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没有等三天,只隔了一天便接到了陈思成的电话。
“刘煜,明天上午十点,到我公司来一趟,我们安排一次试镜。”
刘煜握著手机,嘴角勾起自信的弧度,
他知道,自己那天的陈述已经成功撬动了陈思成的天平。机会来了,他势在必得。
再次见面的地点定在了陈思成的经纪公司。
踏入那间稍显忙碌的办公室,刘煜的心態与咖啡馆初见时已截然不同。
他知道,说服导演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镜头前。
陈思成开门见山:
“剧本片段我让人准备了,你先看看,换好服装,半小时后我们试镜棚见。”
他递给刘煜几页纸和一个简单的服装袋。
刘煜接过,迅速瀏览起来。他心中瞭然,饰演秦风这个角色,达到刘浩然当时的完成度对他而言並非难事。
但作为北电科班出身,又有著远超同龄人的“经验”和金手指加持,他绝不甘於仅仅复製。
他对这个角色有著更深的理解:
秦风並非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主角”,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他拥有令人惊嘆的高智商,是天赋异稟的推理天才。
这种特质不能仅靠台词堆砌或故作高深的表情,它需要通过眼神的锐利、对细节捕捉的微表情、以及清晰精准、富有逻辑层次感的台词节奏,由內而外地传递出那种“高智商感”。
任何流於表面的“装酷”都会让角色失真。
然而,与他超凡智力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他內向、略带社交障碍的性格底色,甚至內心深处还潜藏著“想完成一次完美犯罪”的暗黑欲望这种光明与黑暗、正义本能与犯罪衝动之间的拉扯,构成了角色的核心张力。
刘煜深知,必须通过细腻入微的表演,精准展现这种內心的挣扎与复杂,避免角色沦为扁平化的天才侦探符號。
他回想起了《唐人街探案1》结尾那个经典的场景一一秦风面对思诺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微笑”时的反应。
那一刻,需要的不仅仅是震惊和困惑,或许还要掺杂一丝对“完美犯罪”近乎本能的、隱秘的共鸣。
这种复杂情绪的层次递进和瞬间爆发,对演员的精准度和控制力要求极高。
半小时后,刘煜换上了一身符合秦风学生气质的简单服装,走进了小型试镜棚。
灯光聚焦,镜头开启,陈思成和几位核心主创坐在监视器后,
刘煜深吸一口气,瞬间进入了状態。
他演绎的是陈思成精心挑选、最能体现秦风复杂性的片段一一既有需要展现逻辑推理高光时刻的台词戏,也包含了需要捕捉內心微妙变化的沉默瞬间。
当他精准地剖析案件细节,语速清晰而富有逻辑力量时,眼神锐利如刀。
而当镜头捕捉到他独自沉思或面对人性阴暗面衝击的瞬间,那种內向的疏离、隱隱的挣扎,甚至眼底一闪而过的、难以言喻的晦暗,都被他细腻地呈现出来。
尤其是在演绎那个类似於“面对思诺微笑”的复杂情绪反应时,他的表演层次丰富,震惊、困惑、厌恶、以及一丝连自已都不愿承认的、对完美的扭曲欣赏感交织在一起,尺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不过火,又足够震撼。
监视器后的陈思成,从最初的审视,到渐渐凝神,最后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讚许和兴奋。
当刘煜表演结束,现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隨即是陈思成带头鼓起掌来。 “好!非常好!”
陈思成站起身,脸上是连日来难得一见的明朗笑容。
“刘煜,这个角色,是你的了!”
尘埃落定。刘煜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知道,秦风这个角色,稳了。
接下来,便是商业层面的博弈一一片酬谈判。
这不再是刘煜需要亲力亲为的主场,他的经纪人张静早已接到通知,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公司会议室。
张静的到来,標誌著正式商务谈判的开始。
她笑容得体,气场全开:
“陈导,恭喜找到心仪的秦风!接下来,就让我们聊聊怎么让刘煜安心地为这部好戏卖命吧。”
双方落座,气氛融洽却也暗藏锋芒。
张静对刘煜的商业价值心知肚明,作为去年爆红的顶流小生,主演过票房大卖的《左耳》,他的市场號召力正处於急速上升期。
她熟练地询问著《唐人街探案》的预计拍摄周期、製作成本规模,並以此为基点,结合行业常规(主角片酬通常占据电影总成本的30-50区间),开始了有理有据的交锋。
谈判桌上,张静展现了专业经纪人的手腕:既强调刘煜的票房潜力、粉丝基础和为角色付出的努力与契合度,也充分考虑了项目本身的风险和成本控制。
她巧妙地利用陈思成对刘煜的认可,以及刘煜档期灵活、能立刻全身心投入的优势,作为谈判筹码。
几轮拉锯之后,双方终於达成一致:刘煜出演《唐人街探案》男主角秦风的片酬,定为税后800万人民幣。
同时,合同中也详细规定了刘煜的拍摄义务、宣传配合要求(包括路演、採访、社交媒体宣传等具体场次和时间范围),以及后续可能的衍生开发权益等条款。
签下名字的那一刻,刘煜心中快速盘算著:800万,对於他目前的咖位和新普电影演员的身份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甚至略高於市场预期。
这既是对他过去成绩的认可,也预示著新的起点。
他明白,只要《唐人街探案》能如预期般成功,他的片酬將水涨船高,下次再谈,可能就得往前面加个1了,甚至有机会触及票房分帐的门槛了。
“合作愉快,陈导!”
刘煜与陈思成再次握手,笑容灿烂。
“合作愉快!三月中旬,泰国见!”
陈思成同样充满期待。
走出公司大楼,阳光正好。刘煜仔细规划著名接下来的行程:
《唐人街探案》预计拍摄周期三个月左右,从三月中旬开始。顺利的话,六月中下旬杀青。
紧接著无缝衔接进组《七月与安生》,这部文艺片拍摄周期相对较短,预计一至两个月。
结束后,如果《湄公河行动》剧本出来,正好能赶上《湄公河行动》的开机(通常会在下半年,如九、十月左右)。
“《唐人街》、《七月》、《湄公河》“”
刘煜默念著今年的三部重头戏,眼神明亮而坚定。
“今年的档期,算是稳稳噹噹地定下来了。”
这將是无比充实也充满挑战的一年,每一步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