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切还需依据港岛实际情况来规划发展。目前港岛人口尚未突破一千万,因此必须经过详细调查。在人口充足的局域,确保电影院的复盖是首要目标。
周嘉华已经着手进行人口分布调查,并开始收购地皮。设计方案一旦确定,工程便会激活。现有影院也正在进行测量与设计,计划同步开工,争取在短期内完成全部改造。
此外,人员培训和设备采购也需同步进行。例如,影院外部需设置灯箱海报展示位,内部则需配备零食饮料售卖区及相关设备。电影放映设备也亟待更新和采购,因为每家影院的银幕数量增加了——虽然单个屏幕尺寸可能缩小,但总数大幅提升。
……
“老板,邀请函已经全部发出,会面地点定在我们的投资公司。”周嘉华一边进行人口调查,一边联系了港岛所有的电影公司。
当时港岛电影公司林立,有些甚至只有几个人租借设备就开始拍电影,行业环境十分混乱。加之不少电影公司背后涉及社团势力,问题重重。因此,林峰决定召开一次会议,向各方说明院线运营安排,并杜绝任何可能干扰院线正常运营的行为。
尤其是这家院线将由红姑负责——她是林峰的儿媳,林峰绝不希望她面临任何风险。
“好的,我明天准时到场。”林峰点头,“让保安公司明天负责现场安保,全部人员配备枪械。”
“老板,需要这样吗?”周嘉华有些惊讶。
“我清楚港岛多数电影公司背后有社团势力。但这院线是送给我儿媳的礼物,我不希望日后发生任何不愉快。提前打个招呼,很有必要。”
周嘉华对港岛的情况心知肚明,最近他在调查电影市场时,也摸清了那些电影公司的底细——要么是社团直接开设的,要么背后都有社团的影子。
如今港岛几乎各行各业都和社团脱不了干系,就连汇丰银行这样的英资大企业,遇到收不回的坏帐,也不是走法律途径,而是交给社团处理。
“我明白了!”周嘉华转身离开,去通知保安公司。
这次林峰不打算再低调行事,毕竟事关家人的安危,他不得不高调出手。此外,在他收购的院线中,包含了银都机构旗下的影院。
银都机构是一家有官方背景的电影公司。过去因为弯弯方面的压力,很多院线不敢放映他们的影片,但林峰并不打算拒绝。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电影本身的质量,这是最根本的前提。既然按照商业规律运作,就要靠市场说话。
一切由市场反应决定,也就是看票房表现。这样做是为了把劣质电影清除出去,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这在后世是很常见的问题。
流量成了主流!
林峰并不完全排斥流量,但流量也不能拿来糊弄观众啊!
至少要有基本的底线吧?
至少故事要完整吧?
至少智商不能低于平均线吧?
林峰之所以把院线交给儿媳妇经营,其实也抱有改变未来电影市场的想法。掌握院线,把那些低质内容挡在外面,保障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才是关键所在。
今天,林氏投资公司迎来了众多访客,他们都是港岛电影公司的老板或经理,公司规模有大有小,彼此之间的恩怨也错综复杂。
不过,最近有人大手笔收购了所有电影院,合并之后,港岛只剩下唯一一条院线,这对所有电影公司来说都至关重要。
过去港岛院线众多,大一点的有二三十家,小的不到十家。在那种混乱局面下,想在港岛全面上映几乎不可能。像邵氏、嘉禾这类公司,只能在自己的院在线映,这对票房十分不利。
现在有人能集成所有院线,对许多中小型电影公司来说是好事。如果能在全港上映,票房潜力会大得多。
只不过银幕数量有限,如果在全港上映,同期能上映的电影数量也会受到限制。
这次对方召集所有电影公司,肯定是和电影上映有关。没人会缺席,大家都想看看具体上映规则如何,是不是真的象他们宣传的那样,按电影质量来排片。
相熟的人低声交谈,有恩怨的则互相瞪视。比如邹文怀和邵爵士,就坐在会议室里互不相让。
不过也有人觉得奇怪:周围的保镖是不是太多了?一个个西装墨镜,有必要吗?这只是一个行业内部会议,又不是沃尓沃聚会,何必这样大动干戈?
人到齐后,周嘉华去通知林峰。林峰一早就到了,但他没有在会议室里和人寒喧,而是在楼上的办公室。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林毅和红姑。
昨天刚和亲家见面,商量了两个孩子的婚事,今天就带他们一起来这里。
周嘉华推门通报:“老板,人都到齐了。”
“出发。”林峰起身,领着林毅与红姑,随着周嘉华走向会议室。周嘉华推开门,躬敬地请林峰入内。
林峰稳步走进会议室,在座的人中只有邵爵士认识他,但大家认得周嘉华——看来这位就是周嘉华口中的老板了。
林峰身后跟着一男一女,男子无人认识,而那女子正是当红影星红姑。在座不少电影公司都曾与她合作过,但此刻无人出声寒喧——眼下情形微妙,红姑最近久未拍戏,有传言说她正在恋爱,难道就是她身边的年轻人?
