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运动袭击的硝烟虽已散去,俘虏卡里托提供的据点情报也暂时压制了其报复的气焰,但李金唐内心的危机感并未随之消散。他深知,在这片权力交织、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的群岛上,一时的胜利与安宁不过是暴风雨间的间歇。无论是胡克运动的残余势力,还是其他可能觊觎“星火”财富与地盘的地方武装,甚至是未来可能与政府军产生的潜在摩擦,都要求他必须拥有更强大的、足以形成战略威慑的武装力量。轻武器防御战的成功,证明了护厂队和自卫队的战斗力,但也暴露了缺乏远程压制和面杀伤能力的短板。
“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铁拳’和‘雷霆’!”李金唐在军事核心会议上,指着沙盘上工厂及周边地形,语气斩钉截铁,“下次来的,可能不再是只有步枪和手榴弹的敌人。我们需要能在远距离就摧毁敌人进攻意志、瓦解其队形的力量。”
他的目光,投向了超越步枪射程的武器——重机枪与迫击炮。重机枪可以提供持续而恐怖的压制火力,封锁开阔地带;迫击炮则能曲射打击障碍物后的目标,摧毁简易工事,进行精准的定点清除或面积覆盖。
货物依然通过隐秘的海上路线运抵,由王豹亲自带人在荒僻海岸接收。当这些散发着冰冷钢铁气息、结构复杂而精密的“战争之神”被秘密运回基地时,所有见到它们的队员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随即眼中爆发出狂热与敬畏的光芒。
武器到位,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铁疙瘩”变成听人指挥的利剑,是关键。无论是护厂队还是自卫队,无人有操作这类重武器的经验。李金唐虽有系统赋予的中级军事理论,知道原理和战术,但具体到实操、射击诸元计算、保养维护,仍需经验丰富的教官。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海外华人圈子。通过商会和私人关系的双重网络,很快,一位特殊的人物被引荐而来——陈剑锋,一位年近四十、面容刚毅、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超过十年,担任过机枪手和迫击炮班班长,参加过太平洋战场多次岛屿争夺战的老兵。战争结束后,他因思乡情切,选择返回祖辈生活的菲律宾寻找机会。
李金唐亲自面试,几个关于重机枪火力配置和迫击炮间接瞄准的专业问题对答下来,陈剑锋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展露无遗。李金唐当即以高薪和“总教官”的职位,聘请他负责重武器的训练工作。
陈剑锋的到来,让“星火”的武装训练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护厂队和自卫队中精选出四十名体格强壮、头脑灵活、数学基础较好且绝对忠诚的队员,组建了独立的 “重火力小队”下辖两个重机枪班(每班一挺重机枪,配备正副射手、弹药手)和两个迫击炮班(每班两门迫击炮,配备炮长、炮手、弹药手)。
训练场转移到了更深山、更偏僻的一处峡谷。陈剑锋的训练极其严格,甚至堪称严酷。
训练是艰苦的,起初,队员们面对复杂的计算公式和精密仪器手忙脚乱,沉重的炮管和座钣搬运起来也十分吃力。但在陈剑锋的严厉督促和李金唐的不断鼓励下,队员们进步神速。实弹射击那天,当第一发60毫米迫击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长空,准确命中千米之外预设的白圈靶心,爆起一团巨大的烟尘时;当1919重机枪那低沉而连贯的“咚咚咚”声响起,将远处山坡上的岩石打得碎屑飞溅时,整个重火力小队都沸腾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手中掌握的力量是何等强大!
李金唐站在观察点,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切,心中豪情万丈。这支初具雏形的重火力小队,虽然人数不多,但其战略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星火”武装不再仅仅是一支防御力量,而是具备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战术反击和区域拒止的能力。这股新生的力量,如同给“星火”这头日益壮大的雄狮,装上了锋利的爪牙。
【叮!因实现关键军事装备升级并形成有效战斗力,对势力安全格局产生质变影响,奖励极其丰厚!
【当前文明点:3502!
峡谷中的枪炮声终会停歇,但这份新获得的力量,却如同沉睡的火山,安静地积蓄着能量。李金唐知道,当“星火”的重机枪再次嘶吼,迫击炮再次轰鸣时,必将在这片土地上,写下新的、不容置疑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