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进行中:湖人56-48马刺)
科比的梦幻开局为湖人奠定了优势,但马刺毕竟是马刺,波波维奇的调整能力堪称大师级。他们加强了对科比无球跑动的限制,并更多利用邓肯和迪奥的内线优势稳扎稳打,逐渐蚕食分差。
半场结束时,湖人带着8分的优势进入下半场,但这优势远非稳固。
更衣室里,德安东尼教练强调:“我们不能只依赖科比的爆发!防守!下半场从防守做起,尤其是外线!克是他们的发动机,掐死他!”
科比擦着汗,看向林昊:“林,那家伙交给你了。让他慢下来,让他难受。”
林昊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全域绝对防御】在体内悄然运转,目标锁定——托尼·帕克。g3的疲惫感经过中场休息已缓解大半,系统的感知重新变得清晰、锐利。他需要将马刺这台精密机器的油门踩死。
(第三节开始:湖人56-48马刺)
下半场第一个回合,马刺队进攻。帕克运球过半场,立刻感受到了不同。林昊的防守压迫感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不再给帕克轻松观察局势的空间,而是如同附骨之疽,利用身高臂展和天帝之眼的预判,死死贴住,一只手不断骚扰,破坏帕克的运球节奏。
帕克试图呼叫邓肯挡拆,但林昊提前判断,一个灵巧的挤过,依旧保持在帕克身前!帕克没有突破机会,被迫将球传给侧翼的吉诺比利。
“防守轮转!”林昊大喊。
“哐!”
不中!尔保护下篮板!
“好防守!湖人下半场第一次防守成功!”解说赞道。
湖人进攻,科比遭遇包夹,分球给林昊,林昊转移给空位的尼克·杨,杨少侠手起刀落——
“唰!”
三分命中!
(湖人59-48马刺)
分差回到11分!斯台普斯中心一片欢腾!
“看到没!我的‘swag’回来了!”进球后冲着林昊挤眉弄眼。
攻防转换,帕克再次持球。他能感觉到林昊那双眼睛仿佛能看穿他的一切意图。他尝试用速度强突,但林昊的横移快得惊人,始终卡住身位。帕克被迫停球,险些失误,仓促将球传出,马刺进攻再次陷入停滞,最终以伦纳德一记高难度后仰打铁告终。
“托尼好像有点麻烦。”马刺替补席上,波波维奇对助理教练低语。
湖人队抓住机会,林昊快速推进,吸引防守后助攻切入的加索尔轻松上篮得分!
(湖人61-48马刺)
分差扩大到13分!马刺队被迫暂停!
“干得漂亮,林!”科比用力拍了拍林昊的后背,“就这么防!让他窒息!”
暂停回来,马刺队做出调整,更多让吉诺比利和伦纳德持球发起进攻。但林昊对帕克的盯防丝毫没有松懈。只要帕克无球,林昊就用低存在感特质悄然跟随,切断他接球的路线;一旦帕克持球,立刻上前施压。
(湖人61-50马刺)吉诺比利突破造犯规,两罚全中。
(湖人63-50马刺)科比招牌后仰跳投回应。
(湖人63-52马刺)伦纳德强打科比得手。
(湖人65-52马刺)林昊突破分球,助攻底角布雷克命中空位三分!
分差维持在13分左右。虽然马刺通过其他点也能得分,但他们的进攻失去了往日的流畅性,发动机帕克被锁死,导致整个马刺体系的运转出现了明显的卡顿。
一次死球期间,帕克frtration(沮丧)地对裁判抱怨:“他几乎全程都在用手搂着我!”
裁判未予理会。林昊则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仿佛事不关己。
“嘿,托尼,”路过时不忘调侃,“是不是感觉像在胶水里游泳?我们boss的防守,可是连我都突破不了的‘绝对防御’!”(虽然他几乎从不防守)。
(湖人65-54马刺)邓肯内线强攻得手。
(湖人67-54马刺)林昊再次助攻科比命中中投。
第三节进行到一半,波波维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换下了表现挣扎的帕克,换上了帕特里克·米尔斯,试图用米尔斯的冲击力和投篮来打破僵局。
“他们换下帕克了!”惊讶道,“波波老爷子认怂了?”
林昊看着走下场的帕克,对方低着头,用毛巾盖住了脑袋。他知道,自己的防守策略成功了。他成功切断了马刺最熟悉的进攻发起点,迫使对手改变了轮换。
然而,马刺的底蕴远不止于此。帕克的下场,虽然削弱了组织,但也释放了吉诺比利和伦纳德更多的球权。米尔斯的上场,也带来了不同的节奏。
(湖人67-56马刺)米尔斯命中一记追身三分!
(湖人69-56马刺)科比立刻回应answerball。
(湖人69-58马刺)吉诺比利妖刀出鞘,突破打成2+1!加罚命中。
(湖人71-58马刺)林昊突破抛投得分。
三节战罢,比分定格在:
(第三节结束:湖人71-60马刺)
湖人依然保持着11分的领先优势。林昊对帕克的限制居功至伟,整个第三节,帕克在林昊的防守下几乎隐形,仅靠罚球得到1分,没有运动战进球,还出现了2次失误。
“林昊的防守太关键了!”成功冻结了托尼·帕克,打乱了马刺最熟悉的进攻节奏,这是湖人能维持两位数领先的重要原因!”
走下球场时,林昊微微喘气。高强度的盯防对体能依然是考验,但效果显着。他看了一眼马刺替补席,波波维奇正在对邓肯面授机宜,石佛的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深处似乎有火焰在凝聚。
科比走到林昊身边:“做得很好,切断了他们的发动机。但是,小心点,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下一个站出来的,很可能就是……”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个21号背影。
林昊心领神会。掐死了外线发动机,内线的定海神针,恐怕要亲自出手了。
防守的成功只是阶段性胜利,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