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1 / 1)

五个人都有些累了,都坐在客厅里休息。林峰一扭头,“哟,三大爷您还在这儿啊?”

“呵呵……”阎埠贵尴尬地笑了笑,“我是想问问,你手里还有自行车票吗?”

“倒是还有一张。”林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自行车票,“您决定换了?”

“换是换,不过布票和棉花票我没有了,倒是有毛线票。”阎埠贵说道,“具体怎么个换法?”

阎埠贵既不说价格,也不说自己有多少,心里还在盘算着。

林峰倒不意外。如今自行车票供不应求,尤其是锰钢自行车。

锰钢自行车最初设计是用来载货的,但现在钢材紧缺,橡胶也不够用。

自行车不光是面子问题,更主要的是实用。比起收音机、缝纴机、手表,自行车才是最实用的大件。

所以,供不应求都不足以形容,就算有票,有时候也买不到——因为没货!

“这么着吧,您拿五公斤毛线票来,这张自行车票就归您了。”林峰说道。

“五公斤?”阎埠贵眼睛一瞪,“这也太多了吧?”

“一点儿不多,您家里肯定有。”林峰笑了笑,“自行车票现在是有价无市,而且自行车也是最实用的大件。”

“虽然手表和收音机有便宜的,但不实用。自行车现在什么行情,您比我清楚。”

阎埠贵一脸纠结。他家人口多,发的毛线票也多,确实攒了不少。

他们家过日子精打细算,老大穿小的衣服给老二,依次类推,很久才做一件新衣服。

至于毛衣,那更是没有。毛线那么金贵,有件棉袄就不错了,哪还会织毛衣呢?

五公斤他确实有。阎埠贵抠门惯了,还真能攒下些东西。

有人说钱是花出来的,这话其实是胡说——钱是攒出来的。

“钱是花出来的”那是指资本家,他们要不断投资。普通老百姓没这条件,不掌握生产资料。

阎埠贵就是个例子。别看他每月工资刚够一家人糊口,直到大儿子工作才宽裕些,但他千方百计省吃俭用,还是有点积蓄的。

当然,没法跟易中海和刘海中比。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动静。阎埠贵转头看去,“老刘,光齐这是要走了啊?”

林峰和何雨柱也站起身望过去,发现是刘海中的大儿子刘光齐和他媳妇,两人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

刘海中开口问:“老阎,你怎么在这儿?”

“没什么,林峰家新添了缝纴机,我过来瞧瞧。”阎埠贵没提换票的事。

刘海中点点头,说起自家儿子的事:“他们待会儿要坐火车去津门,我来送送。”

“哦。”阎埠贵应了一声,并没打算送他们,目送刘家人浩浩荡荡离开。

他转回头说:“行,我跟你换!”

“不过,后院那间房能不能租给我们家?”

“你也知道,我家老大正急着结婚呢!”

“三大爷,换票您愿意就换,不愿意也没事,我可以在车间找工友换。”林峰不以为意,“租房的事您就别提了。”

“好吧,我回去拿票。”阎埠贵有些无奈地转身离开,没多久就拿着毛线票回来,五公斤的票,不知攒了多久。

林峰看了看票,上面有时间限制,但都是最近几个月的,看来阎埠贵没少折腾才攒下这些。

两人交换后,林峰把毛线票交给何雨水,又递给她二十块钱,“陈雪茹那儿有咱们家人的尺寸,请她找人织毛衣吧。”

“把家里的旧毛衣挑一些带去,先每人一套,毛衣和毛裤都要,织密实点,毛衣都要高领的。”林峰交代着。

于莉凑过来拉着何雨水,姑嫂俩商量起选什么颜色。何雨柱不太在意,老太太则笑眯眯的。

林峰起身说:“我去烧水。”

“我帮你,晚上也不能饿着,我做点面疙瘩汤吧。”何雨柱跟着起身,两人一起进了厨房。

林峰在厨房点燃煤炉,提着水壶出去接水。这时秦淮茹从家里走出来,“林峰!”

林峰一愣,回头看见挺着肚子的秦淮茹走近,“嫂子有事?”

“看你天天去菜市场,”秦淮茹笑着说,“想请你帮个忙。我们孤儿寡母的实在买不到东西,就想请你搭把手。”

林峰眉头一抬,“这事儿啊……”

他略作迟疑,随即释然,反正也不是白帮忙,“成,您要买什么?”

“买点肉吧,孩子半个多月没沾荤腥了。”秦淮茹并没立即拿出肉票。

林峰点头,“这个我可不敢保证,现在这年景,市场上有什么真说不准,能买到什么肉也不一定。”

“你看着办就行。”秦淮茹还是没掏票。

“您把肉票和钱给我吧。”林峰打满水,伸出手。

秦淮茹这才拿出肉票,有半斤,还有五毛钱。

“行,我明早去看看。”林峰收下钱票,拎着水壶往回走。

秦淮茹在身后喊:“麻烦你啦!”

林峰像没听见似的,径直走进厨房。何雨柱好奇地问:“秦淮茹找你?”

