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美金专项资金的到位,如同给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加满了燃料。李金唐深知,这笔巨款既是实现资本跃升的火箭,也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在马尼拉商会内斗正酣、各方视线交织的敏感时期,任何大规模、集中性的收购动作,都无异于在黑暗中点燃火把,必然引来贪婪或警惕的目光,从而打草惊蛇,甚至导致收购成本急剧上升。”,成了他执行囤积计划时不可动摇的铁律。
“我们的行动,必须像雨水渗入大地,无声无息,却能滋养万物。”李金唐在给收购团队下达指令时,如此强调。完全避开眼下已是是非之地的马尼拉主流交易市场。那里眼线众多,价格透明,且正处于价格战的漩涡中心,绝非秘密囤货的理想场所。
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原料源头——吕宋岛南部广袤的橡胶种植带,以及米沙鄢群岛星罗棋布的中小型种植园。这些地区产量可观,但信息相对闭塞,销售渠道单一,种植园主们往往受制于大贸易公司的压价,对更优价格的需求更为迫切。
一支精干的收购团队迅速组建起来。负责人是之前参与过市场调研、性格沉稳且对数字极其敏锐的赵文启,队员包括几名精通当地方言、熟悉地方人情世故的队员,以及王豹指派的四名身手矫健、忠诚可靠的护卫,负责资金安全和货物押运。他们伪装成一家新成立的、总部设在宿务的“南洋土产贸易公司”的采购人员,携带着首批二十万美元的现金汇票和少量应急现钞,分乘两辆不起眼的货车,悄然南下。
临行前,李金唐与赵文启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密谈,制定了详尽的收购策略:
带着明确的方略,赵文启团队踏上了征程。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吕宋岛南部的道路条件恶劣,他们时常需要颠簸在泥泞的土路上。寻找合适的、拥有稳定产量的种植园也需要时间和运气,有时按照模糊的地址找到的,只是一片荒废的林地。
然而,当他们终于与目标——那些往往只有几十公顷规模、被大贸易公司盘剥、苦于没有议价能力的小种植园主——接上头,并亮出“高于市价5”的收购牌时,效果立竿见影。起初,园主们大多持怀疑态度,担心遇到骗子或者别有用心之徒。但在赵文启出示了正规的公司文件(当然是假的,但足以乱真),并当场支付了小额定金或部分现金后,疑虑迅速被惊喜所取代。
“您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一位在莱特岛经营着家族种植园的老园主,握着赵文启的手激动地说,“那些马尼拉来的买办,总是把价格压到成本线,还要拖欠货款!像您这样爽快又给出合理价格的,太少见了!”
货源问题初步解决,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如何储存这些远离“星火”势力范围的橡胶?将收购来的橡胶千里迢迢运回北部,不仅运输成本高昂,风险巨大,且极易暴露最终目的地。
李金唐早有预案。他指令赵文启,在吕宋岛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黎牙实比,以及米沙鄢群岛的中心城市宿务,以“南洋土产贸易公司”的名义,秘密租用了五个位置相对偏僻但交通便利的大型仓库。这些仓库要么靠近码头,便于未来海运,要么位于陆路交通节点。租用过程同样谨慎,通过不同的中介,以“储存椰干、木薯等土产”为借口,分散办理,避免引人注目。
于是,一幅隐秘的图景在菲律宾中部和南部悄然展开:一车车用麻袋或木箱封装好的原胶,从各个签约的种植园流出,如同涓涓细流,汇入黎牙实比和宿务的那几座不起眼的仓库中。仓库内外,由伪装成搬运工的护卫队员日夜看守,戒备森严。赵文启建立了详细的入库台账,每一批橡胶的来源、数量、品质、入库时间都记录在案,并定期通过加密渠道向李金唐汇报。
收购行动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他们曾遭遇过当地小混混的窥探,被竞争对手派出的眼线跟踪过,甚至有一次在支付大额货款时差点被黑市钱庄算计。但得益于周密的计划、队员的机警以及护卫的威慑,都有惊无险地化解了。
两个月过去,李金唐的囤积计划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不仅自家加工厂“节省”下的橡胶填满了部分隐蔽仓库,通过南部收购网络,更有超过三百吨的优质原胶和标准胶片,静静地堆积在了黎牙实比和宿务的租用仓库内。这笔隐形财富的价值,随着国际市场上橡胶价格的暗流涌动,正在悄然攀升。
【叮!因成功构建跨区域收购与仓储网络,并有效规避风险,奖励丰厚)】
【当前文明点:1777!
李金唐在北部乡镇的办公室里,看着赵文启传回的最新库存报告,脸上露出了沉稳的笑容。马尼拉的商会精英们还在为蝇头小齿厮杀,却不知一条潜在的“巨鳄”,已经悄然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布下了足以影响局面的重要棋子。当橡胶价格因那场远方的战争而腾飞之时,他手中掌握的,将不仅是自家工厂的产品,更是足以撬动马尼拉市场、甚至能与国际买家直接对话的庞大现货资源。这盘大棋,他已悄然占据了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