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嵐山脚下,李家村已彻底改换了门庭。
昔日篱笆环绕的村落,如今被一道丈许高的夯土包砖堡墙取代,墙头垛口森严,每隔百步便有一座木石结构的角楼,插著绣有“李”字的黑底金边旗。
堡门以百年铁木打造,外包精铁,沉重厚实,上书三个遒劲大字。
李氏堡!
字跡深陷寸许,正是李铁柱以炼体九层“金刚不坏”的指力硬生生凿刻而成,每一笔都透著铁血杀伐之气。
堡內格局焕然一新。
原本散乱的泥坯房被推倒大半,沿著守护铁壁阵外围,新建起一排排规整的青砖瓦房,屋顶覆著厚实的茅草或瓦片,道路铺著碎石,两侧挖了排水沟。
中心区域,药田被精心呵护的篱笆围起,聚灵阵微光流转;
李铁柱家的小院扩建了厢房;
新修的议事厅宽敞明亮,可容纳数十人;
最大的变化是打穀场,被彻底推平扩建,铺上细沙,成了护卫队专用的演武校场。
此刻,校场上呼喝震天!
四十名披掛半身皮甲、手持精铁长矛的护卫队员,在李大牛的厉声指挥下,正操练小三才合击阵。
三人一组,前二后一,长矛如林,进退有据。
炼体一层者二十人,筋骨初成,动作稍显生涩,但眼神坚定;
炼体二层者十二人,铜皮铁骨初显,步伐沉稳,矛尖带风;
炼体三层者八人,筋骨齐鸣,气血奔涌,动作迅猛精准,是当之无愧的锋锐尖刀!
李大牛一身精铁锁子甲,手持一桿新淬炼的丈二点钢矛,炼体四层“铜皮铁骨”的气血鼓盪,如同小战神般在场中穿梭督战,吼声如雷:“扎!稳!转!刺要狠!守要严!记著!你们身后是爹娘妻儿!是李氏堡四百多口!”
堡內人口已突破四百大关。
除了原本的村民,更多是闻讯投奔的流民和匠户。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追书神器 101 看书网,101??隨时读 】
堡西新辟的“匠作区”,炉火日夜不熄。
老吴头带著几个徒弟,正挥汗如雨地锻打农具和兵器胚子,叮噹之声不绝於耳。
堡东的“农垦区”,新开垦的坡地上,麦苗已抽出嫩芽,妇孺们忙著除草浇水。
守护铁壁阵的淡黄色光晕日夜流转在核心区域,如同无形的屏障,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精铁器、寧神散、清源散,通过孙氏货栈源源不断流入洪泽县城,李氏堡的名声与財富如同滚雪球般增长。
財富带来了底气,也引来了覬覦的目光。
李家小院深处,月光如水银泻地。
小盘膝坐在院中一块光滑的青石上,小脸恬静,呼吸悠长。
她不再是懵懂地被动吸收月华,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引导那股纯净的力量在体內流转。
《太阴炼形法》的入门法诀在她心中默念,稚嫩却无比专注。
指尖縈绕著淡淡的银辉,心口处那颗银白色的凝丹虚影缓缓旋转,每一次脉动都引动周围的月华隨之轻舞,仿佛月光精灵在为她伴舞。
炼气二层的境界在她身上显得如此自然、和谐,月华抚慰的范围已悄然扩展到半个院子,清凉纯净的气息让院角的凝神都舒展了叶片。
然而,洪泽县城的气氛却与李氏堡的蒸蒸日上截然相反,压抑得令人窒息。
“粮!没粮了!”
“县太爷!开仓放粮啊!孩子饿得直哭”
“黑心的粮商!米价都上天了!还让不让人活!”
流民的哭喊、咒骂声在县城街道上此起彼伏,如同绝望的潮水。
北边三县遭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更可怕的是,一股凶悍的流寇趁势而起,据说领头的匪首有炼体九层“金刚不坏”之境,凶焰滔天,攻城掠地,裹挟流民数十万!
无数灾民拖家带口,如同溃堤的洪水涌向相对富庶的洪泽县,瞬间压垮了这座小城的承受能力。
官仓早已见底,老鼠都饿得搬家。
市面上的粮价一日三涨,斗米从三钱银子一路飆升到一两五钱!
白面更是有价无市!
