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本就暗中留意着钟律,
当对方的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自己时,他心头猛地一紧。
那不只是随意一瞥——悟空分明从中品出了一丝算计的意味,
一种“没安好心”的下意识直觉。
但他并未放在心上。
在悟空看来,这不过是个拦路的妖王,虽道行高深,却已被制服。
此刻众人全部留在此处没有离开,全是因为哪咤对他另眼相看,
等到此间事了,这妖王自会从眼前消失,
至于去哪就不一定了。
除此之外,无足轻重。
他更在意的,是哪咤此刻的状态,
望着挚友紧绷的侧脸,悟空眼中难掩忧色。
与此同时,文殊菩萨正死死盯住空中的百世书,眼中精光闪铄,仿佛窥见了某种关键。
他嘴唇微动,一道神念已悄无声息地传向观音菩萨。
观音闻讯,目光先是落向钟律,旋即与文殊交汇,见对方微微颔首,心中已然有数。
而在此时,画面中的战况已至白热化的状态!
敖丙引动的万顷玄冰正自天空之上轰然坠落,
眼看就要将整个陈塘关碾为齑粉,
千钧一发之际,哪咤也不再尤豫,决意冲向那道银龙身影!
然而,仅凭现有力量他绝非敖丙对手,
万般无奈之下,他唯有选择最后一条路,
也就是入魔!
灵珠双生,分为魔丸与灵珠,一者至邪,一者至正。
魔丸若想释放全部威能,必须堕入魔道,
但如果是彻底魔化肯定会丧失神智,变成为只知毁灭的家伙。
所以哪咤必须精准掌控入魔的尺度,他催动乾坤圈,只解放一半魔性!
“天地无量乾坤圈,急急如律令!”
“不能全开,会失去意识”
悬于颈项的乾坤圈开始急速旋转,
起初,只是零星火花从他周身迸溅,随着金圈越转越快,赤红烈焰轰然爆发!
先前微弱的火星瞬间化作奔涌的火海,哪咤幼小的身躯在烈火中剧烈变化,
骨骼生长的噼啪声如春竹破节,圆润的娃娃脸褪去稚气,
轮廓变得锐利如刀削,身形抽长为挺拔矫健的少年。
乾坤圈被他推到腰间,不再禁锢他全部的力量,反而成了平衡这毁天灭地神威的枢钮。
火焰渐熄,新生的哪咤傲立空中。
曾经乱糟糟的冲天揪化为凌厉的发髻,两缕长发如墨色火焰般在额前舞动,
原本的莲花小袄,已被玄色战甲与烈焰纹样的红绫取代,猎猎飘扬。
他握紧由火焰凝聚而成的火尖枪,周身红绫如活物般游走。
下一刻,他化作一道赤色流星,直贯天穹!
磅礴神力硬生生抵住下坠的玄冰,枪尖一点,竟顶住了万钧之势!
烈焰自他体内奔涌而出,瞬间吞没整座冰山,眨眼间便将其焚为蒸腾水汽!
力量彻底爆发,哪咤身形如电,已迫近敖丙面前。
眼见对方化出银色龙身,混天绫如灵蛇出洞,将其牢牢缚住。
紧跟着火尖枪破空而至,灼热枪尖停在敖丙眼前,相距不过毫厘 ,
再进一步,敖丙就要在这里被他斩杀!
“来了来了,扒皮抽筋,就是此刻!”
众仙家摒息凝神,皆知传说中那一幕高潮即将上演。
哪咤抽东海太子龙筋,此事三界皆知。
不出意外,便是在此了。
“呵呵。”申公豹忽地冷笑一声。
“怎么?见此情景,忆起往事了?”柳土獐侧目笑问。
“非也,”申公豹摇头,语带讥诮,
“只是觉得着实无趣。这便是所谓的邪不胜正?”
“若果真邪不胜正,那魔丸生来为邪,灵珠天命为正,出身便定下了善恶。”
“可如今呢?哪咤这魔丸逆天改命,由邪转正。而敖丙出身为正,行事亦正,却因我等决择,被逼成了邪。”
“所以他败了。”
“那么究竟谁是邪?谁是正?”
申公豹之言,字字清淅。
答案为何,在场众仙心知肚明,申公豹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呢?
他并非在问旁人,亦非自问,不过是叹惋当年那个执迷不悟的自己罢了。
封神落幕,万般皆已成空。
众仙抬头望向画面,却皆是一怔,
预料中敖丙血溅五步、抽筋剥皮的场面,并未发生。
“为何不刺!”敖丙凝视着近在咫尺的枪尖,嘶声问道。
“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你走吧 ”
哪咤望向天际愈发明亮的劫云旋涡,声音低沉:“看来我的时间到了,你走吧。”
“你就不怕我以后”
“你到底是不是灵珠!”哪咤猛然打断,怒其不争:
“我一个魔丸都比你活的象个人样,你敢再怂些吗?”
“我是妖族出生的那一刻命就定了。”敖丙银眸黯淡出声说道。
“放屁!”哪咤厉声喝道,他不愿见挚友如此沉沦:
“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这是我娘教我的道理!”
他字字铿锵,如金石掷地:
“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话音落下,哪咤毅然转身,孤身一人直面苍穹间凝聚的煌煌天劫!
劫云已成,天道锁定。
他的身躯开始不受控制地浮空,缓缓升向那片毁灭的雷海。
“是不是觉得很可笑?”
现实中,哪咤望着画面中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弧度。
孙悟空默然不语,只是静静看着。
确实
若在几百年前,他定会用力拍着哪咤的肩膀,朗声大笑:“说得好!”
可如今,这话哽在喉间,竟难以出口。
“命运不公,就斗到底?”哪咤自嘲地轻笑。
“等到坐上如今这个位置,我才明白敖丙说得对,他的命,从出生那刻就注定了,改变不了。当时的我在他眼里想必幼稚得可笑。”
年少,狂妄,无知,自大
无数弱点在那道身影上清淅可见。
曾经的自己,如今看来,何其天真:
“这些年,我又杀了多少妖族”
“终究是实力不够。”孙悟空在一旁,声音低沉似自语。
他何尝不是感触良深!
敖丙自认是妖,命由天定。
若是过去的悟空听闻,定会一棒子挥过去,大喝:“命是什么?改了便是!”
可如今的他,却有了不同的感悟。
前段时日途经五庄观,他与镇元子一番因果,推倒了人参果树。
为救唐僧,他日夜兼程,重归方寸山,欲寻恩师菩提老祖。
然而,昔日仙山已是人去楼空,道观倾颓,师尊杳无踪迹。
他还记得下山时师尊的告诫:不准提及师门,闯了祸也不得说出师承。
当初他不以为意,直至大闹天宫,身陷雷劫绝境时,再度听到师尊的声音,得他出手相救
他才恍然,一切皆在师尊推算之中。
当他看见观中那具守护山门的枯骨,才痛悟,自他离开方寸山那刻起,师尊便已解散师门,隐遁归去
一切,皆因自己实力不够!
若有通天彻地之能,何愁寻不回师尊?何愁护不住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