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林摇了摇头。他试图打听,但亚视的人如今都守口如瓶。“亚视已经不一样了,不管我怎么问,他们都不肯透露。”
“看来林峰已经将亚视内部整顿完毕,现在要出招了。”
邵爵士神情凝重,“天林,你说他到底懂不懂经营电视台?”
王天林摇头道:“不清楚。不过现在亚视的总经理叫张佳,原是高层中的边缘人物。林峰让所有高层提交计划书,张佳的计划被他看中。”
“但据我朋友说,张佳的计划其实就是听从林峰的安排,他更多是作为一个执行者存在。”
“这么看来,林峰肯定有自己的计划。只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行不行得通,只能等亚视节目改版后再看。目前亚视的节目只是维持基本播放而已。”
邵爵士抬头看向方女士,“逸华,找人试着收买亚视的员工,看看能不能打听到具体消息。”
“好。”
……
亚视的律师团队专业高效,迅速处理了所有人的合同问题。亚视现已划分为多个部门,部门下再设小组,随后全面激活各项准备工作。
电视剧和综艺部门尤为忙碌,编剧、导演、制片人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编剧真正参与到剧组的决策层。
当然,三位一体并非职责混乱,而是各司其职:导演负责拍摄,编剧把控剧情,制片人统筹后勤。
分工明确,虽难免会出现问题,但三人可通过投票方式共同商议解决。
“老板,最近下面有不少人反映,无线那边一直在打听我们这里的消息。”这天,张佳向来到亚视的林峰汇报道。亚视内部的变化让所有人都获益,因此多数人选择不透露任何信息,并且主动向上汇报。
张佳接到消息后并不意外。作为老对手,无线的各种手段他们早有领教。
不过目前亚视形势一片大好,员工们刚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涨幅明显,而且这还是在业务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况下。改组之后,大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没有人愿意为了一点小利而放弃这样的平台。
再加之了解林峰全部计划的人很少,各小组分开忙碌,交流有限,因此可以判断,亚视高层并无人泄露改组信息。林峰对此颇为满意。
“很好,看来高层里没人出卖电视台,做得不错。”林峰接着指示:“现在可以开始对外发布改组消息了。”
“从九月一日起,亚视全新改组后的节目将正式与观众见面,播出时间从早上六点持续到次日凌晨两点,全天不间断。”
“同时,公布节目单。”
“老板,现在公布会不会太早?”张佳有些顾虑。
“不早。就算无线想模仿我们改组,他们现在也来不及,尤其是刚被我们挖走不少人。”林峰不以为意,“他们迟早会学我们,关键不在于这几天,而在于内容——这方面他们跟不上。”
“是。”张佳不再多言,随即执行。
亚视的改组预告一出,让不少港岛观众感到意外。此前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亚视被收购并改组的事,还纳闷为何近期节目质量不佳,原来是因为正处于调整期。
新公布的节目单引发了大家的好奇,虽然不是具体内容,但不同时段安排的节目类型已令人充满期待。
邵爵士这次真正感到了危机。过去惯用的手段现在不管用了,他对亚视内部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只能从对方公布的预告中了解各时段节目的概况。
具体内容仍是谜。
从早上六点开始播新闻?早上有什么新闻可播?无非是前一天的内容。中午和晚上还要再播新闻,一天三次,谁会看?
晚上的节目安排更让他担心。除了新拍摄的剧集,还有综艺节目——这才是他最想了解的部分。具体播什么剧、综艺内容如何,都非常关键。
他不相信亚视会随便拿些内容充数。林峰一上台就大规模挖人,出手阔绰,所有违约金由亚视承担,甚至派出律师团,不计较合同细节,不打官司,直接付钱带人走。
这么爽快的动作,说明他们非常缺人手。而目前亚视内部空前团结,收买手段失效,也从侧面反映出员工待遇优厚,没人愿意丢掉这份工作。
这也说明,林峰的手段不简单,不仅靠待遇留人,应该还有某种震慑力。否则,邵爵士不信会有人真的不爱钱。
确实,林峰接手亚视之初,便有数名高管和后勤人员被警方带走,这一事件对内部员工震慑不小。大家既珍惜工作机会,又心怀畏惧,在软硬兼施、奖惩并行的管理下,亚视内部相当稳定。随着改组后首播日——九月一日逐渐临近,各项工作也愈发繁忙。
这天,韩春明向林峰汇报工作:“林哥,我们在本岛、九龙和新界选了十二个位置,每个位置设两家4s店,都按统一标准建成,销售和维修人员也已招齐,培训正进行中。已通知厂方,第一批车很快就会到。”
林峰满意地点头:“做得不错,你适应很快。等这边开业,你就去各地看看我们各市的4s店进展。我计划明年春季激活全国统一销售。”
韩春明毫不尤豫地回应:“没问题,忙完我就回去,正好也回家看看。”
林峰随口问道:“你那个青梅竹马怎么样了?”他指的是苏萌,韩春明在《正阳门下》里的青梅竹马。苏萌性格别扭,和韩春明磕磕绊绊多年,到年纪大了才结婚。林峰实在想不通韩春明为何钟情于她。
“没怎么联系。”韩春明脸色沉了下来。以前他收废品时,苏萌就看不上他;如今他成了林峰的助理,在林氏集团地位不低,苏萌反而觉得差距更大。再加之程建军在一旁煽风点火,关系更加复杂。
林峰笑了笑:“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我没多打听,但也知道这姑娘性格有些矫情,既要面子又不肯认输,要求也太多了。你完全可以尝试新的感情,港岛漂亮女明星不少,你看林毅不就和红姑在一起了吗?实在不行,你也找一个。”
韩春明扯了扯嘴角:“我哪能跟林毅比?”