林峰在主位落座,林毅与红姑坐在他身后。周嘉华开口道:“各位想必已经看出来,这位就是我的老板,来自四九城的林峰先生。”
“接下来请各位使用普通话交流,林先生听不懂本地方言。”
林峰接过话头:“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谈谈院线未来的运营方式,以及电影放映的问题。”
他稍作停顿,接着抛出重点:“首先通知各位,所有影院将停业两个月。”
“什么?”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影院停业意味着他们的电影无法上映。
“这怎么行?”有人直接站了起来,“我们的电影怎么办?”
会议室里议论纷纷,林峰却不再开口。他向后靠去,双手交叠置于腹前,翘起腿,悠然看着众人。
邵爵士与邹文怀始终沉默。作为商人,他们看得更远——停业两个月必然造成损失。虽然现在是淡季,但港岛票房持续攀升,统一院线的规模效应下,损失将更为可观。
喧闹声渐渐平息,众人察觉出不对劲——林峰那副看戏的姿态,莫非是在耍他们?
会议室重归寂静。林峰微微一笑:“现在是我在讲话。我没有征求各位意见。如果再有人打断,不论是谁,你所在的电影公司将永远列入院线黑名单。”
林峰的强势令众人不适,一个内地人怎敢如此?但没人愿意当出头鸟,即便是社团背景的公司也按兵不动——毕竟不是猛龙不过江。此时有人反应过来,难怪现场安排了这么多保镖。
“很好。”见无人反对,林峰满意地点点头,“现在说明停业原因:影院将进行全面装修。现有影院多只有一个大厅,大的容纳上千人,小的也有数百人,但都只有一块银幕——这种模式已经落后。”
“接下来两个月,所有影院将进行改造,部分需要扩建。同时根据港岛发展与人口分布,院线将增设新影院,优化布局。”
“这些布局还会考虑港府未来规划与人口增长,做到提前谋划。”
“改造后的每家影院至少拥有六个放映厅,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全港岛的银幕数量将突破300块。”
林峰表示:“未来影院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但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只要你们的电影通过了院线的审核标准,就可以在港岛统一上映!”
他稍微停顿,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间,毕竟这个消息的冲击力不小。
果然,所有人眼神一亮。多厅模式至少设有六个放映厅,意味着可以同时上映六部以上的影片。这不仅能丰富观众的观影选择,也打破了以往一部电影长期独占影院的局面。在场都是业内人士,自然明白其中的意义。
待大家消化得差不多,林峰继续说道:“至于影片的放映时长和影厅规模,完全取决于市场反响和电影质量。”
“那些粗制滥造的影片将无法进入院线。高质量的电影则会优先安排在大厅首映,若市场反应热烈,将持续放映。根据市场规律,上座率通常会逐渐下降,但只要保持良好表现,影片会转入中厅继续放映约两周,最后再移至小厅收尾。”
“整个放映周期最长可达两个月。”
如此安排足以充分挖掘一部优秀电影的票房潜力。
“请大家记住,院线对影片质量有严格标准,这一要求不会降低。今后各位必须更加注重电影品质。”林峰强调,“当前港岛电影业虽然蓬勃发展,但存在不少乱象。”
“有些人随便租台设备就匆忙拍片,连基本故事都讲不清楚,这类劣质作品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即便是一些大公司,也过于追求拍摄速度,忽视细节打磨,甚至有些角色连名字都没有。盲目跟风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如今港岛电影在亚洲地区已产生广泛影响,这是难得的机遇。如果放任劣质影片泛滥,只顾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院线制度将成为一道重要防线。”
林峰端起茶杯轻饮一口,周嘉华连忙上前为他续上热水。
放下茶杯后,他接着说:“多厅放映模式需要多元化的电影类型支撑。影院不会同时安排同类型影片上映,这样才能给观众提供更多选择。”
“此外,艺术电影也会获得放映机会,但仅限于小厅,具体排片规模和时间将根据影片质量而定。”
“详细的审核规则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完善。届时,所有电影公司都将遵循统一标准。想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拿出优秀的作品。”
这一政策受到真正电影人的欢迎,但对习惯跟风操作的社团势力并不友好。不过此刻无人敢率先发声,因为林峰展现出的强势姿态令人捉摸不透——他仿佛是突然出现在港岛的神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