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35章 满满一江的短毛!

第235章 满满一江的短毛!(1 / 1)

第236章 满满一江的短毛!

现阶段的清廷仍旧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统治秩序尚未崩解。

一个大一统王朝,即使步入末期,行政成本极为高昂,但架不住体量大。

其所能动员人力物力財力,远非目前的太平军所能企及。

围攻全州城的清军兵勇,除了仓促调集动员的兵丁团练素质极为低下之外,从表面上声势还是非常唬人的,有二万余之眾。

想必周天爵、向荣等人,已经把广西境內能抽调的兵勇,全都抽调得差不多了。

规模体量唬人,这是清军兵勇最后拿得出手的优点了。

彭刚这次带入全州接应冯云山的常备部队有三个老营,四个暂编营,劈山炮连,这些部队全是满编,每营配备有刚刚组建不久的营属劈山炮排和抬枪排,总兵力合计近六千人。

尚未正式入编,隨行充当辅兵,以战代练积累实战经验的湖南新兵亦有七千余人。

算上冯云山南殿兵马,並韦昌辉、石达开留给冯云山断后的辅殿、翼殿兵马。

此次战役在兵力投入上,太平军和清军大致持平,清军的兵力会稍多一些。

参战部队於零陵城集结完毕,沿著湘江向全州城进发。

清廷虽然帐面上有六十万绿营,但清廷对绿营制军亦是提防戒备,成日担心绿营造反。

有意让绿营分散零星驻防,削弱绿营的大兵团作战能力。

平时上千號绿营兵行军的场面都很罕见,更不用说上万清军一起行军。

左宗棠和郭崑燾还是头一回见到上万较为精锐的军队行军。

<

这是一支旌旗万重、行进有序的雄师。

即便是只接受过不到两个月训练的湖南新兵,精气神都要比清军好得多,丝毫没有垂暮衰朽之气。

晨雾未散,江面苍茫,一列列战船破雾而行。

船队中最为显眼大船,即是彭刚的北王坐船。

北王坐船高耸的桅杆上悬掛的北王大纛旗迎风猎猎飞卷,颯颯作响。

北王坐船的前后,是四百余艘隨行的兵船、粮船与战船,排列如云,浩荡不绝。

沿途有不少湘江两岸的百姓聚集在江边堤头看热闹,远望江心,但见百舟竞进、鼓声如雷、逆流爭波。

每艘舟船上皆载有系红色领巾,戎装整肃的左军士卒。

舟船之上刀枪火器齐列,鲜有人高声喧譁,惟听得櫓声阵阵,鞋履踏板。

负责操船的水兵们或是奋力摇櫓,或是抡篙撑江。

船队前端,是由多艘装载劈山炮和抬枪的战船负责开道,虽逆流而行,然太平军水营久经锤链,上行有序,如鱼穿急浪,无有滯碍。

“北王既言魏默深《海国图志》谬误之处颇多,北王何不亲著一部著述,向海內有识之士介绍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

看腻了左军行军,郭崑燾进入前舱,忍不住打断了正在向左宗棠解释什么是羊吃人的彭刚。

“这可是造福天下,彪炳千秋的大好事。”

彭刚的两本地理著述,郭崑燾这些天来已经看了不下数遍,只恨太少,觉得看得不过癮。

湖南僻处內陆,消息较为闭塞,令人耳目一新的舆地书籍很鲜见。

郭崑燾希望彭刚能像魏源写海国图志一样,写一部大部头的书。

实在不行,像介绍《沙俄志略》一样,將其他国家也一一拎出来单独出一套志略也好。

“左先生,你不迂腐,可你的学生怎生如此迂腐?”彭刚无奈地笑了笑,摇摇头说道。

“仲毅,你莫不是忘了北王是做什么的了?著书不过是人家的副业。”左宗棠忍不住揶揄道。

“不是我不愿编书,除却你们湖湘经世派中的部分人,又有多少人对天朝上国以外的世界感兴趣?不是我看不起天下士子,恕我直言,天下士子多耳目塞听之辈,愚不可教。”彭刚端起茶盏饮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

“我对魏默深是极为敬佩的,他能编出《海国图志》这部近百万余言的煌煌巨著已是不易,其中虽有谬误,却也是难得的好书。

再者,书中谬误多,也不是魏默深的错,错在清廷,假使魏默深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信息渠道,我相信魏默深能写的更好。

仲毅,我且问你,《海国图志》最终刊行了多少本?”

