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的话让林向华有些尴尬,但也就一瞬而过。
“没错,他答应好好的,还跟我要秋收给他买双皮鞋,我都答应了。”
“现在又不办事儿,还回来要借钱,我也就把人撵走了。”
他的坦白并不是仅仅因为这个,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石红说了,林北现在比他大哥有出息。
尽管林向东已经瞒着被开除的事情,但村里也有人在县里高中当后勤的,消息立马就传回来了。
这年头,你要是有钱了,或许会传的慢点,但是你要是完犊子了,那消息比坐火箭都快。
林北没说什么,虽然感觉到对方是示好,但这种好有可能会要命的。
面上过得去就得了,真交心,他也信不过林向华。
两人说话就说了几句,就没再说话了。
林向华察觉到他的意思,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跟林向东来往了,没捞到好处不说,还把林北得罪了。
唉,谁知道能变成这样?
“二哥,咋了这是?是不是大哥跟你借钱了?他还跟我借五十呢,我没借给他。”林向前看他不太高兴的样子,也把自己的事情说了。
闻言林向华叹了口气,“是跟我借钱了,我没借他,但不是因为这事儿。”
“那咋了?”林向前不解的看着他,实在是不明白还有什么事儿值得愁的。
林向华没再说话,说也没用了。
林北从没把亲情看的太重,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了,这辈子就算他们再对自己好,那也无法让自己掏心掏肺。
下午快吃饭的时候,他看到大门口来回走的林向东,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表情,但也知道对方心里记恨自己。
别的他可能不知道是自己做的,但打了林叶,让对方断了一条腿,就这事儿,没人能过得去。
看着对方走进来,林北没有去搭话。
林向东挨个跟认识的人打了声招呼,这才走过来。
“林北忙着呢,盖房子怎么不吱一声呢?我也能来帮忙。”林向东笑着,没了往日的嚣张跋扈。
他越是这样,林北就越觉得是正常。
“你还跟我客气什么?我打废你儿子一条腿,你还能笑着跟我说话?”他直接就挑明了,不想跟对方虚与委蛇。
林向东的脸色一变,死死的盯着他,“林北,你真是够狠的,咋说咱们都是亲戚,你把事情做绝,就不怕别人对你有防备之心,你这样能交到朋友?”
本想跟林北好好说话,再想办法搞他的,但是这人不按常理出牌,怎么办?
林北嗤笑一声,“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你纵容你儿子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个后果。”
“怎么,你老丈人的事情还让你看不明白?或者说,没了工作,你也想不明白?”
他每说一句话,林向东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他是真没想到,林北居然能了解这么多,他……
不对!
林向东此时一脸惊悚的看着他,但还是无法相信,“你……”
“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林北冷嗤,“你说我什么意思?”
“你还觉得自己不够惨是吗?就这么着急去死吗?”
他压低了声音,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够听到。
就算不压低声音,别人也听不见,他们两个站的比较远。
在这大热天,林向东此时只觉得浑身发冷,他真的无法相信,一个泥腿子居然能做这么多,把他老丈人给搞进去了?
这让他如何相信?
他老丈人虽然不是教育局的一把手,但也是重要职位的主任退休下来的,说话跟二把手一样好使,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求他办事了。
现在你说这都是林北做的?怎么可能!
看着林北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林向东抿着嘴说不出来一句话。
林北知道他咋想的,懒得跟他废话。“想好好活着就滚得远远的,我要是知道你打什么歪主意,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这威胁让林向东脸色涨红,曾几何时,这个侄子是他想骂就骂的,现在却被人冷嘲热讽。
他咬着牙,知道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至于林北为什么不给他最后一击?
自己上辈子苟活那些年心理折磨的生不如死,为什么不让他们也尝尝这个滋味儿呢?
从县里婆罗门到最底层,连个工作都混不上的人,未来会遭受多少白眼,受多大的穷?
林北勾起嘴角,心中释然。
这些人,上辈子看是打不过的一堵墙。
现在却轻松推倒了,有时候真的不是有原因才能做到成功。
他能把对方整成如今这个地步,那也是靠着先知还有运气,搞到了对方的帐本才行。
如果没有那些东西,他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搜集信息。
林向东走了,林向华两兄弟也看到了。
这人在林北面前吃瘪,又脸色难看的走,是人都能猜到他们不合。
“二哥,我看大哥算是废了,林北那小子也不给他面子。”林向前还看不出来更多的消息,只是认为林向东不行了,大势已去。
林向华想了想自己媳妇儿的话,叹了口气,“他俩算是仇人了,你以后跟林北说话办事儿注意点。这孩子记仇呢,别闹得不愉快,他咱们得罪不起。”
“得罪不起?”林向前十分不解,“二哥,你是不是太离谱了?”
他真的不敢相信,林北再能耐,还能上天啊?
林向华看他那傻了吧唧的样,也不想搭理他,转头继续干活去了。
林北第二天早上就去镇上办理了营业执照,因为有村里开的证明,所以办理的很顺利。
执照得一周以后能下来,他现在得去供销公司去办理进货的事情。
这个都得提前打招呼,不能办完了证再去,那样拖到收地了也弄不完。
所以,他现在就是能办什么就尽快办,以后的事情多着呢,总不能天天跑镇上来。
供销公司这边的主任看到有人在乡下开商店,有些感兴趣,“你还是咱们镇下属村子第一个开商店的。”
“这买卖挺好的,好好干。”
年轻人干个体户常见,这种属于比较稳定的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