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了,明天我就去环保署沟通。”林峰说完便动身离开。现场有张教授及其团队坐镇,已无需他过多操心。看张教授他们的投入程度,几乎都想直接住在这儿了。
林峰并不赶工期,也不希望团队过度劳累,因此每 排专车接送他们往返酒店,一切待遇都按最高标准来。
上车后,他吩咐道:“明天帮我约环保署的人,要直接和能做主的负责人见面。”
“好的,老板。”
回到酒店后,林峰让周嘉华先离开,自己则转乘的士前往一处仓库——那是林氏进出口公司的产业。进入仓库后,他将所有木材从仓库空间中取出,整齐堆放于此。
第二天一早,周嘉华接上林峰前往环保署。在那里,林峰见到了一位副署长。
“林先生真是精益求精啊!”对方说道,“别墅外围的植被真有这么重要吗?”
林峰回答:“当然重要。苏式园林讲究的正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我希望能获得批准。”
“这……”对方略显尤豫。
“我理解环保署的顾虑。我愿意捐款一百万港元。如果将来别墅转售,新主人不愿维护周边植被,我还会再捐一笔维护费。”林峰果断选择以资金推动事务。
实际上,周围本就是野生植被,环保署并无足够人力维护山林。即便林峰私下更换植被,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林峰并非港岛本地人,也不是外籍人士,而是来自内地。
他不想被人盯上,冠以破坏环境的罪名。因此,花钱办事对他而言是最稳妥的方式。
果然,副署长眼睛一亮,“如果这样,那就没有问题。不过最后一条需要在房屋出售时立即执行。”
“没问题。”林峰一口答应。反正他并无出售的打算,若后代不肖,那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此外,他也看清了现状:港岛前途已定,不少外籍人士正在撤离,廉政公署影响力有限。眼下用钱打通关节,是最有效的方式。
林峰留下周嘉华办理手续,自己先行离开,直接前往摩根大通银行。他在这里仍有美元存款。
抵达银行后,他进入贵宾室,准备将剩馀所有资金兑换成日元。眼下美元已升至高位,继续持有只会贬值。
如今国内已不缺乏资金,这些钱他暂时不会动用,除非遇到国内没有的稀有材料才会使用。
对于林峰的操作,银行方面虽然不太理解,但通过他的举动可以看出,美元已经涨到顶峰,持有美元随时可能贬值,等于是在亏钱。
换成日元,难道是林峰先生看好日元会升值吗?
这条消息很快传回总部,摩根家族对此有所了解。由于美国经济的问题,他们正准备开始“剪羊毛”。他们对林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人是不是靠自己的判断做出的决定?
于是,他们给林峰标上了重点关注的记号。
关注林峰的还不只他们。岛国方面早在半年前就发现,他们的先进机床卖不出去了。之前一直求着他们出口的邻国客户突然不再上门。
一台机床可以赚取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后续的维护和维修还能持续带来收入,可现在呢?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当然不会坐视不管,立即联系之前购买的企业,但对方表示不再需要,具体原因也不透露。
这让他们感到着急,于是决定派人实地查看,甚至愿意降价销售,只为弄清楚发生了什么。
派来的人到了之后,发现这次没有人接待他们。以往每次来访都是好吃好喝招待,临走还能带些礼品回去,可是这次连个接站的人都没有,只能自己找车去酒店。
还好,事情并不算秘密,他们很快就得知:原来一家民营企业生产出了三轴机床,而且年产量达到十万台。
分散供应下来,基本能满足国内各单位的需要。不出几年,全国的产业升级就能完成——这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于是他们亲自赶到四九城,想看看这家民营企业的情况。结果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工地,工厂自然也进不去。
不过,看着每天一辆辆卡车拉着包装好的设备出厂,他们明白:以后想靠这个赚钱难了。
消息传回岛国,他们自然注意到了林峰这个人。但这不是信息发达的后世,对林峰的了解几乎为零,信息的传递主要依赖广播和报纸。
远在岛国的他们,难以获取林峰的详细信息,更别说收购了——现在的市场还没那么开放。
虽然一直有接触林峰的想法,却苦于没有机会。总不能去堵门吧?弄不好会被当成特务抓起来。
于是他们只能留人在当地继续调查,希望能找到机会见到林峰。
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林峰先是在港岛,随后回家过年,接着多处工地开工,留守调查的两个人疲于奔命,至今连林峰和“蜀香园”的关系都没搞清楚,更不知道他的家庭住址。
……
港岛那边进展顺利。林峰又去了林氏投资有限公司的新办公地点,那是他买下的一栋老建筑,占地面积不小,现在已经租出去一部分。
