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宇支起钓竿,选用18米的溪流竿,配06号主线和03号子线,鱼钩是3号的袖钩。。
“马口鱼爱吃小昆虫。”王晓宇将人工拟饵绑在钩上,“但它们很谨慎,得让饵在水面跳跃,模拟昆虫落水的动作。”
第一竿抛出,拟饵刚入水便被溪流冲得打转。
王晓宇调整了铅坠的重量,让饵能沉到溪底。不到两分钟,浮漂突然轻微抖动,竿尖也跟着晃了晃。
“有动静!”沈佳怡举着抄网冲过来,“快提竿!”
王晓宇却按住她的手:“别急,马口鱼很敏感,它可能在试探。”
浮漂又抖了两下,突然沉了下去。王晓宇猛地提竿,竿尖瞬间弯曲,但线轮只发出轻微的嗡鸣——鱼脱钩了。
“又让它跑了!”沈佳怡急得直跺脚,“它明明咬钩了,怎么还会脱?”
王晓宇笑了:“马口鱼的嘴小,咬钩时很轻。我们得调整拟饵的颜色和动作,让它更容易咬住。”
他从钓箱里拿出几种颜色的拟饵:银色的、绿色的、还有红色的。
“试试用红色的。”他将红色拟饵穿在钩上,“马口鱼对红色敏感,尤其是在繁殖期,雄鱼会攻击红色物体。”
第二竿抛出,红色拟饵沉入水底。不到一分钟,浮漂突然下沉,竿尖猛地弯曲。
“中鱼了!”王晓宇大喊,双手紧握钓竿。
溪水炸开一朵水花,一条银灰色的鱼跃出水面——是马口鱼!它的身长约十五厘米,身体修长,背鳍泛着蓝光,腹部微微泛红,像一道游动的彩虹。
“好漂亮的鱼!”沈佳怡举着抄网冲过来,“它的颜色太惊艳了!”
王晓宇边收线边后退,马口鱼在水中挣扎,力量比花骨鱼大得多。十秒后,鱼被拖到岸边,沈佳怡迅速用抄网将它捞起。
“这条至少有三两!”她兴奋地捧着鱼,“它的肉质看起来很嫩!”
接下来的两小时里,两人通过调整拟饵的颜色和动作,陆续钓起十几条马口鱼。有的用银色拟饵钓起,有的用绿色拟饵钓起,但最有效的还是红色拟饵。
“马口鱼果然挑食。”王晓宇擦了擦额头的汗,“不过调整拟饵后,它们上钩的概率高多了。”
沈佳怡笑着举起一条鱼:“不过钓起来的感觉,比钓花骨鱼刺激多了!”
午后,两人决定去游览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公园入口位于山脚下,一排木质的牌坊上刻着“天桥沟”三个大字。买票后,他们沿着石阶向山上走去。
“听说这里的红叶很出名。”沈佳怡望着远处的山峰,“现在是十月,应该正是红叶最盛的时候。”
石阶两旁是茂密的森林,松树、枫树、栎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偶尔有几片红叶从枝头飘落,像一只只红色的蝴蝶。
“看,那是枫树!”沈佳怡指着一片红色的树林,“它的叶子红得像火!”
王晓宇掏出相机拍照:“天桥沟的红叶以枫树为主,尤其是五角枫,叶子红得最艳。”
两人继续前行,来到一处观景台。从这里望去,漫山遍野的红叶如火如荼,与远处的青山、蓝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太美了!”沈佳怡感叹道,“像一幅油画!”
下山时,他们选择了一条溪流旁的小径。溪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沈佳怡蹲在溪边,用手指拨开水面的浮萍:“这些小鱼是马口鱼的幼鱼吗?”
“可能是。”王晓宇也蹲下来观察,“马口鱼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尤其是水流平缓的地方。”
小径的尽头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上长满了野花。几只蝴蝶在花间飞舞,远处传来鸟儿的鸣叫声。
“这里的空气真新鲜。”沈佳怡深吸一口气,“感觉所有的烦恼都被吹走了。”
傍晚时分,两人来到宽甸县城的一家朝鲜族餐馆。餐馆的招牌上写着“朝鲜族风味”,门口挂着红色的灯笼。
“听说朝鲜族的歌舞很精彩。”沈佳怡翻着菜单,“我们看完表演再吃饭吧。”
餐馆的二楼是一个小型的表演厅,舞台上铺着红色的地毯,背景是一幅朝鲜族的风景画。
几分钟后,一群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演员走上舞台。
“欢迎各位来到朝鲜族餐馆!”一位女演员用流利的汉语说道,“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表演朝鲜族的传统歌舞。”
音乐响起,演员们开始跳舞。她们的舞姿优美,手中的长鼓发出清脆的响声。沈佳怡看得入迷:“她们的裙子真漂亮,像彩虹一样!”
表演结束后,演员们邀请观众一起跳舞。沈佳怡毫不犹豫地走上舞台,跟着演员们学起了朝鲜族的舞蹈。王晓宇则坐在台下,用手机记录下这欢乐的时刻。
“跳得真好!”一位演员笑着对沈佳怡说,“你很有天赋!”
晚餐时,服务员端来一道道朝鲜族的美食。第一道是石锅拌饭,米饭上铺着蔬菜、肉类和鸡蛋,放在石锅中加热,搅拌均匀后香气扑鼻。
“太好吃了!”沈佳怡赞不绝口,“米饭底部还有一层锅巴,脆脆的!”
接着是打糕,一块块白色的糕点放在盘子里,上面撒着黄豆粉。王晓宇夹了一块放入口中,糕点软糯,带着淡淡的甜味。
“打糕是用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的。”服务员介绍道,“是朝鲜族的传统美食。”
最后是冷面,一碗冰凉的面条上放着牛肉片、鸡蛋和黄瓜丝,汤汁酸甜可口。沈佳怡喝了一口汤:“太爽口了!尤其是在秋天,吃一碗冷面真舒服!”
饭后,服务员端来一盘泡菜:“这是我们自己腌制的泡菜,有白菜泡菜、萝卜泡菜和黄瓜泡菜,你们尝尝。”
王晓宇夹了一块白菜泡菜放入口中,酸辣可口,带着淡淡的蒜香。
“泡菜是朝鲜族的灵魂。”服务员笑着说,“我们每天都要吃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