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105章 芸娘心意,默默守护

第105章 芸娘心意,默默守护(1 / 1)

王雪茹那封“杀气腾腾”的信带来的笑意还未从嘴角完全消散,

苏惟山第三次叩响了房门。

这次,他的神情却与先前两次截然不同,

没了那份挤眉弄眼的促狭,

反而带着一种难得的郑重和温和。

“瑾哥儿,”

他声音放得轻缓,

手里捧着一个半旧不新的蓝布包袱,

包袱皮洗得有些发白,

却干干净净。

“陈婶…就是书铺陈家婶子,

托人从沭阳捎东西来了。”

陈芸娘?

苏惟瑾微微一怔。

自他离开沭阳,

与芸娘一家的联系最少。

那个总是低眉顺眼、

温柔怯懦的邻家女孩,会给他捎来什么?

“拿进来吧。”

苏惟山将那个蓝布包袱轻轻放在书案上,

动作小心,仿佛里面是什么易碎的珍宝。

他顿了顿,补充道:

“捎东西的人说,芸娘姑娘叮嘱了,

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就是些…家常物件,让您别嫌弃。”

苏惟瑾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苏惟山便安静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门。

房间内安静下来。

苏惟瑾的目光落在那蓝布包袱上。

包袱打得十分仔细,方方正正,

边角都捏得服帖,

系扣处也是一个规整的活结,

一拉就开,显是打包的人费了心思。

他解开结,展开蓝布。

里面并无书信在最上面,

只有几层软软的、

干净的粗麻布垫着,

保护着里面的东西。

掀开麻布,最先映入眼帘的,

是一双崭新的布鞋。

千层底,黑布面,

针脚密密麻麻,纳得极其扎实硬挺,

鞋底边缘修剪得整整齐齐。

鞋面是普通的青布,

但鞋口处却细心地滚了一道深蓝色的布边,

让整双鞋显得朴素而不粗糙,沉稳而内敛。

拿起鞋,入手沉甸甸的,

蕴含着制作者无数的心血与时间。

鞋膛里似乎还塞着东西。

苏惟瑾伸手探去,

摸出一个小小油纸包,

打开,是几块烘得焦黄的芝麻麦饼,

散发着熟悉的、带着烟火气的香味。

油纸包下面,才是一封折得小小的信笺。

信纸是最便宜的那种黄麻纸,

字迹却十分工整清秀,

一笔一划,写得极其认真,

能看出书写者的紧张和郑重:

“苏相公敬启:闻相公高中解元,阖家欣喜。

金陵路远,未知水土是否相服?

近日天寒,闻北地风大,望相公珍重添衣。

饮食亦需留意,勿贪生冷,

街市之物,恐不洁净,宜择热食……”

开篇便是细细密密的叮嘱,

事无巨细,仿佛他不是去赶考扬名,

而是出远门的孩子。

没有华丽的辞藻,

只有最朴实无华的关切,

围绕着最寻常的衣食住行,

却透着一股熨帖人心的温暖。

信中絮絮说着沭阳的近况,

多是家长里短:

“……家中一切安好,

父母身体尚健,相公勿念。

铺子里生意近来颇好,

多有士子前来,

问及相公旧日所阅之书,

竟也带卖了些出去……

西街口李阿婆家添了孙儿……

前日下雨,七叔公宅子漏雨,已请人补葺了……”

她好像在努力找些话来说,

将故乡的点滴变化,透过笔墨,

一点点传递给他,

只为让他感觉不那么遥远。

通篇没有一句提及她自己,

没有诉苦,没有表功,

只在信纸最末尾,用更小的字,怯怯地添了一句:

“……抽空纳了双鞋,针线粗陋,

恐不入相公眼。

麦饼是今早新烙的,

不知路上是否碎了……

万望相公保重身体。”

信到此戛然而止。

没有落款。

苏惟瑾拿着信,久久无言。

他能想象出那样的画面:

