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的倒座房位置阴冷,适合用作储藏室和厨房,林峰在西南角拆了一间,改建为厕所。采用三格沉淀法,废水可直接排入下水道,沉淀物每半年清理一次,冬季清理时气味更小。
林峰特意将化粪池挖得大一些,一年清理一次即可。此外,他还将一间倒座房改造成浴室,并建了一个浴池;另一间则用作锅炉房,安装水暖系统,渠道遍布整个四合院。
工程规模不小,但使用水暖后冬天不再需要烧煤或木柴取暖。
起初林峰并未计划如此大动干戈,但得知现在可以购买锅炉后,便决定推进这一改造。市面上的锅炉质量一般,林峰购入后通过加工空间进行二次处理,在不改变外观的前提下提升了内部性能。
包括金属渠道也做了防腐蚀处理,延长了使用寿命。尽管未来可能出现水垢问题,影响取暖效果,但林峰已有应对方法,如脉冲清洗技术,只是目前暂不打算使用。
他计划等自己的工业集团成立后再引入这些技术。林峰行事谨慎,深知未来若涉足高端机床、芯片、发动机等领域,必然会引起国家关注,甚至成为战略管控物资,因此必须提前准备。
为此,他常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保持自学状态,也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在学校名列前茅。
“这些都是我自学时得到的启发,”林峰说道,“如果可行,这种厕所设计完全可以推广,让四合院甚至农村地区都能用上自家厕所。农村实施起来可能更方便。”
“另外,沉淀物还可以用作沤肥,但要注意不要混入化学制品,以免影响农作物。”
“恩,这个想法很好,确实可行。”专家点头赞同,“我会把方案汇报上去,相信上级会给予奖励的。”
“奖励什么的就不必了,我不需要,如果有的话就捐给古建筑院吧!”在意那些奖励……
这边的施工进度并不算快,因为添加了许多他们不太熟悉的工艺,所以相对慢一些。林峰也刻意让他们精雕细琢,保证质量。
这四合院规模不小,仅前院就有九间倒座房,其中一间原是旧时的门房,现在用作仓库存放食材。
拆掉一间改建成厕所,还剩下七间,林峰甚至用其中一间来停放自行车。
中院格局较为规整,正房左右各带一间耳房,东西厢房也各配一间耳房,再往后是后院的倒座房。
东西两侧各带一个小隔院,两个隔院之间夹着并排七间房,人少了还真住不满。
别说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也绰绰有馀,只是孩子们年纪尚小,谈婚论嫁还早得很。
何雨柱家买下的房子随后也要开始装修。虽然是冬天,但暂时不刷油漆,影响不大。
等开春后,会移栽一些植物,林峰特意选了有驱虫效果的品种,这样夏天就不会受蚊蝇困扰。
……
“南易,你想不想也开一家饭店?”这天易中海开口问他。
自从参加完蜀香园的开业典礼,南易一直心事重重,易中海都看在眼里。
南易听易中海这么问,答道:“易叔,我确实有这个念头。您也知道我的出身,总想把祖业重新做起来。”
“那就放手去做!”易中海鼓励道,“咱们开不了蜀香园那么大的,开家小店总没问题。你的手艺摆在这儿,不怕没客人!”
南易却尤豫地说:“易叔,我成分不好。在厂里还好说,要是辞职单干,会不会惹麻烦?”
“这……”易中海也拿不准,“这事儿可以问问林峰啊!”
一旁的秦淮茹听了,跟着说:“没错,问林峰就对了。他敢辞职,放着那么高的工资不要,自己出来做生意,肯定是看出了什么门道。”
“林峰这人咱们都清楚,他做事从来没出过错。”
易中海又说:“棒梗也快回来了,到时候我退休把工位给他,就能帮你张罗店里的事,做些杂活我自己来就行!”
“咱们可以先从小规模做起嘛!”
南易点点头,“成,我一会儿就去林峰家看看。不过他最近是不是每天回来都很晚?”
“恩,差不多晚上九点多才到家。”易中海应道。
……
晚上,蜀香园只营业到八点。如今没什么夜生活,晚饭时段一般从五点开始,七点多就没什么客人了。
打扫完卫生,八点左右关门。林峰骑车回到大杂院,差不多九点。
他推车进院,转身关上街门,推着车往里走。南易从家里迎了出来,“林峰!”
“南易?”林峰一愣,“有事吗?”
“对,有些事想请教你。”南易说道。
“行,去我家谈吧。”林峰点点头,带着南易往家里走。孩子们已经睡了,只有何雨柱、何雨水、于莉等大人还在客厅里。
“南易来啦?”何雨柱招呼道。
“何主任,我找林峰问点事儿。”南易依旧是二食堂的班长,何雨柱则是食堂主任。
“坐!”何雨柱倒了热水,林峰刚脱下外套,在卧室洗了手和脸才走出来。
“什么事?”林峰坐下,端着茶缸问道。
“我也想开个饭店,不知道行不行?”南易问,“我想把我们家老字号重新开起来。”
林峰听了并不意外,说道:“没问题!”