混乱如同瘟疫滋生。
阴暗的巷尾,破败的窝棚区,悄然出现了绘製著扭曲符文的黄纸,贴在不起眼的角落。
接触到符纸的流民,眼神会变得呆滯、狂躁,力气莫名增大,却又极易失控伤人,如同行尸走肉。
这是玄尘子余孽的手笔——煞气符!
如同毒种,在绝望的人群中悄然播撒,酝酿著更大的混乱。
县衙內,县丞王有禄焦头烂额,绿豆眼布满血丝。
师爷呈上的告急文书堆满了案头,外面灾民的哭嚎如同魔音灌耳。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盏乱跳:“反了!都反了!这帮刁民!还有那些粮商!一个个囤积居奇,发国难財!该死!”
“大人息怒!”
师爷凑近,低声道,“为今之计,唯有请城中富户、商行,捐粮賑灾!共渡难关!此乃大义!若有推諉吝嗇者,大人便可名正言顺”
王有禄绿豆眼一亮:“对!捐粮!立刻发告示!晓諭全城富户商行,三日之內,按家资比例捐粮!若有抗命不遵、囤粮惜售者,休怪本官不讲情面,以囤积居奇、扰乱民生论处!”
他眼中闪过一丝贪婪,这既是解燃眉之急,更是藉机敛財、打压异己的好机会!
告示一出,洪泽县城顿时炸开了锅。
“捐粮?这时候捐粮?那不是割自己的肉餵狼吗?”
“刘记粮铺的米都堆成山了!一粒都不肯放!让他们捐?”
“李家堡!李家堡不是有粮吗?还有药!他们最该捐!”
压力如同山岳,瞬间压向所有富户商行,首当其衝便是与李家堡紧密合作的孙氏货栈和新崛起的李氏堡。
孙氏货栈后院,气氛凝重。
孙掌柜捏著那张措辞强硬的告示,山羊鬍气得直抖:“岂有此理!王扒皮这是明抢!按家资比例?他怎不按他贪墨的银子比例捐?!”
三狗坐在一旁,小脸上却不见慌乱,反而异常沉静。
他面前摊开著几本厚厚的帐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孙叔,稍安勿躁。”
三狗抬起头,眼中闪烁著超越年龄的精明,“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王县丞这是给我们送枕头来了。”
“送枕头?”
孙掌柜一愣。 “正是。”
三狗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他不是要粮吗?我们给!不仅要给,还要给得漂亮,给得他哑口无言,给得全城百姓都记住我李氏堡的仁义!”
他铺开一张纸,提笔蘸墨,飞快地写下计划。
一、捐!高调捐!
立刻准备陈年粗粮(麩皮、豆粕、带壳糙米)一百石,以李氏堡名义,敲锣打鼓送往县衙!声势要大!让全城人都看见!口號:“李氏堡感念县丞大人爱民之心,特捐粗粮百石,助县衙賑济灾民,共渡时艰!”
粗粮仅能果腹,难解馋,价值不高,却能堵住县衙的嘴,博取“响应號召”的美名。
二、卖!高价卖!
在孙氏货栈后院,开设“特供精粮”窗口。每日限量供应李氏堡自產新米、精磨白面各十石。价格?比市价高一倍!
富户、商贾、官吏家眷不缺钱,只缺好粮。高价限量,製造稀缺感,赚取暴利,补贴亏空。
三、济!平价济!
在孙氏货栈正门,开设“李氏平价粮点”。每日供应李氏堡自產、品质稍次但绝对乾净的粮食(混合米、標准粉)五十石。价格?只比平日成本价高三成!
面向普通百姓和真正困难的流民。
薄利甚至微亏,但能收买最广泛的底层人心,树立李家仁义无双的金字招牌!
“此乃一石三鸟!”
三狗掷笔,小脸熠熠生辉,“捐粗粮,堵官嘴,博虚名。高价卖精粮,赚富户钱,填窟窿;平价售粮,收买民心,立牌坊!名声、实惠、人心,我们全都要!”
孙掌柜看著纸上条理分明的计划,眼睛越瞪越大,最后猛地一拍大腿。
“妙!绝妙!三狗少爷,您真是神了!老夫这就去办!”
