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继承的能力(1 / 1)

众人边走边商量的离开的会议室,赵丰临走的时候拍了拍叶安的肩膀。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带上。

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叶安、李涛,还有岳玲三个人。

“小叶。”

李涛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看着叶安,语气里已经没有了前辈的审视,反而多了一丝郑重。

“接下来,咱们怎么安排?”

岳玲没有说话,但她的目光同样紧紧锁定在叶安身上,眼睛里充满了探究和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来了!

叶安心里一紧,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知道,现在是真正考验他的时候了。

方案吹出去了,能不能落地,就看接下来的组织能力了。

“李工,岳玲同志。”

叶安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

“时间紧,任务重。”

他走到会议桌旁,拿起刚才那张画着草图的白纸,又翻过一面。

“厂长给的时间只有一周,要拿出初步设计图纸。”

“我们必须分工合作,高效推进。”

他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淅,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条理。

李涛和岳玲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背,神情专注。

“我的想法是这样。”

叶安拿起铅笔,在纸上画了三个框。

“第一,船体线型和内核的流体力学计算,这是双体船的根本,我来负责。”

他把最难、最内核的部分揽到了自己身上。

这既是自信,也是一种姿态。

李涛和岳玲都没有异议,这部分理论,刚才在会议上他们已经领教过了,除了叶安,整个厂里恐怕没人能搞定。

“第二,船体结构和强度估算。”

叶安的笔尖指向了李涛。

“李工,您是咱们厂里结构方面的权威,经验最丰富。双体船的连接桥结构是难点,这部分的初步估算和材料选型,就要拜托您了。”

这话说得极有水平。

既肯定了李涛的地位,又把最考验经验的活儿交给了他。

李涛郑重地点了点头,神情严肃。

“没问题!这个担子我接了!”

“第三,总布置图和内部空间规划。”

叶安的目光转向岳玲。

“岳玲同志,你在会议上提出的模块化货舱和人体工程学生活区的想法,非常有价值。”

“双体船宽大的甲板给了我们充足的发挥空间,这部分的设计,就交给你来主导。”

“你要大胆地想,把所有能提升效率和舒适度的想法,都画到图上去。”

岳玲的脸颊微微泛红,既是激动,也是感到了压力。

“好!我一定尽力!”她用力地回答道。

一个清淅的作战计划,在几分钟内就形成了。

叶安负责最前沿的理论内核,李涛负责最扎实的结构工程,岳玲负责最具创新性的应用设计。

三足鼎立,完美互补。

李涛看着叶安,心中感慨万千。

这个年轻人,不仅脑子里有惊世骇俗的想法,组织和领导能力也同样出色。

他三言两语,就把任务分配得明明白白,还让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干劲十足。

“不过,小叶……”李涛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一周的时间,这个工作量也太大了。”

“是啊。”岳玲也附和道。

“光是总布置图,要考虑动力舱、货仓、生活区的协调,还有各种管线、信道的预留,正常情况下没有一个月,根本拿不出象样的草稿。”

叶安早就料到他们会有此一问。

他笑了笑,胸有成竹。

“我明白。所以,我们这次做的是‘概念性’的初步设计。”

“概念性?”两人都有些疑惑。

“对。”叶安解释道。

“我们暂时不用纠结于每一个螺丝钉,每一根管线的具体型号和走向。”

“比如动力系统,我们就先按一个标准功率的模块来预留空间。“

”起重置备,也一样。货仓的模块化隔板,先只画出接口和大致尺寸。”

“我们的内核目标,是在一周内,用图纸和数据,向厂领导和所有技术人员证明——双体货船这个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优越的!”

“我们先搭建一个基本情况,至于细节的填充,那是后续的工作。”

李涛和岳玲恍然大悟。

对啊!

他们钻进牛角尖了,总想着一步到位,却忘了这个任务的内核目的。

“我明白了!”李涛一拍大腿,“就是先画蓝图,不管装修!”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叶安赞许地点头。

“好了,时间宝贵。”他把手上的纸递给他们,“这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你们可以参考。“

”从现在开始,技术科的资料室、绘图室,我们三个可以随时使用,有什么问题,我们随时碰头!”

“好!”

“没问题!”

……

夜深。

红星造船厂给每个人都准备一个宿舍。

叶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单人宿舍。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

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就是全部的家当。

关上门,一股深深的后怕涌上心头。

太险了!

今天在会议室里,他但凡有一个问题答不上来,或者在分配任务时稍有迟疑,人设就崩了。

李涛和岳玲的问题还算宏观,他能用系统给的方案应付过去。

可明天呢?后天呢?

他们肯定会问得越来越细。

这些问题,系统或许能答。

但他总不能每次都愣一下,等系统搜索答案吧?

那也太假了!

不行,必须自救!

叶安的目光,落在了书桌上。

那里堆着小山高的一摞书和资料。

《船舶原理》、《船体结构与制图》、《焊接工艺基础》、《船舶材料学》……

这些都是原身从国外带回来,以及在厂里资料室借来的宝贝。

原身是个真正的技术宅,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

叶安之前看着这些书名就头疼,现在却觉得无比亲切。

这是他的救命稻草!

他坐到桌前,随手拿起一本最厚的《船舶结构力学》。

翻开第一页。

“第一章,静水压力与船体总纵强度……”

一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理论,看得他眼晕。

就在他准备放弃,换一本简单点的入门读物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的目光扫过“总纵强度”这个词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模糊的画面——原身正对着一张巨大的船体结构图,用红笔在龙骨和甲板的位置画着受力分析线。

当他看到“剪力与弯矩”时,一段关于船体的记忆就会自动浮现。

“我靠!”

叶安惊了。

他之前虽然继承了记忆,但那些专业知识都沉在意识的底层,不被触发就不会浮现。

现在,通过主动学习,他能将这些零散的记忆碎片重新激活、串联、组合!

叶安瞬间狂喜!

有了这个“被动技能”,再加之系统的“主动技能”,他还怕什么?

每一个概念,都能在原身的记忆中找到映射的实践案例。

每一个公式,都连接着某次具体的计算过程。

他的学习效率,达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宿舍里,只有叶安快速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他完全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里,甚至忘了时间的流逝。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退役后,我成了海军总教官 半岛:疯了吧,你管这叫私家侦探 文盲顶流:从天后逼我读书开始 武道江湖录 深圳往事2005 闯入缅北的一群人 特种兵之摊牌了你姐我是红四代 八零大佬绝嗣?好孕娇娇一胎双宝! 懒汉虎妻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