在书铺后院那间光线昏暗的小屋里,

芸娘就着昏黄的油灯,

一针一线地纳着厚厚的鞋底,

针尖无数次穿透布层,

发出细微的“嗤嗤”声,

手指或许被勒出了红痕,

甚至磨出了薄茧。

她一边纳着,一边想着远方的人,

想着金陵的风是否太冷,饭是否吃得惯。

那几块麦饼,

想必是她天不亮就起来,

和面、撒芝麻、仔细烘烤,

再用油纸小心包好,

只为让他尝一口家乡的味道。

这封信,这双鞋,这几块饼,

没有赵文萱的诗才风流,

没有王雪茹的豪气干云,

却重逾千斤。

它们承载着最底层、最质朴、

却也是最深沉的一份情意。

这是一种默默的、

几乎不带任何奢求的守护和付出,

如同春雨,润物无声。

苏惟瑾的心口,

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酸酸涩涩,又暖暖涨涨。

他穿越而来,历经世态炎凉,

习惯了算计与谋划,

此刻却被这份纯粹的、

小心翼翼的关怀深深触动。

他拿起那双布鞋,

端详着那密实的针脚,

忽然注意到,在鞋帮内侧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

用同色的线,极其精细地绣了两个小字:“平安”。

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苏惟瑾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两个字,动作轻柔。

鼻尖竟有些微微发酸。

他沉默地脱下脚上那双为了应酬而买的、

华而不实的缎面鞋,

试了试这双千层底。

尺寸竟是分毫不差,

穿着极为舒适妥帖,

显然是量着他的脚长成。

他穿着新鞋,在房中走了几步,

脚踏实地,步步安稳。

良久,他回到书案前,铺纸研墨。

给芸娘回信,无需诗词唱和,亦无需豪言壮语。

他提笔写道:

“陈姑娘惠鉴:来信并鞋履、麦饼均已收到,感激不尽。

鞋甚合脚,穿着极是舒适,针线精细,何来粗陋之说?

麦饼香脆,勾起乡思,已与族兄分食之。

金陵一切安好,诸事皆顺,勿念。

铺中生意有劳挂心,闻之欣慰。

天寒地冻,沭阳想亦如此,

望姑娘与陈叔陈婶亦多多保重身体。惟瑾顿首。”

回信同样朴实,一一回应她的关切,

肯定她的心意,并回以真诚的嘱咐。

他特意点出“与族兄分食”,

以示重视,也避免她觉得自己嫌弃。

他将回信折好,

又取出一小块碎银(约莫二两),

用另一张纸包上,

写道:“区区之数,聊添灯油,万勿推辞。”

他知道直接给钱或许会伤她自尊,

故借口灯油钱,让她补贴家用,

或是给陈叔陈婶买点东西。

他将信和碎银包在一起,

唤来苏惟山,郑重交代道:

“将这封信和这个,托可靠人带回沭阳,

务必亲手交到书铺陈芸娘姑娘手中。

告诉她,鞋很好,我很喜欢。”

苏惟山见苏惟瑾神色不同往常的温和,

也不敢玩笑,认真应下:

“瑾哥儿放心,一定送到。”

看着苏惟山离去,苏惟瑾低头,

再次看了看脚上那双崭新的布鞋。

三种情愫,三种温度,

在这异乡的客栈里,交织于他一身。

赵文萱的知音之情,是清茶,需静心品味。

王雪茹的袍泽之谊,是烈酒,饮之热血沸腾。

而芸娘的默默守护,则是白水,平淡无奇,却是生命不可或缺之需。

他轻轻跺了跺脚,千层底扎实地踩在地板上,无声,却有力。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但有这些温暖在手,足下之地,便是归处。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纷扰的柔情压回心底,

目光再次投向案头堆积如山的书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帝王夜夜被魔尊抱在怀里亲 影综:从认识杨桃开始 谋天录 缔王志 法兰西之父 财倾山海 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 爱意不满 外卖侠闯大周 大耳贼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