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化工城的机器开始轰鸣,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浮出水面:巨大的原油消耗量。此时,龙国的石油工业尚在起步阶段,大量的石油需要进口,成本高昂且渠道受制于人。马路上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是那个时代能源窘迫的缩影。
在园区指挥中心,董作舟书记不无担忧地提到:“启明,咱们这化工“巨龙”胃口太大,国内的原油供应,怕是很快就要跟不上了。”
尤启明闻言,只是淡然一笑:“董书记,陆地上的油不够,我们就向大海要。大海给的还不够,我们就去找更好的。”
他随即召集了由张晓明、韩江和尤继广,登上了系统升至七级后、速度已提升至时速6400公里的“飞行舱”。“飞行舱”无声的刺破云层,以近乎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向广袤的太平洋。
在预定坐标的海域上空,飞行舱开始下降。下方的海面上,正静静漂浮着一艘庞然大物——这正是尤启明通过系统,从某个高级海洋工程位面采购的“鲲鹏”级全能采油船。
在“鲲鹏”舰桥内,巨大的屏幕上正显示着海底扫描结果。在数千米深的海底之下,一个地质结构优越、储量预估高达一百五十亿吨的大型油田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位置处于公海,远离主要航道,海底地形复杂,天然具备隐蔽性。”张晓明分析道。
“启动“根系”系统,进行永久性布设。”尤启明下达指令。
只见“鲲鹏”船底部打开,那个庞大的智能化海底生产基盘被缓缓投放,精准坐落在油藏上方。它通过自带动力钻探,将数十根高强度复合材料管道植入油层,整个过程自动化完成,完成后与海底环境融为一体,极其隐秘。
“这些海底设施就是永久性的“油井”。”尤启明对身旁的尤继广解释道,““鲲鹏”舰只需要定期飞来,像加油一样,将船底的通用接口与海底基盘的“龙头”对接,就能直接将原油吸入船舱。无需海面平台,神不知,鬼不觉。”
很快,漆黑的原油开始源源不断的涌入“鲲鹏”船巨大的货舱。尤继广看着屏幕上飞速上涨的储量读数,震撼不已:“启明,这……这才是真正的能源自由!”
满载着45万吨原油的“鲲鹏”舰,以飞行模式悄然返回龙国领空,在夜色掩护下悬停在临江工业区上空,早已建设好的巨型隐蔽储油灌区旁,粗大的卸油管壁自动对接,来自深海的“工业血液”开始注入临江化工城的血脉之中。
董作舟和王辉看着油表上跳动的数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知道,龙国能源的枷锁,已经被这艘来自未来的巨舰,彻底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