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方法虽慢,但有效激发了工人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逐步固化为企业文化。
鲁省工厂投产的家电外观别具一格。在技术受限的现阶段,外观成为重要竞争力。
家电不仅实用、便捷,成为家庭必备品,还兼具装饰功能。林峰着手制定统一安装标准,避免日后因品牌、型号差异导致安装混乱,实现通用孔位。
首批家电将投放国内几大城市,另有一批赴国外参展,借博览会打通海外销路。林峰计划明年亲自前往,而今冬他将携家人移居港岛。
……
园中植被与周边绿化已移植完毕,均为成树移栽,由林峰直接从自己的种植空间取出,成活率百分之百。
此外,这些植物大多以驱虫功效为主,毕竟坐落于山上,尤其是港岛这个地方,全年气温较高,因此驱虫至关重要。
还需防范野生动物进入别墅范围,所以在外墙周围种植驱虫植物是必要的。
何雨水、于莉以及何雨柱都是首次乘坐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都略显紧张。
“这飞机还挺有意思的!”下了飞机后,何雨柱说道。
“以后多坐就习惯了,要是不适应也可以改乘火车南下,再从陆路过关。”适应与否因人而异,实在不行还能改走陆路。
周嘉华带着保安公司的保镖和车辆在外等侯,何雨水等女性的穿着与港岛本地风格明显不同。
周围投来好奇的目光,但当他们上车后,人们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清一色的奔驰长款轿车,在那个年代绝对是豪车代表,加之随行保镖西装革履,更显林峰等人身份不凡。
林峰与何雨水同乘一辆,何雨柱与于莉一辆,四个孩子分别乘坐两辆车,周嘉华坐在副驾驶转头问道:“老板,直接回别墅吗?”
“对,先安顿下来休息,让他们熟悉家里环境。”林峰曾参与设计,对家中布局较为熟悉。
车队驶上半山,家人们一路好奇地望向窗外的高楼大厦,不过四九城如今也有大楼,就是自家建的职工住宅区,所以也只是略感新鲜。
抵达半山区大门前,白墙黑瓦的鲜明对比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白墙周围环绕的绿意。
众人落车步入大门,佣人已在职业管家带领下分列两侧。暂时没有固定称谓,简单致意后,林峰让他们散去。
一家人由林峰带领参观各处。年纪最小的林乐兴奋地问:“爸,我们的房间是什么样?”
“都是简约中式风格的设计。”林峰采用简约中式风格,既保留中式元素,又结合现代家具的实用性。
例如衣柜内部功能分区合理,外部把手与装饰则为中式造型,色调明亮多样,避开了传统大红家具的沉重感。设计融合人体工学原理,不再完全沿袭古式。这次家具设计汇集了古今中外多种理念,连原本对中式风格不以为然的杰克·周也开始积极学习,可见其魅力。
据张教授说,施工期间常有人驻足观看,甚至有人想入内参观或拍照,但都被婉拒了。
整圈参观下来用了一个小时,于莉和何雨水对细节格外关注,何雨柱则是一眼看罢,径直朝厨房走去。
这里的家电全是林峰用加工空间新造的,他按自己想法设计制作,因为现在很多后世方便的东西还没有,他又不想将就。
一家人各自放好行李,到客厅喝茶休息。
“爸,我要买衣服!”林乐喊道。
林峰点头:“好,明天去,今天先在家歇着。一会儿吃饭洗澡,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和浴室。”
何雨柱接话:“我看了,没咱家浴池舒服啊!在家还能互相搓背,这一个人一间,没意思。”
林峰这才意识到自己没考虑到大家习惯搓澡的事。
他说:“这我倒没想到。不过这边可以天天洗,用热水器,不用烧锅炉,淋浴泡澡都方便。”
何雨柱说:“行,我去做饭,早点吃早点睡,明天出去玩。”何落升也跟着进了厨房。平时这里有厨师,佣人们也在这儿吃饭。
港岛股市和房价正慢慢回升,之后会持续上涨。
林峰不打算大规模采购,他做的是实业,未来若在国内上市,规模将是万亿级。
他现在等着炼钢厂审批下来,同时准备建汽车厂。但零部件生产是个问题。国内零件还做不到完全自产,不过有了三轴加工中心,国产化进程正在加快。
上级也没选大众作公务车,而是期待林峰的汽车厂。因为他拿出的技术都是国际领先,很多人对他寄予厚望。
林峰计划扶持一批零件厂,为汽车生产做配套。一辆车有两万多个零件,全自己生产不现实,得让其他厂一起发展。
他调整了机械制造厂的订单,帮一些企业优先升级设备。林峰的厂则专注研发、车身、轮胎、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和总装。
其他零件交给合作厂生产,这需要时间让他们适应技术和设备更新。目标是通过全面国产化,降低成本,提升整个汽车产业链水平。
到港岛的第二天,两家人早起吃饭,一起出门。大家对这里还很陌生,娄晓娥一早就来了,她陪何雨水等女眷更方便行动。
于莉惊叹地上下打量着娄晓娥,连连称赞:“小娥,你现在真是大变样了呀!这发型、这身衣服,真漂亮!”
