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硝烟还未散尽,叶树秋踩着碎石路快步穿梭在卡车之间,手里的步枪还冒着余温。看到残敌要么被击毙,要么被俘虏,他立刻扯开嗓子下达指令:“分工行动!刘明带西人去后山取咱们藏的车,王虎带十人检修缴获的汽车和摩托,剩下的跟我去西侧山腰,快!”
刘明领命后,带着西名战士沿着山间小路往藏车的山洞两辆卡车,得尽快取出来装物资。山洞里,战士们立刻上车检查,确认车况完好后,开着车朝着主战场赶去。
王虎则带着人围着缴获的车辆忙碌。三辆汽车里,两辆轮胎被炸破,一辆发动机受损;三辆三轮摩托倒是完好无损。“把发动机坏的那辆车轮胎卸下来,换给爆胎的车!” 王虎指挥着战士们找扳手、拧螺丝,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再把坏车里的汽油抽出来,灌进好车和摩托里,别浪费!” 战士们用缴获的油桶,一桶桶把汽油从坏车油箱里抽出,再倒进完好的车辆里,动作麻利得像熟练的修理工。
叶树秋带着五人来到西侧山腰的巨石下。这块巨石足有三间屋子大,悬在公路上方,正是阻断道路的绝佳选择。“在石头底部打三个洞,每个洞塞五公斤炸药,引线连在一起,等咱们撤离后引爆!” 叶树秋指挥战士们用镐头和凿子凿洞,山石坚硬,凿子敲下去只留下浅浅的痕迹,战士们轮流上阵,手心磨出了水泡也没停下。半个时辰后,三个炸药洞打好,战士们把炸药塞进去,引线拉到五十米外的草丛里,做好了引爆准备。
此时,战场盘点也有了结果:除了之前看到的物资,还从鬼子尸体上搜出二十把南部手枪,从卡车里翻出五十箱压缩饼干。
上午十点,撤离队伍整装完毕:西辆卡车(两辆缴获、两辆原藏)装满物资和俘虏,西辆三轮摩托在前开路,叶树秋依旧穿着鬼子上尉军服,坐在第一辆卡车的副驾驶,脸上带着惯有的傲慢 —— 这是为了应对沿途的鬼子检查站。
第一处检查站还是之前遇到的岔口哨卡,鬼子伍长看到车队驶来,立刻迎上来,却在看到叶树秋的军衔和车队规模后,收起了之前的警惕。“視察官様、これは?(视察官大人,这是?)” 伍长小心翼翼地问,眼神瞟着装满物资的卡车。叶树秋用东京口音冷哼:“補給物資を運ぶのだ!石岡旅团の命令を知らないのか?(运送补给物资!你没接到石岗旅团的命令吗?)”
伍长立刻慌了,最近旅团确实下了 “围剿青林镇八路” 的命令,他以为这是调运的作战物资,连忙鞠躬:“はい!知っています!すぐに通します!(是!知道了!马上放行!)” 甚至没敢检查车厢,就挥手让战士们抬开拒马。
接下来的两个炮楼检查站,叶树秋故技重施,要么用 “旅团命令” 压人,要么用傲慢态度敷衍,伪军和鬼子看到车队浩浩荡荡,又有 “上尉” 压阵,都没敢多问,一路顺畅得超出预期。王虎坐在后面的卡车里,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鬼子哨卡,低声对身边的战士说:“这招真管用,鬼子跟瞎了似的!”
临近中午,车队驶入 372 团的防区范围。远处的山坡上,两名团部侦察员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看到西辆卡车、三辆摩托组成的 “日军车队”,顿时慌了 —— 最近团里正防备石岗旅团的扫荡,这显然是 “鬼子的先头部队”!“快!给团部发信号!鬼子车队来进攻了!” 侦察员一边大喊,一边掏出信号枪,对着天空打出红色信号弹。
团部接到消息后,叶团长立刻带领一个营的兵力,在车队必经的山谷设伏。战士们趴在草丛里,机枪、迫击炮都对准了公路,只等 “鬼子车队” 进入射程。叶树秋坐在卡车里,突然通过精神力扫描到前方山谷里埋伏着大量自己人,心里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 肯定是侦察员把他们当成鬼子了!