倒不是彭刚不愿意编书,即便是为了自己的那些学生,彭刚有时间也会编写一部系统完整的地理教材。

但为传统的士人阶层专门编书还是算了,他们压根没兴趣看。

魏源的《海国图志》至今刊行不过千本,数量还没小日子的盗版印製的多。

不改变他们的观念,有再好再多的书他们也不会多看一眼。 於那些迂腐士子而言,还没考上进士的,有看閒书的时间,倒不如多读几遍四书五经,练练八股文准备科举来的实在。

考上进士的,都忙著钻营搂钱,取悦上级,哪里还有心思看一个反贼写的杂书。

“北王所言在理,舆地之学虽然是很实用的学问,但在大清,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旁门左学。”左宗棠若有所思,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与不甘。

舆地学的学问做得再好又能怎样?

还不是连进士都没考上,一官半职都未討得,空有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

彭刚捕捉到了左宗棠细微的表情变化,打趣道:“既然在大清上不得台面,不如打下片新的江山,將舆地学纳入科举考核范围,將这门实用的学问摆上檯面,何愁无人看?届时我开科取士,让你们二位担任主副考官如何?”

听到这个敏感的问题,郭崑燾缄默不语,不愿接话。

左宗棠表面上表现的毫不在乎,心底里终究还是泛起了阵阵波澜。

彭刚说得確实在理,將舆地学纳入科考范围,即使彭刚將来建立的政权只是割据政权,也会有想谋一官半职的士人抢著看,不失为一条捷径。

可这么做,必將引起文化大地震,其阻力,亦是难以想像的。

上万军队的行军肯定瞒不过清军的眼线。

人多眼杂,在湘江两岸看热闹的百姓中,除了有百姓,也有清军眼线混跡其中。

“我日,这么多短毛。”

人群中的清军眼线,亲眼目睹了满满一江,舳艫千里,旌旗蔽日的左军船队南下,被这场面惊得骇然失色。

江边的耳目们赶忙把此事告知清军斥候,清军斥候知悉此时,又飞速疾驰,前往全州城外的清军大营,將此事匯报给了帅帐之內的清军统帅。

斥候走进帅帐,跪在地上,向正襟危坐于帅帐中央的周天爵匯报了左军南下的军情:“抚台大人,短毛已经沿湘江南下,这会儿短毛应当已过黄沙关,不日即將抵达全州。”

听到短毛二字,帅帐內的空气瞬间突然变得安静。

所有清军將领的脸色都跟吃了屎一般难受。

帅帐內的周天爵、李孟群、向荣、周凤岐等清军官將,是较早和左军交战的清军队伍。

他们大多和左军交过手,清楚短毛军南下意味著什么。

以往短毛在广西还没坐大的时候,向荣带著精锐的楚军、镇筸兵在武宣同左军对战都难求一胜。

短毛入湘的两个多月,不断招兵买马,扩充营伍的事情他们在全州也有所耳闻。

以前打不过短毛,现在更是够呛。

帐內的清军官將各自怀著各自的小心思。

短毛不好打,长毛可以勉强打一打,已经成为了这些在广西征战近一年半的清军官將们的共识。

追著长毛打运气好还能捞点战果,打短毛?嫌命长么?

“有多少短毛,可曾看清?”坐於次席的向荣亦是强装镇定,保持一省提督在人前的威严与体面,提高嗓门追问南下短毛兵的人数。

向荣抱有侥倖的心理。

寻思著新任钦差大臣赛尚阿统领数省绿营团练,陈兵长沙。

短毛据有永州府、衡州府二府作为容身之地。

除非短毛不要容身之地,否则不会倾巢而出,肯定要留一部分兵力用来防著赛尚阿南下。

南下全州城的短毛兵人数要是少一点,也不是不能打。

“看清了,满满一江!满满一江的短毛!湘江上全都是短毛的兵船,无边无际!”斥候忙不迭回答说道。

左军占据永州府两月有余,起初还有清军的斥候深入永州府境內探查敌情。

可在被左军或是打死,或是俘获了些清军斥候之后。

鲜有清军斥候涉险愿意深入永州府侦查。

后续被派遣到永州府侦查的斥候都学精了,將侦查工作外包了出去,用银钱收买永州本地的游手好閒之徒作为充当耳目。

这样既安全,也能向上官们交差。

清军斥候所得到的消息,並不是一手消息,而是永州府当地游手传递给他们的不知道几手的消息,

向周天爵、向荣他们匯报左军军情的清军斥候,只知道左军是溯湘江南下,目的大概率是全州城。

至於南下全州的短毛军到底有多少人,他们这些斥候也不得而知。

“到底是多少人?本提要实数!”向荣喝问道。

他要的不是短毛盈江此类模糊的虚数,他要一个比较准確清晰的数字,好做应对。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海贼:混迹在草帽船上的混血忍者 诸天剑道我为峰 天下第一的青梅竹马 我的系统专薅植物羊毛 我的器官们提前成神了! 九星霸体决 斗罗:我萧炎,开局共享双生武魂 原神:表白被拒,我反手旅行七国 国术:一天涨一年功力! 功法都是瞎编的,你们咋都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