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里的活儿结束了,团崽的肚子也吃饱了,自然在家也待不住了。
“团崽!”
两道欢快的声音传来。
小四儿和长青冲了回来,“团崽,快走,大哥要带我们去大河边玩儿。”
老太太闻声皱眉:“大河边的水深,去那干啥?”
小四儿急道:“奶奶!村子里的好多人都在大河边钓鱼呢!大哥刚回来说有人钓到了一条大青鱼!”
“是啊是啊!好多人都去钓鱼了!”长青跑过来,抓着老太太的手晃着,“我爹肯定也在那呢,我们就在旁边看看,不下水。”
听到陆老三可能在那边,老太太肃着的脸松了松,低头看到三双渴望祈求的眼睛,她松口了,“长林呢?我去问问他。”
孩子的心神都被大鱼吸引了,抓心挠肝的,这个热闹不凑都不行。
“大哥骑车回去取鱼钩了!奶,咱家还有鱼钩吗?”小四儿激动,“我们也要钓鱼。”
老太太忍不住扯着嘴角“哼”笑了一声,“你们会钓鱼吗?”
人小鬼大,什么热闹都要往上凑。
“小鱼钩没有,只有一个大鱼钩,用不用?”
“用!”三个孩子齐声。
可等老太太将鱼钩和鱼线拿出来的时候,三人都有些傻眼了。
这是鱼钩?
这个鱼线是好象比他娘缝在被子上的线还要粗了,鱼钩更是大!
老爷子过来,将晾晒的草药翻了个身,看孩子们不敢接,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就是专门钓大鱼的,去吧?不是想要大青鱼吗?没有这样的大钩和粗线,可钓不起来。”
“真哒?”孩子们眼睛一亮,信了,本来以为是奶奶随便拿的,来糊弄他们的。
老太太一看,果然是长林,“你们都在大河边?”
长林应声,知道奶奶担忧的是什么,“奶,你放心吧,我三叔还有长水哥也在那呢,村子里好些人,咱就去凑个热闹,不下水,我会看好他们几个的。”
听到老三和大孙子也在那,放心了一半,“也不能去人多的地方挤,小心掉河里去了。”
三个小的,已经迅速而熟练地爬上了自行车,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好嘞,您放心吧。”长林一踩脚踏,自行车就走了。
看到老太太还在门口张望着,老爷子放下手中的筛子,拍拍手,“行啦,你别操心,我去河边找点药材,看着他们。”
老太太终于坐了回去,看着拿着小背篓和小锄头的老伴儿,故意打趣了一句,“换个大筐子啊,万一他们真钓到‘大鱼’了呢?”
老爷子笑着摇头,倒是听话地换了个大筐子,“还别说,咱家这么多人都去钓,怎么也能晚上多道菜。”
老太太啐了他一句,笑骂道:“想得倒是美!”
-
团崽坐在自行车前杠上,还是第一次来大河边,远远就看到了开阔的水面波光粼粼。
这跟村子里的小河完全不一样。
岸边稀稀落落站了不少人,车子一靠近,发现全是村子里的熟面孔。
象他们这样凑热闹的小孩儿更是不少。
不只是陆老三和长水,长松长柏也在这儿。
“哇,真的有鱼!”
一阵惊呼声,有人的鱼线瞬间绷直,岸上的人立马拉住竿儿,水中一阵翻动,看起来是条“大鱼”。
“哎呀,你们可算是来了,鱼钩拿来了吗?”陆老三几人听到动静,立马从凑热闹的人堆里跑了过来。
长林点头,三叔家里的两个鱼钩,还有他家里的两个鱼钩都拿来了。
线和钩子一拿出来,陆老三和长水就迅速做好了鱼竿儿,穿上饵,就往水里甩上了。
可惜只有四个竿儿,陆老三直接按年龄一分,长松和长柏共用一个凑凑热闹得了,至于三个小的
“我们也要!”长青举起手里捧着的一团粗鱼线和大鱼钩。
团崽和小四儿连连点头,眼巴巴地看着三叔。
陆老三定睛一看,差点一噎,“哎呀妈!哪来这么大鱼钩啊?”
“这真是你们仨钓鱼,还是大鱼钓你们呐?”
长青撅嘴,不满他爹的嘲讽:“奶奶专门给我们拿的,就是钓大鱼的!我们也要饵!”
长水笑眯眯地点头应下,也不着急去钓自己的鱼竿,一副好脾气的模样。
三个小的一看,挨挨挤挤全都凑到了长水的身边。
“大哥,你最厉害!”团崽。
“大哥,我最喜欢你了,比喜欢我爹还要多!”长青故意放大声音道。
可惜正在沉迷甩竿钓鱼的陆老三,连头都没回。
倒是听到一句句“大哥”的长林,忍不住嗦了下牙。
哼,坐上自行车之前,还说他这个“亲大哥”
三个小不点,你一句我一句,甜蜜话砸得长水招架不住,连连应声,“我给你们多砸几个螺蛳,大哥待会儿就在你们旁边钓,给你们穿钩儿,啊。”
只是他们这粗鱼线配的大鱼钩,最后只绑在了一根没有多长的粗鱼竿上。
长水知道三个小不点只是想凑热闹罢了,他们的线甩不了多远,这大钩儿啊,只是一个摆设。
但到底听了这么多声的甜言蜜语,可得把这几个小家伙们哄高兴了。
“哥这儿还有苞米粒,待会儿要是不上鱼,用这个钓草鱼也行。”
这不,明知道他们的大钩儿只是凑热闹的摆设,大鱼钓不到,小鱼也勾不上,陆老三连应付都懒得敷衍一下。
只有好脾气的长水,认真给他们仨做好了竿儿,穿好了饵,还准备了两种饵。
一点都不敷衍的态度,给了三个孩子极大的自信心。
“大哥,你放心吧,等我们钓到大青鱼之后,就换苞米粒儿钓草鱼!”小四儿认真道。
长水一看,团崽和长青也在点头。
他们真的就是这样想的。
他差点绷不住笑,只笑眯眯哄道:“好好好!”
这话口气颇大,有人觉得他们天真稚嫩,但也有人觉得他们仨小孩儿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