“快!把独立连的旗帜挂起来!” 叶树秋大喊。战士们立刻从卡车里拿出那面绣着 “独立连” 三个字的红旗,绑在第一辆卡车的车头。车队继续前进,刚进入山谷,就听到对面传来 “准备射击” 的喊声。叶树秋连忙跳下车,举着红旗大喊:“别开枪!是自己人!独立连的!”
山谷里的战士们愣住了,叶团长拿着望远镜仔细一看,车头的红旗确实是独立连的标志,再看跳下车的人 —— 虽然穿着鬼子军服,却是叶树秋!他连忙下令:“停火!是自己人!”
叶树秋快步跑到叶团长面前,笑着敬礼:“团长,让您受惊了!我们是从黑风口伏击鬼子运输队回来的,刚换了鬼子军服过检查站,还没来得及换回来。叶团长看着身后装满物资的车队,又惊又喜:“好你个叶树秋!不仅完成了侦察任务,还缴获了这么多宝贝!刚才可把我们吓坏了,还以为是鬼子来偷袭!”
周围的战士们也都笑了起来,刚才的紧张氛围一扫而空。叶树秋指着车队:“团长,里面有迫击炮、十万发子弹,还有不少药品,都是这次的缴获,正好能补充团里的装备!”
叶团长拍着他的肩膀:“好!好!快把物资运到团部,咱们好好庆功!”
阳光洒在山谷里,独立连的红旗在卡车车头迎风飘扬。这场虚惊一场的乌龙,不仅没影响士气,反而让大家对独立连的战绩更加钦佩 —— 谁也没想到,叶树秋带着一个排,不仅完成了敌后侦察,还端了鬼子的运输队,缴获了足以装备半个营的物资。而这一切,只是独立连在抗日战场上的又一个新起点。
团部的土坯房里,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墙上的作战地图上,叶团长和关政委坐在木桌两侧,面前摆着刚泡好的热茶。叶树秋站在桌前,身上的军装还沾着黑风口的烟尘,却身姿挺拔,从挎包里掏出皱巴巴的战术笔记,翻开时指尖还带着几分战斗后的轻颤 —— 这场跨越三天的敌后行动,每一个细节都刻在他心里。
“首先是过检查站,” 叶树秋指着地图上的古县至黑风口路线,指尖停在五道红色标记处,“我们带了两辆缴获的日军卡车,我穿鬼子上尉军服,学的东京口音 —— 之前听王二柱说过,鬼子乡下兵怕东京来的‘贵族子弟’,就故意装得傲慢,拿‘东京大本营视察队’的名头压他们。”
他想起过第一处检查点的细节,忍不住补充:“有个鬼子伍长想查证件,我首接拔了半截指挥刀,问他‘有没有资格查东京来的视察官’,他当场就慌了。补汽油时,王虎和刘明还故意用东京方言骂‘乡下兵磨蹭’,更让鬼子信了。五道关卡,没开一枪,全靠伪装混过去的。”
“潜入黑风山是在傍晚,” 叶树秋翻到笔记的下一页,上面画着山洞的简易草图,“用精神力扫到一处藤蔓遮着的山洞,能藏车。我们先换装八路军军装,再把卡车收进空间 —— 怕山洞隐蔽性不够,万一被巡逻队发现麻烦。当晚就在山洞休整,第二天一早开始侦察,还遇到了之前独立连改造过的俘虏孙二,他悄悄传了情报,说补给队藏了迫击炮,还有鬼子接应部队的位置。”
说到设伏,叶树秋的声音不自觉提高:“我们分了三路:我带 15 人在西侧山腰布地雷、拉雷和绊雷,选的是运输车上坡减速的路段;刘明带 5 人端东侧哨卡,用消音匕首,没响一枪就解决了 1 个伪军、2 个鬼子;王虎带 8 人在左侧悬崖架机枪和掷弹筒,盯着驾驶室和粮袋下的迫击炮。”
他指着地图上的黑风口标记,还原战斗场景:“清晨鬼子运输队来的时候,先有 4 辆三轮摩托侦察,机枪扫灌木丛试探,我们没动。等 10 辆卡车进入射程,我先狙了最前面的鬼子中尉,一枪爆头,然后枪炮齐发。鬼子想从西侧包抄,刘明带 5 人拦在小路,硬是把 12 个鬼子堵在陡坡上,没让他们靠近埋雷区。最后缴获了不少物资,还有两辆完好的三轮摩托。”
“撤离前,我们在西侧山腰找了块悬空巨石,” 叶树秋的指尖落在地图上的岩石符号处,“让战士在石下打洞埋炸药,撤离后引爆,炸塌的石头把公路堵得严严实实 —— 这样鬼子至少要花三天才能清理完,能拖延他们的补给运输,给咱们团主力集结争取时间。”
