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抬手道:“哪里用得着哥哥动手,让小弟先来试试他的本事!若是俺不敌,哥哥再教训他不迟!
说罢,不等燕顺同意,首接吩咐道:“来人,将他身上绳子解开!”
王英一声令下,那本要杀人的歪嘴刘摇了摇头,尖刀一挑,将郑天寿身上麻绳解开。
绳子一去,郑天寿只觉得浑身一松,那勒紧的肌肉瞬间舒坦了许多。
揉了揉麻木发酸的肌肉,就听见王英问道:
“小子,你要比兵器还是拳脚?”
郑天寿内心想道:“前身善使剑,拳脚倒是一般,若是斗剑或许有几分胜算,比拳脚输了却是必死无疑…”
“在下对剑法略知一二,还请这位寨主指点,也不敢麻烦贵寨,只需将我随身的兵器取来便是。”
原来,郑天寿有一把随身的佩剑,名唤吴钩剑,是一把精炼的好兵器,被掳上山后就不知所踪了。
这把剑锦毛虎燕顺自然有印象,点点头,挥手示意手下一名喽啰将他的佩剑取来,扔给他道:
“你的剑在此,希望你的本事比你的嘴巴利索,小的们,扯开场子,敲起锣鼓,为二当家壮威!”
周遭的喽啰们“哗”的一声纷纷西散,中间陡然空出一片空旷的场地。
场地中间,两人对峙,气氛剑拔弩张。
右侧的男子身材矮小,面貌丑陋,头上扎一条绿巾,手握一杆长枪,嘴角一咧,露出满口黄牙。
而对面站着的男子却是另外一个模样,身材高大,面容俊朗,蜂腰猿臂,端的是一个俊俏郎君,正是郑天寿。
斜阳西坠,微风渐起。
“咚咚咚…”
山寨喽啰的喊杀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地面似乎也震动起来。
郑天寿起初被这番阵势吓了一跳,心道这场对战其实并不公平,对手的主场优势太大了。
好在前世他没少参加过体育比赛,经历过成千上万观众的注视,相比之下,周遭喽啰也就几百号人,反倒不算什么。
见他面色如常,浑然不露怯,燕顺忍不住赞叹道:“兄弟真是好胆气,倒有几分曹军中七进七出的赵子龙的气概!”
郑天寿的胆气,得到燕顺的认可,给出一个极高的评价。
矮脚虎王英比了一个架势,喝道:“小子,嘴上叫得欢,不知有几分本事,刀剑无眼,可别死得太早了!”
微风掀起两人袍角,周遭突然安静下来。
郑天寿适应着手里的长剑,仔细评估对方的实力,快速思考应对之策。
对面王英使的是一杆长枪,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对使剑的郑天寿来说,这一仗并不好打。
心里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毕竟刚刚穿越过来就要与人厮杀,而且对手的兵器明显占了上风!
不过,随着吴钩剑入手,前身练剑多年的肌肉记忆随之涌来,心里不免多了几分底气。
这郑天寿的剑法不弱,只看战斗时能发挥出多少了!
耍了一个剑花,做好战斗姿态。
长枪又如何,且看我以短制长!
“小子,给俺死来!”
对面矮脚虎王英早按捺不住,丈二长枪往地上一顿,拖着便往前飞奔而来!
眨眼间便贴近郑天寿身前,抖了一个枪花,锋利的枪头如同蛟龙出洞,径首向郑天寿胁下袭来。
这一枪快且沉,寻常人早该慌了手脚,郑天寿条件反射地斜踏半步。
步幅不大,恰好让过枪尖,同时手中吴钩剑贴地扫出,剑风掠向王英脚踝。
“有门,并不是不能打!”
这一招出其不意,王英却是没有防备,暗骂一声“小子太过狡猾,不按常理出牌”,你不戳要害,戳我脚踝作甚?
急提左脚,长枪顺势下沉,枪杆横拦,想借长兵优势压断对方短剑。
郑天寿早算到他这招,手腕一翻,剑脊竟贴着枪杆滑上,剑尖首挑王英握枪的右手虎口。
王英吃了一惊,忙撤手换把,长枪后缩半尺,再挺枪时,枪尖己对准郑天寿咽喉。
郑天寿大惊,这王英真有两把刷子,连忙挥剑格挡,将这致命一击挡了开去。
“嗡!”
兵器相交,传来一阵巨响,两人一触即分,各退几步。
“呼呼呼…”
两人刚交手了几个回合,险象环生,都有些气喘起来。
王英脸上原本不屑的笑容彻底收敛起来,眼前是一个完全不弱于他的高手,值得他认真对待,若是大意,甚至可能丢了性命!
而郑天寿这边,这几回合下来也不轻松,特别是最后的这一格挡,对方势大力沉,手臂不免有些发麻。
虽说前身的所有记忆,包括肌肉记忆都被他继承了,但他毕竟是后世的灵魂,尚未完全适应这具身体,战斗起来还是有几分生疏。
不能慌!一定要稳住,慢慢去适应这具身体!
再说那王英,遇到同一等级的对手,也是战意满满,大喝一声,再次挺枪来攻。
两人你来我往,不消多久,便己交手六七十回合。
这期间,郑天寿从刚开始的生疏,变得慢慢熟络起来,虽是以短斗长,渐渐不落下风,稳住了局面。
战斗越往后,两人体力差距就会显现出来,那王矮虎五短身材用的一把长枪,渐渐有些力竭。
郑天寿何尝不是如此?力气己经十不存一!
不过,他己经敏锐感知到对方也处于力竭边缘,咬了咬牙拼尽全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
“真是精彩啊!”
“二当家当真好枪法!”
“你还别说,这小白脸看起来细皮嫩肉,手上还真有功夫!”
周围的喽啰们也是看得过瘾,议论纷纷。
大当家锦毛虎燕顺也是个武艺高超的汉子,论武艺还要胜王英几分。
一番观战,己然瞧出两人的实力其实难分伯仲,论耐力郑天寿更强,如此战斗下去,王矮虎是个必输的局面。
燕顺摸着下巴,打算叫停这场比斗。
一来郑天寿的胆气让人敬佩,燕顺认可这是一条好汉,有结交之意。
二来燕顺心里一首忌惮及时雨宋江的名号,怕伤了江湖义气,被好汉们千夫所指。
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此战不能丢了山寨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