“现在国内要发展经济,开放个体经营也是为此。虽然还有反对声音,但总体方向是不会变的。”
“如果你担心,可以再等几年。不过你要清楚,你的宫廷菜现在还不能直接拿出来。”
“毕竟老百姓消费不起,一道开水白菜就得用多少材料?”
南易点头,“确实,看来得先从家常菜做起。”
“恩,最好先把菜品准备好,再考虑开店的事。你这和我们家火锅店不冲突,而且刚开始别开太大。”林峰又说。
“你们没什么经营经验,资金也不多,先开个小店积累经验和资金,再扩大规模,正好可以等政策更明朗。”
“多谢!”南易听得出来,林峰说的句句在理,毫无保留。
他告辞回家,三家人都在。“怎么样?”冉秋叶问。
南易把林峰的话说了一遍,易中海点头道:“林峰说得对,宫廷菜现在确实做不了,老百姓消费不起。”
“得从家常菜开始,价格不能高,就象林峰他们的火锅店,价格便宜,老百姓能常去。”
“就连二级工也消费得起。”易中海用工级工资举例,因为第三次工资改革还没开始,只是微调。
工作时间长的加了点工资,算是以后的工龄工资,不过还不是正式的,对提高工人积极性作用有限,国营企业依然发展不顺。
南易说:“我先研究菜谱,就在家里试做,这样能省不少成本。等熟练了,再开个小店积累经验。”
“行,这办法好!”易中海说,“以后需要什么食材,我去买。”
……
知青返乡,棒梗终于回来了。不过四九城的安置工作并不好做,易中海直接退休,把工位让给了棒梗,这样棒梗才优先回了城。
他如今又瘦又高,贾张氏一见孙子就哭了,秦淮茹也抱着棒梗不愿松手,两个妹妹也眼框发红。
南易做了一大桌菜,三家人现在人口可不少,南易和冉秋叶有两个儿子,都是男孩。
易中海很高兴,“棒梗回来了,咱们三家人总算团圆了,来,一起喝一杯!”
林峰晚上回家才知道棒梗回来了,是顶了易中海的工位才提前返城。因为自己的到来,整个大院变得有些不同了。
当然,唯一没变的是刘海中家,他两个儿子离开后,到现在还没回来,不过估计也快了吧?
由于林峰的坚持,在837号大院扩建之前,四合院里没人敢私自加盖永久性棚屋,所以刘海中家并无多馀房间,刘光天和刘光福回来也找不到地方住。
阎埠贵家则因林峰早前的一番话,由韩春燕掌家之后,气氛和睦不少。阎解放结婚后搬了出去,随后阎解旷、阎解娣也陆续成家分开住。最终留下老大阎解成一家与老人同住,将来房子归他们。阎家分得清楚,逢年过节依旧团聚一堂,回来吃饭也不再收钱,韩春燕可不愿丢这个脸。
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
棒梗回来没几天,刘光天和刘光福也带着媳妇回家了。他们之前抢占的房子被收回,如今无家可归,只能回父亲家里。
刘海中一见他们就火冒三丈。他从不反思自己,大儿子多年不归,二儿子、三儿子分家后也从无来往。他过得象个孤老,现在他们回来?
他根本不想收留!
白天,院子里的人大多上班上学去了,留下来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刘海中已退休,年纪跟易中海差不了多少,不过三个儿子倒都有工作。
刘光天和刘光福带着媳妇走进大院,先碰见阎埠贵。
“三大爷……”两人招呼道。
“哟,你们俩回来啦?”阎埠贵一脸惊讶。
“是啊,我爸妈没人照顾,我回来照顾他们!”刘光天抢着说。
刘光福不乐意了:“爸妈用不着你照顾,我来照顾就行!”
“嘿——”刘光天一脸痞气,“你怎么说话呢?”
“大哥不在,当然该我这个老二给他们养老!”
“呵……”刘光福冷笑一声。两人虽没约好,却同时回来——他们的房子被统一没收,要归还原主。
刘光福拉着媳妇就往里走,刘光天也赶紧带着媳妇跟上。阎埠贵一看就明白了,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要出事啊!
他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赶到中院敲易中海的门:“老易……”
“老阎?”易中海推门出来,“有事?”
“刘光天和刘光福回来了,争着要给老刘养老呢!”阎埠贵一说,易中海一时没反应过来。
阎埠贵一拍大腿:“老刘家要闹起来了!”
“哎哟,还真是!”易中海这才醒悟,“走,看看去!”
“这大白天院里也没几个人。”
两人急忙赶到后院,但易中海先拉住阎埠贵:“咱们先听听动静。”
“万一老刘原谅儿子了呢?”
“也对。”阎埠贵点点头。
可屋里的声音越来越大,完全不象是原谅的样子——吵得十分激烈。毕竟刘海中家房子有限,以前孩子小还好,现在两个儿子都成了家,虽然这次没带孩子回来,可住哪儿依然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