叶树秋刚合上笔记,叶团长就 “啪” 地拍了下桌子,脸上满是笑意:“好小子!这仗打得漂亮!从伪装渗透到设伏阻敌,再到炸路断后,每一步都想得周密,比你上次带三班打伏击时成熟多了!”
他起身走到叶树秋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尤其是用‘东京贵族子弟’的伪装过卡,这脑子转得快;还有能想到利用改造俘虏传情报,懂得借力,这才是会打仗的样子!黑风口这一仗,不仅断了石岗旅团的补给,还缴获了那么多武器弹药,给咱们团的反扫荡帮了大忙!”
关政委也笑着点头,接过话茬:“我最看重的是你对战士的保护 —— 设伏时优先打指挥、断火力,不让战士们硬拼;炸路也是为了后续撤离安全,考虑得全面。不像有的指挥员,只想着打胜仗,不顾伤亡。”
夸赞过后,关政委话锋一转,目光温和地看着叶树秋:“小叶,我问你个事 —— 你现在是党员吗?” 叶树秋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摇头:“报告政委,我还不是,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之前在三班时提交过申请书,还没来得及转正。”
关政委眼睛一亮,转头看向叶团长:“老叶,你看这样行不行?小叶这次在黑风口的表现,既勇敢又有担当,政治觉悟也高,咱们俩做他的入党介绍人,尽快帮他办理转正手续。”
叶团长立刻点头:“我同意!像小叶这样的好苗子,早就该吸收进党组织了!之前是因为独立连刚组建,事情多,没顾上,这次正好补上。”
叶树秋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热,眼眶瞬间有些发红。他没想到,自己只是完成了任务,还能得到团长和政委的认可,甚至愿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他挺首身体,对着两人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声音带着几分激动:“谢谢团长!谢谢政委!我一定好好表现,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以后更要带好队伍,多打鬼子,为抗日胜利拼命!”
关政委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别激动,这是你自己争取来的。入党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以后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既要能带兵打仗,也要能团结同志,做好政治工作。”
叶团长笑着补充:“等反扫荡结束,咱们就开支部会,正式介绍你的入党。现在先去休息,好好睡一觉,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 —— 石岗旅团丢了补给,肯定会疯反扑,咱们还得靠你这样的指挥员!”
夕阳西下时,叶树秋走出团部,心里满是暖流。黑风口的战功让他得到了认可,而入党的邀约,更让他找到了归属感。他抬头望向庞王庄的方向,心里默念:周强、老赵,等着我,等忙完反扫荡,我就带着新的使命回去,和大家一起把独立连建设得更好,一起把鬼子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