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没有说完,却拿眼睛去瞅大哥。
那眼里的意思很明显,大哥知道哪里有蘑菇。
团崽顺着二哥的视线,立马就明白了,“大哥”
不只是团崽,长松、长柏和小四儿也都看向大哥。
长林看着几个小不点,有些头大。
他确实知道那么一个地方,明儿就是星期天,他正准备去一趟呢。
但他没想到长松这小子竟然也知道了。
现在他们都要去!
带着老二和老三还行,可团崽和小四儿
对上两双期盼的眼睛,长林倍感压力,“有点远”
几个小的不为所动,这个理由丝毫不能劝退他们。
长林头疼地解释,“那个地方是道边的一个小树林子,得走一个小时的路,你俩去了能回来吗?”
长松眼珠子一转,“大哥,你可以骑车啊!”
长林大喊:“老二,你还来添乱!”
这是远不远和怎么去、怎么回的问题吗?
那么远!
虽然是道边的林子,但也连着山,小四儿和团崽才多大?
他怎么能领着他们往那边跑?
“大哥,求求你了,我们就在道边采,不去山上。”团崽小声拽着长林的袖子,晃了晃。
长松也十分意动,“是啊,大哥,我和老三肯定能采很多回来。”
到时候电池、糖和铅笔、本子不就都有了?
从周知青那赚到的一块钱,因为分配问题,现在谁想要买的东西都不够。
钱不够!
老三要铅笔和本子。
小四儿既要电池,也要糖。
团崽却什么都不要,只要钱。
他想要的电池,只能越排越后
好不容易快到周末,他们又不能随便上山。
长林没有应下来。
但是第二天,村子里带着会计将收好的第一批榛蘑按照品级送去收购站之后,带回来了一个炸裂的消息。
涨价了!
干榛蘑的收购价涨了!
陆永川回到家,脸色激动地告诉妻子这个好消息。
梁凤英猛地抬头,脸上放着光,“多少?”
听到动静,团崽“噔噔噔”跑了过来,长松也扔了笔跑了出来。
长林和长松虽然还在写作业,但手中的笔也停了下来。
陆永川满脸都是藏不住的笑意,看着一家好奇的脸,卖了个关子,“你们猜一下。”。。
此外,蘑菇一类的干货,要完全干透(一掰即断),无虫蛀、无霉斑、无杂质(如树叶、泥土),菌柄修剪整齐。
光是无虫蛀这一点就非常难得。
完全野生生长在大自然中的榛蘑,非常容易生虫,想要无虫,不仅对环境有要求,最好要在蘑菇钉的时候就采下来。。
饶是如此,这样的收购价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算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收入了。
梁凤英大着胆子猜了一个价格:“八毛!”
“少了!”陆永川等不及了,“一块钱!一等的干榛蘑能卖到整整一块钱一斤!”
长林手中的铅笔“吧嗒”一下掉到了桌子上,一脸的难以置信。
长松更是胡乱在院子里蹿起来,要去找筐子,“天还没黑,我再去村里的林子里转转!”
陆永川笑着轻踹了他一脚,“胡闹,天都快黑了,你长什么眼睛能看到?”
梁凤英惊呼,“怎么会这么高!”
“这比肉还要贵!”
全家都围在了陆永川的面前,他不再卖关子,“听收购员说,我们这些一级品质的榛蘑都是要出口卖到国外的。就这些还都不够卖呢!”
“哎呀,哎呀呀!”梁凤英激动得直跺脚,别说长松这会儿想出去找榛蘑了,她现在都想上山了!
陆永川:“我去大队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明儿估计村子里的人全都要上山了!我得去提醒大家,结伴出行,注意安全!”
梁凤英也等不及了,擦了擦手,放下围裙,“你们乖乖在家啊,长林看着弟弟妹妹,我去老宅一趟!”
等爹娘一走,长林的骼膊腿就被几个小的抱住了。
“大哥,你听到了吗?!”
-
最终,长林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
但是
“明天我先去看看,有没有蘑菇。有的话,就带你们去。”
第二天一大早,刚醒过来,脸都没洗,长林骑上自行车就出了村子。
不到半个小时,他就“蹭蹭蹭”回来了。
清晨的露水沾湿了他的头发,但这会儿他的眼睛却亮得惊人。
团崽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自己穿好了衣服,这会儿正笨拙地扎着自己的头发。
看到大哥回来了,梳子立马放了下去,散着一头乱蓬蓬的碎发,“大哥!有蘑菇啦?”
虽是疑问,但看着大哥的眼睛,团崽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定是出蘑菇了!
长林狠狠点头,立马扎住自行车,牵着团崽的手,有些好笑地揉了一把她的头发,“就这么开心啊?”
团崽乐得眯起了眼睛。
长林:“不着急,大哥先帮你把头发扎起来,先吃饭。”
今天周末,家里有小孩的全都交给老人或者大孩子带。
因为昨天的消息,现在天才刚亮,村子里的其他人就已经全部上山了。
梁凤英把孩子们叫醒之后,也立马揣上干粮和水就和陆永川他们一块上山了。
长松几个也快速将家里的鸡鹅喂好了,“快吃快吃!”
吃完饭,长林检查完家里,锁好门,在自行车后座的两边绑了两个大筐子,然后将团崽和小四儿一边放一个塞到了筐子里。
团崽和小四儿一脸地新奇,一扭头就看到对方,都忍不住高兴得露出了小米牙。
两人乖乖蹲在筐子里,长林骑着车子试了几下,已经能稳住了。
长松和长柏也带上了筐子和篮子,“出发!”
就这样,长林骑着自行车,绑着筐子,载着两个小的在前面走,长松和长柏背着筐子在后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