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梁凤英和陆永川去了梁秀英家还钱,一来一回天都快黑了。
晚上老太太去了二房,帮几个孩子把饭煮好了,他们才回家。
天色昏暗,一灯如豆。
昏黄的灯光下,团崽和哥哥们都没注意到归来的夫妻俩脸上异样的沉默。
那双眼睛里更是掩藏着他们不懂的复杂。
但对上团崽期待结果的眼神,梁凤英还是对她道:“放心吧,你小姨家的钱全都还完了。”
团崽果真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差点把她逗笑。
心头那一抹沉重也消散了许多。
团崽的心头确实轻松了许多,她看着空间里已经长出一大截的菜苗,暗暗想着,这样二爹和二娘就不用那么累了。
夫妻俩并不知道祖孙俩忙活了一下午,空间里的蔬菜苗也小有所成了。
第二天,团崽又带来了一包周知青给的香瓜子。
老太太来到二房,给儿子儿媳说了一声,就将瓜子用湿布包起来放在灶台上温暖的地方。
梁凤英:“种瓜?”
陆永川迟疑:“这个时候种哪啊?”
梁凤英呆住,不明白祖孙俩这是在闹什么?
但一看团崽的小表情,她顿了一下。
老太太:“大惊小怪做什么?团崽那地方不是有土吗?试着种点东西。”
梁凤英惊讶。
团崽的空间能种东西?!
老太太面色平淡地点了点头,“不是什么大事儿,我让团崽试着种了‘几棵’菜苗,活了,就试试种瓜,孩子不是想吃瓜嘛。”
老太太都已经带着她将菜苗都种出来了!
这会儿还要种香瓜!
还不等梁凤英问什么,老太太就板着脸看着陆永川夫妻俩,压低声音对着儿子道:“这是大仙儿给的东西,只有团崽一个人能进去。团崽看到里面有土地,心疼你俩辛苦,就想着自己吃得多,想要种点东西,不好让你俩负担那么重。”
“但她这么小,能种什么?就先种几棵菜试试,这瓜什么的,行不行的,也先试试,真长出来了,结出一个瓜,就是团崽的运气。”
话是看着陆永川说的,但这话却是对他们俩人说的。
老太太得让他们知道这空间虽然有土,但只有团崽能进去,能种出什么,让他们最好也不要有期望。
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明白,团崽想要种东西的心,是为了他们俩着想。
夫妻俩听到这话,心中早已酸软了一片。
团崽这个好宝宝永远都在操心家里的事情。
梁凤英当即表态:“娘,你放心,这事儿我烂在肚子里,绝不会告诉我娘家一个字。”
老太太摆手,“行啦,我知道你们夫妻俩不是那样的人。你们有这个心,孩子也为你们着想,这就是长久之道。”
“这事儿你们不用管了,我照看着呢。”
夫妻俩连忙应是,心头却在为孩子高兴。
现在的土地都是集体的,每家的自留地有限,团崽能有一份自己的土地,总归是好事儿。
孩子太小,种地什么的太复杂,夫妻俩并未盼着有什么别样的产出。
能种出来一棵苗,就是好消息。
陆永川想着,如果团崽的空间真的可以长久地种东西,那给孩子寻摸一些合适的果树来,倒是个好主意。
树只要种活了,每年都会有果子吃的。
他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很快,夫妻俩白日里还要上工挣工分,空闲的时间还往山上跑。
二茬的蘑菇逐渐出来了。
虽然还了债,但这么多孩子要养,能多攒一点钱,他们就不怕苦不怕累。
转眼,到了第三天中午,团崽搬着小凳子,探头去看灶台上保温保湿的瓜籽。
小心地掀开一点棉布,团崽眼睛一下子瞪圆了,瓜籽外面长出一根细细的白芽儿。
“出了出了!奶奶!”老太太坐在廊下打瞌睡,闻声掀起眼皮子,一下子精神了过来,起身朝着陆家二房放在灶台口的小碗里看。
一掀开那层棉布,果然都出芽儿了。
“这儿的温度高,都出了。”她手一翻,团崽这才看到下面还有一小包黑褐色的瓜子。
老太太解释:“这是我找人要来的西瓜子。”
大西瓜!
团崽惊喜,没想到还有西瓜!
确保家里没人,祖孙俩关上大门,团崽手一挥,就将之前做好的“土坨”全部摆了出来。
老太太示范了一个,也分了一点瓜子芽儿给团崽。
“就这样,手指探一个小坑儿,唉,对对对,不能把芽儿碰断了,再盖上一层就好了。”
将出芽儿的瓜子全部点下去之后,老太太又全部浇上水。
这一看,竟然摆了四十多个香瓜“土坨”,二十多个西瓜“土坨”。
这个量对成年人来说不算多,但让团崽一个人,将这些全部种下去
老太太叹了一声,她怎么也跟着心急了?
罢了,种都种了,到时候能种多少就种多少吧。
第一次试,团崽能胡乱种下去就行。
“奶奶,我们好厉害啊,全部种完了!一点也不累!”团崽眼睛还是亮晶晶的。
“奶奶,我还能种花吗?”团崽的小胖手一指,“要陈奶奶家的那个一样好看的。”
她指的是两边相邻的土院墙角上,生长的一簇簇开出不同颜色的太阳花。
团崽的种植兴趣正浓,看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她能不能也种出来?
老太太眯眼去看,那土院墙上突出来一块块,依稀能看到碎掉的土瓦罐的模样。
等等
老太太一顿,猛地回过神来。
“哎呀呀!”她一拍手激动道:“我咋就没想到这个好办法呢?”
“团崽啊,你可提醒奶奶了!”
真是人老了,脑子糊浆糊了,光顾着让孩子在空间里种了,她咋就没转过弯儿呢?
不管是菜还是瓜,她都可以象种太阳花一样种“花盆”里啊。
她在外面直接种好,再让团崽移到空间去,不就行了?
等后面教团崽怎么打侧枝,抹芽儿,直接整个搬出来就行。
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