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太阳才刚刚升起,晨光象一层薄纱,轻轻复在荷花部落的聚居地上,气温还没有太过炎热。
昨夜李鹤看完新解锁的政策,不知道怎么的,自己就稀里糊涂的睡着了,没想到今天竟然起得这么早。
深吸一口没有任何污染的新鲜空气,美好的一天从一根烤莲藕开始。
李鹤走到篝火旁,拿起一块烤得温热的莲藕,这是清晨刚从荷花池里采来的,外皮烤得微微发焦,咬一口下去,粉糯的藕肉带着清甜,还有淡淡的炭火香
李鹤一边啃着烤莲藕,一边想着今天要做的事,部落里的各项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李黑的狩猎队,李瘦的巡逻队,林智的制造部,还有昨天刚创建李松木的医疗部。
这些都已经不需要李鹤自己再亲力亲为了。
眼下他自己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几天前阴干的陶胚烧制成陶器,来解决目前部落中缺少容器的问题。
想好今天的主要任务后,李鹤吃完早饭,随手抹了一把嘴唇就当是擦嘴了。
随后点了几名部落成员,李鹤沿着小溪来到布置捕鱼陷阱的水塘旁,说实话他好象有几天没来到这里。
水塘上的那个捕鱼陷阱李鹤已经叫人先用树枝给封上了,这么做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捕鱼陷阱没用了。
主要就是这个水塘里的鱼太少,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大个水塘里的鱼居然这么少,而且这些鱼还都不大,只有巴掌的大小。
捕鱼陷阱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几乎每天都有不少的鱼儿中招,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片水塘中的鱼都快要销声匿迹,快见不到鱼影了。
所以李鹤就派人赶紧让人把捕鱼陷阱先封住,先暂时让水塘里的鱼繁衍一阵。
而且就这水塘里的所有鱼儿,已经不足以满足现在部落中的食物须求了,偶尔尝一下鲜美的鱼汤还行,但大头食物还是要看莲藕和李黑他们狩猎到的动物。
想着,李鹤走到几天前他用来阴干陶胚的地方,与之前的情况不同,这片专门用于阴干陶胚的地盘扩大了不少。
就连陶胚也多了许多,地上整齐地码着一排排陶胚,除开一小部分是李鹤几天前带人制作的陶胚,剩下的都是林智带着制造部的成员制作的陶胚。
只不过林智带人制作的陶胚表面还泛着淡淡的潮气,显然没到火候,还没阴干完全。
只有李鹤几天制作的那一批陶胚才阴干好了。
李鹤俯下身,仔细看着阴干完的陶胚,没阴干前陶胚呈现为深褐色,摸起来黏糊糊的感觉。
如今却变成了浅黄褐色,表面干爽光滑,李鹤用指节轻轻敲击阴干完陶胚的外壁,发出阵阵清脆的响声,证明陶胚已经彻底干透整体。
不过在其陶胚的外壁上还有不少,因为阴干而开裂的缝隙,但只要不是裂缝太大都没啥问题,若真的很在意美观,用黏土修补上就行。
不过李鹤更在意实用性,只要裂缝不大,不影响装东西就行,至于美观这玩意随意就好了。
他数了数地上阴干好的陶胚,不多不少正好十个,李鹤带了四名部落成员,刚好一人一只手拿一个。
拿着陶胚,李鹤带着人回到部落聚居地,回来的路途中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主要是走路时要小心一点,注意不要摔倒了,不然把好不容易阴干好的陶胚给摔坏,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回来所需的时间就长了一些。
李鹤选了一处刚开拓好的空地,将陶胚轻轻放下,再仔细检查了一遍,还好没有出现问题。
烧制陶器这项步骤,虽然耗费的时间没有阴干步骤的多,但是却是制陶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步骤最复杂的一步。
一个没弄好就有可能直接将陶胚烧毁,之前的所有付出就全部打水漂了,所以到烧制陶器这一步,李鹤可不敢大意,必须要仔细些。
结合现在的情况和条件,李鹤能用到的烧制方式就只有两种,露天堆烧或者是简易窑烧。
其中露天堆烧步骤最简单,适合烧制小型陶器。
直接在地面上挖出一个直径为一到两米,深二十厘米左右的圆形浅坑,至于为什么是圆形,原因有两个,一是防止火焰扩散,二是集中热量。
下一步就是,在挖好的圆形浅坑底部铺上一层干燥的草或者是小树枝,作为引火层。
之后就是将阴干好的陶胚,倒扣或者是侧放在引火层上,注意每个陶胚之间要空出一段距离。
最后用木柴将陶胚完全复盖,木柴要层层堆栈,确保均匀最后封顶的时候铺上一层草,方便引火。
这种烧制的方法倒是挺简单,但缺点就是只能烧制小型陶器,而且数量有限。
李鹤所烧制的陶器肯定不是小型陶器,而且以后肯定会烧制大量的陶器,所以这种只能烧制少量小型陶器的露天堆烧方法,就不在李鹤的考虑中。
所以剩下的就只有一种选择了,简易窑烧。
其中李鹤选择建造一种半地穴窑,用来烧制陶器。
半地穴窑的好处是能大量烧制陶器,而且不论大中小型,只不过步骤对比露天堆烧的方法,就稍显复杂。
不过李鹤倒不嫌弃麻烦,毕竟大量烧制陶器肯定是离不开窑烧,与其这次偷懒,不如就一步到位。
说干就干,如此想着,李鹤随即找来了一些部落成员,准备动工。
半地穴窑,顾名思义肯定是要有一处穴窑,首先用石铲挖出一个半地穴式的窑室,深度大约在七八十厘米左右,直径两米,坑壁还要再用湿黏土抹平一遍,以来防止坍塌。
而后在坑壁的一侧挖出一个十厘米宽的火道,窑室底部再铺上一块块石板,石板不用太大,但石板之间要留出空隙,主要是让火焰和热气流通。
将陶器放在窑床上,用木柴铺满,不要留下太多空隙,如此半地穴窑的地下部分就算是完成了。
之后就是地面上的部分,用黏土复盖出厚厚的一层作为密封盖,仅在火道处留个开口,以便点火还有控制进氧量。
最后在室顶部用树枝和高草搭建出一座棚顶,如此一座半地穴窑就算是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