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玄珩见杨眉开门见山,也不再绕弯子。
他神色一正,对着杨眉开口说道,“不瞒大仙,晚辈此来,是想向您打探两件灵宝的下落。”
“不知大仙,是否知晓十二品净世白莲与十二品灭世黑莲的踪迹?”
他将自己的目的全盘托出。
十二品净世白莲,自洪荒世界开辟以来,便踪迹全无,唯有传言,证实它存在,可却是从未在洪荒出现过。
而那十二品灭世黑莲,曾是魔祖罗睺的至宝,但自道魔大劫结束,罗睺身陨之后,此宝也跟着销声匿迹,了无音讯。
听到这两个名字,杨眉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才反问起来。
“哦?”
“你寻这两件本源相同的莲台做什么?”
玄珩没有隐瞒,坦然答道,“实不相瞒,晚辈欲助自己的两位师尊,以三尸之法证道。”
“但此法有一弊端,需得以同源的先天灵宝斩出三尸,方有合一的可能。”
“晚辈的师尊们手中并无此等成套的灵宝,晚辈思来想去,唯有这三十六品混沌青莲青莲子所化的莲台,最为合适。”
此言一出,杨眉的脸上顿时露出错愕之色。
他活了无尽岁月,见识何等广博,却也是第一次听说,鸿钧开创的三尸证道法,竟然还有这等苛刻的要求!
他的眸光下意识地瞥向一旁的镇元子。
镇元子感受到师尊的目光,连忙躬身回答。
“启禀师尊,道祖他老人家当年在紫霄宫讲道时,只说斩三尸,合三尸,便可证道混元,并未提及需要灵宝本源相同之事。”
杨眉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他心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
“鸿钧这个老狐狸”
“合身天道,竟然还给洪荒众生摆了这么一道!”
杨眉心中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这等于是断了绝大多数大能者的证道之路!
毕竟,谁能拥有三件本源相同的先天灵宝?
不过,知晓了玄珩的来意后,杨眉也不再卖关子。
他缓缓开口道,“灭世黑莲,如今仍在罗睺手中。”
“罗睺之地,位于域外天魔界,小友有本事,可前往索要。”
玄珩一听,连连摇头。
魔祖罗睺可是鸿钧的死对头,其境界至少混元大罗金仙起步。
他不过,混元金仙,怎敢去索要?!
见此一幕,杨眉继续开口道,“至于那净世白莲”
“它就在老道的道场,瀛洲仙岛之上。”
“只是老道不愿过多沾染洪荒因果,故而一直未曾将此宝收取。”
他看着玄珩,语气随意地说道,“小友若是想要,改日可自行前往瀛洲仙岛一行,取走便是。”
得到这个确切的答案,玄珩心中大喜过望。
他连忙对着杨眉深深一拜。
“多谢大仙成全,晚辈感激不尽!”
杨眉坦然受了他这一礼,随即摆了摆手,“不必客气,当初你我论道,老道亦有所得。”
“要说谢谢,你当初尚是大罗金仙,如今你已是混元金仙,对大道的领悟非同小可。”
“老道欲与你再论道一番,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能与杨眉这等空间魔神论道,玄珩自然是求之不得。
只能,他咋总感觉,杨眉在馋时空大道。
将这念头抛去,并没有急着跟杨眉对而论道。
此刻,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疑惑,需要这位活了无尽岁月的混沌魔神来解惑。
“能与大仙论道,是晚辈的荣幸。”
玄珩先是应下,随即又露出一丝迟疑。
“只是在论道之前,晚辈尚有一事不明,想请大仙解惑。”
杨眉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哦?何事?”
玄珩深吸一口气,将后土之事缓缓道来。
“此事,关乎轮回往生。”
“不久之前,巫族后土祖巫曾来寻我,言其心有所感,欲以己身化作轮回,为天地间无处可归的怨魂,寻一处往生之所。”
“晚辈劝她不急于一时,此事干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玄珩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
“晚辈曾想,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以三千魔神之躯补全洪荒天地。”
“如今洪荒轮回残缺,想必是当年轮回魔神有所遗留。”
“若能寻得其伴生之宝,或可助后土祖巫一臂之力,成全此事。”
听到轮回魔神四个字,杨眉的脸上露出一抹轻笑。
“呵呵,小友想的倒是不错。”
“只可惜,那轮回魔神并未在开天大劫中真正陨落。”
杨眉的话,让玄珩心中一惊。
“至于他的灵宝,”
杨眉继续说道,“早已在开天神斧之下,被劈成了无数碎片,散落混沌各处,根本无从寻起。”
玄珩闻言,心中刚刚升起的一丝希望,顿时又熄灭了。
然而,杨眉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再次看到了曙光。
或许是看在玄珩潜力非凡,又或许是想与他结下更深层次的善果。
杨眉沉吟片刻,吐露出了一个惊天秘闻。
“不过,你若真想相助后土,倒也并非全无办法。”
“那轮回魔神虽未死,却也被镇压在盘古污血之下,永世不得翻身。”
“祖巫虽不知能不能演化轮回天地,但魔神真身,必然可以。”
“你若能设法,炼化那轮回那家伙的肉身,以此为基,演化出轮回之地,此事或可成矣!”
此言一出,不只是玄珩,就连一旁静静聆听的镇元子,也是浑身剧震!
以魔神之躯,演化轮回!
这是何等宏大的手笔!
何等惊人的构想!
玄珩的心神激荡,仿佛有一扇全新的大门在他面前缓缓打开。
对啊!
祖巫是盘古精血所化,肉身强横,可演轮回天地。
那三千魔神,同样是混沌孕育,其真身之能,又岂会逊色分毫!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镇元子,突然激动地开口,声音颤抖地向杨眉开口问道,“师尊!”
“若是若是轮回真的建成,吾那老友红云,可还有转世重修的机会?”
杨眉看着自己这位为挚友之事愁肠百结的徒弟,缓缓地点了点头,口中轻轻吐出一个字。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