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让客户感到非常舒适,因为他们习惯了你的酒店格局和服务,无论走到哪里都象回到家一样。这对在外奔波的人来说,能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他们也就不会轻易更换酒店。”
“看来你对这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这次就当吸取教训吧。不过也无所谓,毕竟现在四九城的酒店还比较少,尤其是五星级酒店,国外的品牌还没大规模进入内地市场。所以,你需要尽快布局。”
徐慧珍想了想,一拍大腿:“还真是这个道理,我应该先问问你的!”
林峰笑了笑,没再说话。这个女人太要强了,她哪里会真的来问?这次她也不是来征求他的意见,而是想得到认可罢了。毕竟,与林峰相比,她的事业规模还小,她心里不服气啊。
可惜,林峰又一次打击了她。蔡全无在一旁默默不语,看了看自己的妻子。他最了解徐慧珍,其实之前他就劝过她。这种五星级酒店,虽然林峰帮忙设计得比较简约,节省了不少成本——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西洋式建筑和装修,花费会高得多。这种模式其实是林峰为徐慧珍量身定制的,建筑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快速扩张和布局。
若是第二家酒店开设在别的城市,那么如今已经能形成一个小型连锁了,但徐慧珍的目光仍停留在当下。
眼下,各地省市纷纷派人前往四九城,尤其是官方人员,到部委争取资金支持。
国有企业经营困难,许多企业找不到发展方向,即便设备更新了,人员冗馀、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突出。
徐静理负责酒店的日常管理,她问:“林叔,酒店需要车辆,您的汽车什么时候开始销售?”
“开春就正式开售,没剩几天了。现在正在囤货并往各地运输,物流上有些困难,运送速度偏慢。还好提前考虑到了这点,提早行动。”林峰一直在跟进国内的情况。
韩春明则带领十几个小组,在全国各地巡查4s店的运营状况。
新年刚过,林峰正想关注汽车销售情况,廖一远前来拜访。
他此行主要是想了解林峰在港岛是否遇到麻烦。“林峰同志,港府那边有没有为难你?”
廖一远感到意外,依照英伦一贯作风,不太可能任由林峰公开喊话,就连霍先生也曾受到过打压。
林峰摇头说:“没有,至少目前没有。他们想找我麻烦也不容易,毕竟我手里有一家传媒集团。”
“生意上我一直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对方想通过正常途径找麻烦,目前行不通。”
“等到三个集团全部建成,将陆续提供近三万就业岗位,港府也不会轻易阻挠。”
廖一远佩服地说:“你真是深谋远虑。”
林峰淡然回应:“在港岛发展,必须提前考虑这些问题,否则会很被动。那些鬼佬本来就没有多少底线。”
“我有能力应对,即便他们以后出什么招数,也不怕。”
“那就好。”廖一远点头,随后谈到了汽车的问题。
自政府采购以来,一年多生产的汽车有一半供应给政府部门,还有部分特殊定制。目前产量基本够用,因为政府订单是分批量执行的。
接下来要看国内市场须求,再逐步开设新工厂,新厂址自然不能再设在四九城。
……
三月一日,新年的气氛刚淡去,购车热潮迅速掀起。各地4s店涌入了众多早已等侯的消费者。
虽然销售人员经过培训,准备充分,但一时间还是显得有些忙乱,好在秩序很快恢复。
尽管此前一直没有开售,但来看车的人一直络绎不绝。很多消费者早就选好了车型,纷纷直接付款,连试驾都省了。
整个流程顺畅高效,唯一麻烦的是新车主大多是驾驶新手,刚开始都开得小心翼翼。
“山”系列车型销量最高,这在意料之中——国内个体经济起步最早,发展也最为迅速。
对于座位多、能拉货的“山”来说,最合适不过;“l”的销量最少,毕竟目前国内须求不大。
而“l”卖得还不错,多年来的消费受限,让一部分人积累了不少资金,一些个体商户已经先富起来。
像陈雪茹就直接买了“l”,徐慧珍则买了更多辆车,两家酒店对车辆须求不小,再加之自用。
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前门大街上几百家商户,大多都有购买能力,只是在“l”与“l-”之间尤豫。
外观都很漂亮,当下人们买车不太追求驾驶体验,更看重外观——这是面子问题。
随着车辆逐渐上路,全国的车也越来越多,但和将来比仍是少数,一线城市才较为常见。
林峰收到了第一天的销售数据:“l”和“l-”共售出3240辆,“l”销售10070辆,而“山”卖出了158000多辆。
这是全国销量。目前国内能买到的车基本只有林氏汽车,积累了一大批消费者。
第一天的数据可以说非常惊人!