“有什么不能比?”林峰反问,“如果不想离开集团,将来你可以做执行总裁,我很看好你。做得好还有股份奖励,将来你也会是林氏集团的股东之一。”
韩春明愣了一下:“您打算上市?”
“不,”林峰摇头,“暂时没有这个计划。的股份卖给国家,上市是迟早的事,但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和更多人分享成果。这方面你还不太了解,时间也还早。你还是先解决个人问题吧,现在你每月薪水不低,可以在港岛先买套房。”
韩春明的工资确实不低,林峰一直给他加薪,因为他负责的事务多。如今他每月到手至少三十万左右,虽比不上林氏其他高管,但也算高收入了。
“也好,买一套房产,冬天可以接我妈和我姐来港岛住!”韩春明还是时常惦记着母亲和二姐。
跟在林峰身边一年多,韩春明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林峰的为人处世令他深深佩服——公私分明,恩怨清楚,做事极有原则。
而且林峰家庭和睦,以他现在的条件,本可以随心所欲,却依然保持着过去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奢侈享受。
更难得的是,他对美色毫不动心,与妻子始终恩爱如初,简直如同圣人一般。他仍自称“无产者”,坚持与工人分享利润。
这不只是口号,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如今他名下所有工厂的工人,已经可以内部认购“l”型车,价格十分优惠,内部售价仅五万五千元。
已有工人去考驾照,准备拿到驾照后就买车——林氏集团的工人完全买得起。
甚至有人想买两辆,不过被限购了,内部人员每人只能买一辆。高层管理人员则无需购买,公司给他们配的是“l”型车,属于公交。
公司配备司机,在工作时间使用,早晚负责接送上下班,但平时不得私用。这项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有些高管干脆自己买一辆“l”。
韩春明告辞离开后,一直带着内地团队住在酒店,并没有住进安然居。
毕竟林毅和红姑也住那儿,他一个外人不太方便。林峰在港岛也给他们安排了保镖,往来并不麻烦。
晚上,红姑和林毅回来,与林峰一起吃晚饭。“爸爸,院线现在生意很好,从开业到现在,电影接连上映,上座率特别高。”
红姑想把院线的情况跟林峰说说。林峰一边吃饭一边听,大致了解了现状。
随后他说:“不错,关键是要保持中立、严格审核,另外市场调查不能停,要时刻关注市场动向。而最重要的,是那些电影公司!”
“他们是否适应现在的模式?对电影制作是否积极、用心?”
“想要发展港岛电影,精良的作品和多元的题材非常关键。院线这边也该向外扩展了,先从亚洲政治稳定的国家开始,比如东边的韩国和日本。”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收购,然后重新装修。资金如果不够,可以找我。”
林毅开口道:“爸,我先帮红姑打理院线的事吧!”
林峰看了看儿子,点了点头:“可以。你在哪儿都是锻炼。我对你的培养,不是让你事事亲力亲为,而是学会纵览全局,做方向上的决择。”
“如果韩春明没有独自创业的打算,我就培养他做林氏集团的执行总裁。”
林毅笑了:“这样最好。”
林毅和林峰不同。林峰是穿越者,有系统辅助,能自己研发、自己管理;而林毅没有那样的经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科研团队,把握方向和决策。
集团进入成熟期后,具体工作不必由他亲自完成。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
林氏院线的拓展步伐并不快,主要因为院线经营本身并不复杂,技术门坎不高,关键在于资金。林峰在港岛储备的外汇足以支撑其发展须求。
之后,林氏院线陆续派人前往韩国和日本考察当地院线市场。然而日本情况特殊,自广场协议后,当地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此时布局院线并不划算。之前林峰并未向夫妻俩提示这一情况,有意借此考验他们的判断力。毕竟,对儿子的培养计划已悄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