次日,县衙门口锣鼓喧天。
两辆满载麻袋的牛车在眾目睽睽之下停下。
三狗一身靛蓝绸衫,站在车前,对著闻讯而来的百姓和衙役拱手,声音清朗:“李氏堡李三狗,奉家主之命,感念县丞大人心系黎民,特捐粗粮一百石!助县衙賑济灾民,共渡时艰!”
说罢,他亲手掀开油布,露出里面鼓囊囊的麻袋。
有衙役上前抽检,抓出一把,果然是掺杂著穀壳的糙米和麩皮豆粕。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
“一百石!不少了!”
“是粗粮啊不过总比没有强!”
“李家仁义!这时候肯拿粮出来就是大善人!”
王有禄带著师爷、衙役出来,看著那两车粗粮,绿豆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他本想敲诈细粮。
但脸上却堆起笑容,拱手道:“李家堡深明大义!急公好义!本官代全城百姓,谢过李堡主,谢过三狗少爷!此乃雪中送炭啊!”
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三狗微微一笑,话锋一转:“县丞大人谬讚。李家堡深知百姓困苦,光靠官府賑济杯水车薪。因此,我堡特在孙氏货栈开设『平价粮点』!每日限量供应平价粮五十石!价格,只比平日上浮三成!”
“只涨三成?!”
“真的假的?!”
“孙氏货栈!快去排队!”
人群瞬间炸了锅!
要知道市面上的粮价已经翻了五倍不止!
这个消息如同惊雷,无数面黄肌瘦的百姓和流民,如同潮水般涌向孙氏货栈!
与此同时,孙氏货栈后院侧门。
这里气氛截然不同。
几袋晶莹剔透的新米和雪白如霜的精磨麵粉摆放在铺著红绸的案台上,旁边立著醒目的牌子:“李氏特供·精粮,每日限量新米十石、白面十石,价高者得。”
很快,闻讯赶来的富户、商贾、官吏家眷的马车便將后院挤得水泄不通。
“李少爷!这新米给我留五石!价钱好说!”
“白面!我要三袋!家里老太太就爱吃口细面!”
“都別抢!我先来的!我出双倍价钱!”
三狗端坐案后,小脸平静,拨著算盘,价格比市价高出一倍,却依然被抢购一空!
富人们不在乎钱,只在乎能买到真正的好东西,维持体面生活。
而在孙氏货栈正门,又是另一番景象。
长长的队伍从门口一直排到街尾。
窗口內,伙计们麻利地称量著混合米和標准粉。
价格牌上写著:“李氏平价粮,混合米/標准粉,每斗xxx文(仅比平日高三成)。”
“谢谢!谢谢李家活菩萨!”
“娃儿有救了!有救了!”
“药婆婆一家都是大善人啊!”
买到粮食的百姓,捧著来之不易的口粮,感激涕零,对著李氏堡的方向连连作揖。
李氏堡仁义之名,如同春风般一夜之间传遍洪泽县的大街小巷,深入每一个挣扎在飢饿线上的百姓心中。
三狗站在货栈二楼窗前,看著楼下喧囂与期盼交织的景象。
捐粮的锣鼓声,富户爭抢的喧譁声,百姓感激的哽咽声,匯在一起
他小脸上平静无波,心中却如明镜。
这一套组合拳,不仅化解了县衙的逼迫,堵住了悠悠眾口,更赚取了丰厚利润,最重要的是,將“李氏堡”三个字,牢牢刻在了洪泽县数万百姓的心坎上!
民心所向,便是最大的护身符!
然而,在人群的角落,几个眼神呆滯、脖子上贴著诡异黄符的流民,正死死盯著孙氏货栈和李氏堡的方向,喉咙里发出意义不明的“嗬嗬”声,如同被操控的傀儡。
远处山林深处,一股更加凶戾、带著血腥味的匪气,如同滚滚乌云,正缓缓压向摇摇欲坠的洪泽县。
“炼体九层的匪首玄尘子的煞气符”
李长山站在李氏堡新建的瞭望塔顶,夜风吹动衣袍猎猎作响。
他目光如电,穿透沉沉夜色,望向县城方向混乱的火光,又扫过青嵐山深处翻腾不息、愈发浓郁的黑气,心中警兆大生。
流民剧增,流寇乱窜
“风雨欲来,黑云压城啊。”
李氏堡的铁拳已铸成,粮草民心已聚,可这乱世才刚刚掀起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