这里位置不错,但因为设施一般,租金相对便宜,适合一些小公司办公。
林峰目前没有推倒重建的打算,估计要等到九十年代之后,或者下个世纪初才会动手。
处理完相关事宜后,林峰与娄晓娥碰了面,了解她最近的状况。此前趁着市场低迷,她在香港又新开了三家酒楼。之所以没有继续扩张,是为了保留资金准备进入内地市场。
娄晓娥计划等新开的几家酒楼运营稳定后,再动身前往内地。目前她已经派人到北京查找合适的开店位置,同时着手进行人员培训。
培训员工是最复杂的环节——需要在北京当地招募人员,再带到香港进行系统培训,其中涉及的费用和手续都相当繁琐。
不过好在,她暂时只打算先开一家店。这也是林峰之前给她的建议。
除了事业,娄晓娥现在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儿子随她姓娄,取名娄耀光。
孩子才十几岁,正在香港读中学,成绩优异,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娄晓娥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事业,同时也想为儿子将来留下一份产业,因此干劲十足。
对于过去的岁月,她已经释怀。虽然没能与林峰结为夫妻有些遗撼,但正如林峰所说,两人都已年近半百,孩子们也长大了,不可能再象年轻人那样执着于感情。
成年人往往更注重现实。
娄晓娥邀请林峰到自己的酒楼品尝港式风味,希望听听他的意见。
“味道很好,关键在于保持稳定。你这不算是老字号,又做连锁经营,重点在于原材料、口味的稳定性,以及服务水平。”林峰评价道。
“现在国内各方面都刚起步,发展速度还不快。万事开头难,但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抢占先机,步步领先。”
“只要能长期保证品质、口味和服务,顾客就会形成消费习惯。经过多年经营,必然能创建起品牌信任。”
“但这种信任很脆弱。餐饮行业一旦失去信誉,再想挽回就难了。”
娄晓娥点头回应:“我明白,我会努力保持始终如一的品质。”
“不是努力,而是一定要做到。必须把责任明确到每个人,坚决杜绝责任模糊的情况,这样才能让所有员工谨慎行事。”林峰提醒道。
“蜀香园也是这样做的。现在它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民营集团,架构在不断完善,最终形成责任到人的机制。”
“这点我很值得借鉴。”娄晓娥笑了笑,转而问道:“对了,你的新工厂进展如何?”
“还在建设中,主要生产晶圆和芯片,另外还有一个车间专门生产净化设备。”林峰答道。
“净化设备?”娄晓娥有些不解,“怎么会想到做这个?”
“现在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其中对环境的影响将最为严重。如果现在不重视环保,将来就要付出更大代价去治理。”林峰解释道。
“这件事我一直很担心。而且我们自己的工厂也需要这类设备,不如自己生产。虽然目前市场须求可能不大,但未来一定会成为必须品。”
“我这么做既是为了先行一步,也是希望引起国家重视,看是否能通过行政手段推广环保标准。”
林峰清楚,即便自己生产出净化设备,大多数企业也不会主动采用。只有通过行政强制要求才能落实。这次回去后,他打算再见见相关领导。
环境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我国一直以来在防沙治沙和植树造林方面持续投入,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黄土高原已逐渐披上绿装。
这是数十万人经年累月的辛勤付出,这项事业至今仍在继续。
在环保领域,我们常常面临发展与破坏并存的矛盾局面,这种状况实属无奈。并非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国情使然。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技术封锁始终存在。即便如今美利坚为牵制北方势力而与我建交,其诚意也值得商榷。
林峰研发的净化设备定价合理,后续维护、清洗和滤芯更换成本同样低廉。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契机,但仍需政策支持。
林峰确实无所顾忌。他的产品供不应求,只有别人迁就他,没有他迁就别人的道理。
掌握内核技术的林峰,何须畏惧?
林峰停留数日,待环保署批文落实后返回四九城。他首先视察在建住宅区。
这批建筑由香港设计师按林峰要求规划设计,每栋楼高32层,设三个单元,采用两梯三户布局。
户型设计兼顾南北通透,提供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与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两种方案。这些非盈利性住房注重实用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