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来来说,这都是个机会。
但乾明帝即便受伤,也料到有人会借机下手,早就做好了防备,等人自投罗网。
对于两个成年儿子,乾明帝的防备是最多的,即便后宫的女人们,他也不信任后。
毕竟先后后皇后贵妃和小答应算计他,谁知道后宫那些女人中还有没有想要他命的家伙。
因此,乾明帝都不准后宫的女人来照顾他,更让安慰盯紧了后宫的一众女人。
也因此,大皇子一有动作,便被暗卫发现了。
暗卫禀报了乾明帝。
乾明帝气得伤又重了两分,得多养一段时间了。
这让乾明帝气恼不已。
他下达了对大皇子诛杀的命令。
这是乾明帝第一次要杀自己的儿子。
当初的四皇子是被太子的手下所杀,太子是自杀。
他们的死跟皇帝没有直接关系。
大皇子做为第一个被皇帝下令杀掉的儿子,应该自豪了。
虽然他本人可不想要这种自豪。
大皇子被晴天霹雳劈中,根本无法接受现实。
凭什么?
都是儿子,太子都逼宫到皇帝眼前了,皇帝也只是让人抓住太子,是太子自己想不开自杀的。
而他虽然有给皇帝下药的想法,但这不是还没有开始实施吗?
怎么皇帝就要杀他?
难道他不是皇帝的亲儿子?
他不由想起了老十。
当初皇后揭穿了老十是李智的亲儿子,中秋宴会后,老十便失踪了。
结果如何,不用想都知道。
现在自己竟然沦落到跟老十一样的结局,他如何甘心?
但不甘心又如何,皇帝要他死,他焉能够活?
除非他有柳柊一样的本事,在乾明帝面前假死。
之前门庭若市的大皇子府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让人看得感叹不已,直唱一首:“眼看着他起高楼,眼看着他楼塌了……”
大皇子妃与大皇子成亲三年,没有子嗣。
这件事情,皇帝只处置了大皇子与他的那些门客谋士,没有牵联妻女的意思。
大皇子妃爽快地离开了大皇子妃,靠着自己的嫁妆,过起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皇子妃并不喜欢大皇子,还十分讨厌这个不尊重自己的男人。
在大皇子妃嫁给大皇子前,他便有了庶子庶女。
成婚后,大皇子也不尊重自己的妻子,使得小妾仗着他的宠爱对大皇子妃不敬。
大皇子妃惩罚小妾,大皇子却责怪大皇子妃手段毒辣。
大皇子妃:“……”
这样的大猪蹄子,要来何用。
后来,乾明帝死后,大皇子妃便改嫁了。
她自己选了一个老实人,与人和和睦睦地过了一辈子。
话题扯回来,乾明帝处置了大皇子,震慑了许多蠢蠢欲动的人。
没有人再敢伸爪子,乾明帝终于能安心地养伤了。
只是,防备得再严密,也有疏漏的时候。
南疆小国后,乾明帝体会到了开疆拓土的好处。
再加上那其他小国竟然收买宗师高手刺杀他,乾明帝如何能放过这些小国。
他命令人继续攻打其他小国。
好些个小国的国力和军备远远及不上那南疆小国,被灭那是必然的。
这些被灭掉的国家的皇室以及高官们没有被全部杀掉,有着漏网之鱼。
漏网之鱼恨透了乾明帝,一心想杀了乾明帝。
他们联合了起来。
但问题是,连三个宗师出马都杀不了乾明帝,他们还有什么办法?
有人弱弱地举手,表示有一个办法。
众人一起盯向那人。
那人:“巫蛊之术。”
某甲表示:蛊术已经用过了,没有用,还触怒了乾明帝,因此南疆小国才被灭。
那人:“不是蛊术,是巫术。”
“巫术?”
大部分人都是不相信巫术的。
巫术跟鬼神相关。
他们这些人杀过的人可不少,若真有鬼神存在,怎么没看到鬼魂还找他们复仇?
那提出的人道:“我不知道鬼神是不是真存在,但巫术是真的有效果。在我们国家的某个村子,有位懂得巫术的神婆。我亲眼见到她对千里之外的人下咒。七七四十九天之后,那被下咒的人便死掉了。”
某乙:“你确定那人是被巫术咒杀的?不是的了疾病又或者被人寻仇所杀?”
那人:“我确定。我当时亲自去证实了。那被下咒的人原本身体好好的,第四十九天的时候,忽然便倒下,再也没有起身。郎中都看不出是为何,只能说是得了急症。”
其他人还是不相信。
但他们现在根本没有其他办法,虽然觉得不可靠,还是按照那人所说,去往小山村寻找那个神婆。
这神婆应该有几分手段,竟然早算到了他们会来找自己,其已经做好了准备。
“走吧。”神婆对几人道。
几人:“??”
他们没有想到神婆竟然这么轻易就跟他们走。
不是说高人都自忖身份吗?
他们都没有说给神婆的报酬呢。
神婆冷冷地道:“不用报酬,我此次出山是为了报仇。”
几人这才知道,神婆唯一的血脉亲人死在了战场上。
追究根源,乾明帝便是神婆的仇人。
神婆行使巫术,需要那被诅咒之人的血液头发和贴身用品。
这件事情很难。
毕竟那可是皇帝,但所幸,这些国家也是有些底蕴的。
他们虽然没有像南疆小国那样异想天开入侵中原,但还是往中原派遣了细作的。
有些细作混得比较好,在京城有了一席之地。
其中一个细作混成了太医,跟在御医身边帮乾明帝调养身体。
还有一个细作在宫中当了宫女。
她表现得非常老实,不被后宫任何女人拉拢。
乾明帝的心腹大太监看在眼里,将人调到乾清宫,服侍受伤的乾明帝。
乾明帝受的伤太重,内脏几乎都破碎了,全靠着宫中的灵药以及乾明帝本身的内力滋养,他才能活着,且慢慢恢复。
这前面一个月,乾明帝几乎天天会吐血。
一个月过后,伤势好了一些,但只要动作稍微大一些,还是会咳血。
宫女将这些接了咳出血的帕子藏了起来,怕一条不够,她藏了两条,交给了那同为细作的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