娄晓娥笑着回应:“你们要是认真打扮,肯定也一样的。今天我们就尽情去逛街购物吧!”
何雨水倒显得不太在意:“内地不也有人穿成这样打扮吗?我倒觉得一般,特别是这头发,抹得油油腻腻的。”
“要不我们问问林峰的意见?”娄晓娥提议道。
三个女人凑在一起就热闹得很,何况现场还有徐静平、何落晴和林乐,一共六位女性,更是叽叽喳喳聊个不停。
等她们下楼时,何雨柱已经等得有点着急了:“你们今天怎么这么慢啊?”
于莉白了他一眼:“急什么呀?”
何雨柱嘀咕道:“平时在家也没见你们这么磨蹭啊?”
娄晓娥接话:“柱子,女人出门哪有不打扮的?”
“打扮?”何雨柱一愣,“就弄成你这样?”
娄晓娥看向林峰,说:“要弄成我这样,这点时间可不够,起码还得先去做个头发呢!”
何雨水走到林峰身边,问道:“林峰哥,你觉得小娥这发型怎么样?”
“一般吧。”林峰实话实说,毕竟来自未来的他,对八十年代的流行并不感冒,“而且这样烫发、抹发胶其实伤发质。”
他轻轻摸了摸何雨水的头发,接着说:“化学产品还是少用为好,多用天然的。待会儿我给你设计个发型,再帮你挑衣服,保证比小娥这身还好看。”
“真的吗?”何雨水又惊又喜。
林乐也蹦蹦跳跳跑过来:“爸爸,我也要!”
“呵呵,都有份!”林峰笑着答应。他虽没专业学过造型,但凭着超前的审美眼光,给些建议还是没问题的。
娄晓娥听了,眨眨眼:“好你个林峰,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些?”
“你在港岛,当然跟着本地潮流走。我们在内地,没必要紧追欧美的流行,而且我们也不太在意这个。”林峰淡然解释。
“行了,快出发吧!”何雨柱站起来催促,“再磨蹭一会儿都中午了!”
一家人总算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长长的车队驶向港岛最繁华的商圈,那里大商场云集。
他更愿意聚焦未来那些国内薄弱的行业,即便不能面面俱到,也要抓住重点发力。
比如芯片,若能自给自足,未来就不会被人“卡脖子”;又如汽车,特别是三大件——这些内核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困扰了我们很多年。
车队阵仗不小,引来不少路人注目。当时港岛的沃尓沃出门还不流行带这么多保镖,如此阵势确实显眼。
然而等他们一落车,周围的港岛人都愣了一下:看打扮,明明是从内地来的。
什么时候内地人这么阔气了?
这情景着实让人好奇。
改革开放之后,港岛人对内地人渐渐生出一种优越感。可等到有一天这种优越感彻底消失时,他们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一行人并不在意路人的眼光,如今家里大多数人都在企业工作,早已习惯了成为焦点。
尤其是何雨水,曾担任过干部,见识更广,而于莉虽然经历稍少一些,但性格爽朗大方,对旁人的目光同样泰然自若。
他们走进一家规模不小的美发中心,娄晓娥说这是她常来做头发的地方。
“娄小姐!”发型店的首席设计师托尼扭着腰走了过来——是个男设计师,这让两家人都有些意外。“您今天带朋友来了?”
“对,”娄晓娥笑着说,“托尼,今天可得拿出真本事,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也都是大老板,不过他们想自己设计发型,借你的手艺实现。”
托尼皱起眉头:“自己设计?”
“没错。”林峰开口,语气沉稳有力。身为管理数万人大企业的领导,他平时随和,但一旦坚持己见,气场便自然流露。
“我们不太喜欢时下流行的烫发,也不喜欢用太多化学产品固定发型。”林峰说道,“我们希望按不同脸型来剪,突出个人特点。发型能修饰缺点、放大优点,而且要自然、百搭,方便配衣服。”
托尼身为发型师,自然听得懂林峰的想法,但作为高端店的设计师,他一向更注重流行与时尚。这个年代,东亚地区普遍受欧美潮流影响,比如一度流行把头发染成金色——其实并不适合大多数东方女性,只因为当时流行。
“行,顾客说了算。”托尼没多争执,毕竟赚钱重要,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林峰看向家人,林乐往后退了一步。虽然她一开始兴致很高,但真要第一个上阵,还是有点怯,年轻女孩哪敢随随便便让老爸决定新发型。
这时还得看妻子。何雨水直接说:“我先来。”
娄晓娥佩服她的果断,却不知这是二十年夫妻间的默契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