“永远别小看国人的购买力!”林峰心中感叹。
这个销量虽不能和以后相比,时代差距太大,而且现在大家选择也少;从现在开始慢慢培养市场,加之配套服务到位,林氏品牌就能站稳脚跟。
林峰挺“坏”的,他想培养起国人的消费意识,享受过贴心服务后,将来其他品牌要是没有同等服务,就很难生存下去。
当然,这样的销量一定会引起其他车企注意,不过消息传播得没那么快。
现在国家还没完全和国际接轨,也没有专门统计数据的媒体,只有央视报道了销售热况的新闻。
这等于给林氏汽车打了gg,提升了品牌知名度。那时看电视的人很多,有电视的家庭都会看新闻。
林峰摸了摸下巴,亚视已经制作了不少电视剧,但播出速度固定,有些剧拍完后并没有马上播出。
他考虑:这事是不是可以和内地连络一下?
于是他直接打电话给亚视总经理张佳。她现在春风得意,虽然上面有集团公司,但丝毫不影响她管理亚视。
改组后的亚视已全面压制无线电视台,即便无线动用众多一线演员拍剧,仍难以改变局面。
亚视几乎全时段播出,各方面都占优,无线想改组并不容易,专业人才培养起来很困难。
他们只能从破产的电影公司招些专业人员,可这些人之前做的不是电视,差别不小。
无线的一线演员们现在人心惶惶,不仅赚得少,知名度也在下降——收视率打不过亚视。而亚视不断挖角,人员储备越来越足,各类角色都有合适的演员,演技也都在线,只是竞争也随之而来,大家都要努力提升自己。
港督府内,一场会议正在进行。此前发往英国的消息如今有了回音:不必在意林峰的行动,继续执行原有计划,重点培养亲近他们的政府人员,尤其是年轻基层人员。
港督松了口气。据他最近的调查,林峰这人极难对付,聪明得象个天才——不,简直是妖孽。林峰公开承诺创造三万个就业岗位,仅此一点就令人棘手。如今主家表态不予理会,港督肩上的压力顿时轻了不少。
不过,林峰那次访谈的影响正悄然蔓延,只是港督尚未察觉。这种影响并非作用于港岛上层,而是潜藏在底层民众之间。他们的反应平时静默如湖水,可一旦爆发,必将如山海倾复。
……
汽车销售的热度仍在持续,但已回归日常轨迹,远不及首日火爆。
张合是一名服装个体户。他曾是下乡知青,回城后一直没正经工作,终日无所事事。三十出头的他还没成家——没稳定工作,谁愿意嫁他?一般的姑娘他又看不上,就这么拖到了现在。
改革开放后,张合的心思活络起来。眼见国内开始流行新式服装,他看准机会,向家里要了些本钱,南下进货。起初资金有限,每次只能进百来件货,但一回来就被抢购一空。
于是他频繁南下,一年里有大半时间在火车上度过。慢慢攒了些钱,每次进货的量和种类也多了起来。后来他买了辆三轮车。
张合不怕吃苦,风吹日晒都不在意,但货怕——服装可不能淋雨。尤其雨季来临,他只能歇业,一方面街上没人,另一方面也怕货物受损。货越来越多,蹬三轮也越来越吃力。
去年冬天,城里突然出现了两家装璜大气、格调高档的新店。人们好奇地打听,才知道是卖汽车的。张合也去看了。
销售人员十分热情。虽然还未正式发售,但样车已到位,供人参观。张合一眼看中了“山”这款车,详细了解后,彻底心动了。
这车太适合他了:后座可以折叠,他卖的衣服质地柔软,不用拆座椅,折到一边就能腾出空间装货,再也不怕风吹日晒。更让他心动的是——这车能移动。
是啊,能移动,这才是最吸引张合的地方。固定在一个地方卖衣服,客源有限,大家不会买太多。有了车,他就能去不同地方摆摊了。
张合盘算着,自己的客户遍布全市,但以前骑三轮车活动范围有限。如今有了车,就能灵活地往各处跑,甚至能开到城郊的乡镇赶集。他在乡下待过,知道集市有多热闹。现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农民手里说不定也有馀钱。集市每月固定时间开,他完全可以定期去摆摊。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张合就是这样的人。自从看到“山”这款车,他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一连串经营的点子涌出来,他马上就去学车——以前别说汽车,连拖拉机都没碰过。
报名学车之后,张合学得特别认真。拿到驾照后,他好几回跑到店里试驾。让他意外的是,店员每次都很热情。虽然试驾路线不长,但他对“山”的性能渐渐有了数。
等到正式开售那天,张合一早就来了,选了基础款,交钱、提车、办手续一气呵成,当天就挂上了车牌。
这些牌照是提前备好的。各地交通部门为了配合林氏汽车的销售,早就准备了一批号牌。这是上面下来的任务,谁也不敢怠慢,都积极配合。后来发现这样做反而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尤其四九城这边,买车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