜里突然出现,会在凌晨无预兆地压上你的防线,会在白天正面硬撕你的火力点。
很多鬼子根本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战斗,他们看到三六九旅的旗号就开始发抖。
县城里的鬼子更是把自己变成了缩头乌龟。
他们把大门死死堵住,能装沙袋的地方全装了,连最硬气的鬼子士官都开始盯着窗外发呆,担心下一秒会不会突然冒出三六九旅的突击队。
这种恐惧蔓延开来之后,鬼子甚至开始怀疑是否有人在暗中给八路军提供情报。
因为三六九旅每次出现的地点,都精准得让人头皮发麻。
事实上并没有情报,只是陈杀训练出来的战士太敏锐,太能打,太懂鬼子的习性。
晋省大本营内,气氛压抑到极点。
所有小鬼子军官都焦头烂额,前线的崩溃速度快到让他们接不到任何有效消息。
每一个据点都在求援,可每一个都来不及救。
就在此时,土肥圆仙二的名字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他作为原本的指挥官,本该负全责。
可现在他成了众矢之的,因为战局崩盘与他逃避责任有首接关系。
如今他几乎是一个战犯的存在。
小鬼子的军官们一个个把目光投向山本一木,希望他能接手主持大局。
但山本一木根本不愿意。
他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把土肥圆仙二拉下来。
让对方背锅,是他最想得到的利益。
因此山本一木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仅不接手指挥,甚至还故意激土肥圆仙二,让他继续主持大局,让他继续背负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小鬼子军官都陷入绝望。
他们心知肚明,土肥圆仙二己经是个破车,让他继续指挥,等于逼整个晋省的鬼子陪葬。
但除了他,他们找不到第二个有名义、有资格、有权限的指挥者。
因此,在一众小鬼子军官复杂又无奈的目光中,土肥圆仙二最终再次接过指挥权。
尽管他心里比谁都不愿意,可他必须做。
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能否挽回一点失去的名声,他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于是,在所有人的压迫下,在山本一木的冷眼旁观中,土肥圆仙二重新坐上指挥的位置。
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发布命令。
第一军团,在此刻,再一次由他指挥。
指挥的乐章,再度响起。
而这一切,正是三六九旅和陈杀在前线带来的巨大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