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离开京城的时候,机场只有唐心一人前来送机。
虽然清净自在,但总归显得有些冷清。
但这一次
“郑导!这边!”
刚下从坎城直飞京城的飞机,还没走到出站口,就已经有几个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举著牌子朝他示意。
乍一听,郑继荣还以为是听说坎城消息的国內影迷,但转念一想,自己的电影还没在国內上映,哪来的影迷?
而且评委会大奖,说白了也只是坎城二等奖,知名度和金棕櫚差了一个档次。
除了业內人士,普通老百姓谁知道他谁呀?
果然,那几人快步上前,立即自我介绍:“郑导你好,我们是中影的工作人员。”
郑继荣有些惊讶:“中影的地址我又不是不认识,没必要还专门派人来接吧,我又不是什么大腕。”
工作人员苦笑道:“看来您还不知道,您电影在坎城获奖的消息,在业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韩董这次特別重视,一大早就来到公司,等著您过去详谈。”
“是吗,那真是麻烦你们了。”郑继荣礼貌回应。
老实说,对於韩董这般礼遇,他还是有些受宠若惊的。
毕竟对方可是中影的掌门人,能这样放下身段、主动相迎,算是把礼贤下士的姿態做足了。
他朝身旁的张梦和彪子等人耸了耸肩,让他们先去忙各自的事,或订好酒店休息。
只单独叫上老钱,两人一起跟著中影的人走出机场。
门口,京a牌照的奥迪a6早已静候多时。
车辆平稳启动,一路畅通,直奔中影集团大楼。
没过多久,仍是中影集团的副董办公室,但这次里面的气氛却比郑继荣上次来时明显不同。
韩董上下打量著眼前这个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的年轻人。
他都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这样重新审视郑继荣了。
但每一次,都仍会觉得,自己似乎还是小看了他。
良久后,他缓缓开口:“说实话,我还真没想到,一部没有专门拍摄时代阵痛或者底层苦难的电影,会在欧洲的电影节拿奖。”
郑继荣笑了笑,没有说话。
欧美那些电影节的偏好,只要从事影视行业的都心知肚明。
无非就是把別国的伤疤与困境,用最直白甚至夸张的方式撕开展示,再呈现给老外们看,仿佛在说:
我们这儿多么落后、多么愚昧,我都这样给你们看了,你们行行好给我一个奖吧。
这点郑继荣清楚,韩董自然更是瞭然於心。
“这次去欧洲有见到贾张柯和娄夜吗?”韩董没有一上来就聊发行,而是看似隨意地问起。
郑继荣点了点头,语气平淡:“第二天就见到了。《三峡好人》和《yh园》都入围了主竞赛,关注度不低。”
韩董很不屑地冷哼一声:“再过一年就是奥运了,这帮傢伙一天到晚不想著在国外树立我国的正面形象,反而尽拍这些灰暗题材的电影。不识大体、不顾大局!我可以给你透个风,这次娄夜回国就会被封杀,最少五年起步!”
郑继荣没有接话,只是微微点头,不作评价。
其实要说句心里话,他觉得导演拍摄的东西只要不碰红线,本不该受到如此严苛的限制。
一个国家,有人拍伟光正的主旋律、也有人拍人性复杂、拍警匪对决、拍无厘头喜剧——那也应该有人拍一些真正底层的现实。
虽然的確不太“好看”,但要是一直没人拍,那才说明真的出问题了。
不过韩董说的也有道理,具体分寸也要看不同时期。
奥运会对於咱们国家的確太重要了,是彰显国家实力与形象的歷史时刻,实在不该在这个节骨眼上掉链子。
正因为如此,对於娄夜的处理,郑继荣不能说有多么认同,但也理解其中的考量,更不愿多言什么。
可能是认为自己敲打的也足够了,韩董不再多言,话锋一转突然变得温和: “不过嘛,对於郑导你,我还是很欣赏的。”
他语气肯定地说道:“你在坎城接受记者採访时的发言十分得体,彰显了大国文化自信,还有在面对他国总理时,也从容不迫、发言沉稳,没有失了体面。”
郑继荣面上谦虚,心下却忍不住一笑。
能不沉稳嘛,他这可都是前世写论文、做匯报练出的经验。
一个文科生,不搞点官面的辞令,哪混得下去。
两人又跟著寒暄几句,东拉西扯聊了些电影节见闻,终於还是回到了发行问题。
当看到新发行合同的条件时,郑继荣不由得心中一动,庆幸这次坎城去的真是值了。
换做其他新人导演来,就算电影再好,也不可能拿到这么优厚的发行合同。
“韩董,其他的我没什么问题,只不过这个宣发费用会不会太少了?”
郑继荣斟酌著开口:“两百万的宣发这估计连一线城市都覆盖不全吧?”
韩董闻言笑骂:“你小子是不是在国外待飘了,两百万还覆盖不了北上广深?你把钱不当钱了是吧?”
郑继荣一愣,这才猛然想起,如今这年代,一线城市拢共也就那么几个,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他訕訕一笑,又坚持道:“但还是太少了,多加点吧韩董。比如在川蜀、山鲁、江州还有杭浙这些经济不错的地方,完全可以多加投入,说不定会有意外收穫。”
换做半个月前,他或许还会担心宣发成本太高会挤占自己的投资收益。
但现在五百万美金的海外发行预付金即將到帐,他还真不太在乎这点投入,只想全力一搏,將《惊魂记》铺遍全国。
可韩董却摇了摇头:“小子,不是我不想投,但你也要知道,这是暑期档,中影並不是只有你一部电影要做宣发。还有一部小成本的片子也等著推,预算得统筹著用。”
郑继荣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一部註定成名的黑马影片,脱口问道:“什么电影?”
“《疯狂的石头》,”韩董答道,“但你也不用太紧张,你们两部电影风格完全不同,即便档期相近,也不用太担心互相抢观眾。”
疯狂的石头
郑继荣目光微凝,若有所思。
寧昊成名之作,將黑色幽默彻底带入主流视野的电影。
他沉吟不语,对面的韩董还在继续安排:“只不过嘛,他那个是喜剧片,你这个毕竟是惊悚片,所以我准备把七月底的档期先交给他,等到八月中旬再上你的。这样你们两个互不衝突,都能发挥。”
郑继荣闻言,眉头微蹙。
暑期档最热的黄金时段当然是六月底七月初,那会儿学生刚放暑假,观影意愿最强。
越往后,市场热度便逐渐走低。
如今已经六月中旬,要真拖到八月中旬再上映,到时候学生都准备开学了,哪还能赚到什么票房?
他当即抬头,朝韩董坚定地说道:“不,我就要七月底的档期。”
韩董有些意外:“你確定?我可告诉你,寧昊这部电影受眾肯定比你要广,那可是喜剧片。”
“我心里有数。就算真有损失,我自己承担。”
郑继荣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见他態度坚决,韩董也不再劝阻,点头应了下来。
反正这两部电影中影都没有直接投资,它们打起来也影响不了根本,中影只要抽发行费都稳赚不赔。
谈妥条件,郑继荣没有和上次一样还考虑去其他公司询价。
就冲韩董派人专程接机,这样的礼遇外加优厚的发行合同,他也该投桃报李一次,留下这份人情。
他手指轻敲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走出中影大楼。
正默默回忆著2006年的暑期档有哪些大片同期,可能会成为对手时,一通电话突然响起。
接听起来,郑继荣嘴角不禁扬起——
探照灯影业的五百万美金髮行预付金,已经全部到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