“恩,他们想让我早上买菜时帮带半斤肉,给了票和五毛钱。”林峰点头,“明天有肉就买,没有就算了。”

何雨柱没多说什么,毕竟之前林峰算过,贾家至少有五百块存款。

但具体多少,别说何雨柱,连林峰也不清楚。贾东旭这人有些抠,主要看对象——对家人大方,不然也不会买缝纴机;对外人却极吝啬,从不请客吃饭。

以前是贾张氏管钱,结婚前她负责采买做饭,秦淮茹每次坐月子也是她照料。贾张氏手里具体多少积蓄无人知晓,连秦淮茹也不清楚。不过秦淮茹自己也有一些钱。

贾张氏和贾东旭都是城市户口,秦淮茹原籍农村,但进了轧钢厂工作也转了城市户口,孩子们同样随她转为城市户口。家里每月都有定量供应。

晚上,何雨水和于莉陪老太太在厨房洗了澡,接着是林峰与何雨柱洗漱,一家人都早早歇下。

第二天清晨,林峰睁眼便直接签到。

【系统,签到!】

【叮,签到成功,奖励鸡蛋二十斤、茶叶二十斤、大米二十斤、猪肉二十斤,现金二十元!】

好家伙,这次普通签到品类增至五种,数量还翻了一倍。

唯一遗撼的是技能类奖励依旧罕见。要是每天都能签到技能该多好——不过林峰也只是想想,这种好事不知要签到何年何月才能实现。至于系统最终签到奖励会翻多少倍,他更是无从预估。

起床洗漱后,他推着自行车出门,路上却尤豫起来:要不要从系统里取肉呢?

他想留下那半斤肉票,可系统给的物资都是精品,就这么让贾家占了便宜是否可惜?

思忖片刻,林峰还是决定先去菜市场看看。若能抢到肉就买市场的,抢不到再动用系统的储备。

菜市场清早六点开门,人群熙攘。林峰到得早,在离市场还有段距离时,便找个僻静处收起了自行车——市场里人挤人推车不便,停在外面又容易丢失。

这处国营菜市场购物需凭票,肉票、菜票等种类繁多,叠起来厚厚一沓。正因票据携带不便,后来才诞生了工业券。

工业券主要用于购买自行车、手表、暖壶、脸盆等工业品,明年年底才开始发放,眼下尚未推行。工业券按工资比例发放,每二十元工资兑换一张,八级工每月至少四张,受单位重视的可能拿到五张。。按工资发放券证,也映射着相应的消费水平。

国家创建初衷并非让百姓吃苦,虽此时物质条件较后世艰苦,但相较于解放前,生活已在逐步改善。

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即便灾情严重,生活困苦,人们依然对国家抱有坚定的信心。

明年国家会进口粮食,灾情将在1962年初得到缓解。

……

林峰一早就到了菜市场,开门后他第一个冲了进去,直奔卖肉的柜台。

“半斤肥肉!”他递上肉票和五毛钱,售货员利落地切下一块肥肉,“三毛五的……”

找零一毛五,肉被迅速包好递了过来。林峰举着肉艰难地挤出人群,衣服都被挤得歪歪扭扭。

他重视名声,这年月名声很重要。同时,作为穿越者,他也继承了原主的情感,对“烈属”这份荣誉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是原主对父亲唯一的念想。

离开菜市场后,林峰找个没人的地方取出自行车,放好自家买的菜,骑车回了四合院。

一进大院,就见贾张氏正在外面做早饭。“贾婶儿,这是嫂子托我买的肉!”林峰递过肉,又拿出一毛五分钱,“这是找的钱。”

“哎呦,真是太谢谢你了!”贾张氏看到全是肥肉,顿时眉开眼笑,“还是你有本事,这肉炸油够吃半个月了!”

林峰不多话,推车往家走。秦淮茹从屋里出来,贾张氏得意地说:“瞧见没,让林峰帮忙买就对了!”

“恩,白天咱就把油炸出来。”秦淮茹也很高兴,孩子们总算能吃点有油水的菜了。

林峰把菜拿进厨房,还对早上的拥挤心有馀悸。何雨柱走进来问:“给他们家买到肉了?”

“恩,全是肥肉,我第一个冲进去才抢到的。”林峰说,“不过咱家没买,分开买售货员该不高兴了。”

“嘿……他们可真够牛的!”何雨柱笑了,“没事,家里还有鸡蛋呢,你不是说每人每天早上一个鸡蛋吗?”

“对。”林峰点头,“另外,我想把咱们两家房子夹角那块地围起来,冬天放蜂窝煤。今天下班我去趟木材加工厂,打些架子用来晾煤,再弄点锯末掺进去。”

“家里有几个缸?入冬前得把所有腌菜都准备好,放进地窖。今年冬天吃的怕是会缺,咱们得提前张罗起来。”

“恩,我家有两个半截缸,够用吗?”何雨柱问。

“不够,得两个大缸,最好带盖儿的。我去买吧。”林峰想了想,“中午我出去一趟,到供销社买好直接送回来,午饭就在家吃了。”

“行,一会儿我跟你嫂子说一声,让她给你留饭。”两人说完,各自忙活去了。

上午,林峰依旧不开口,让十几个工友自己动手拆车床。他们现在算是比较熟练了。

不过林峰不打算让他们轻松过关。人多胆壮,等过几天,他会把全部分开,一人负责一台机器,到时候谁强谁弱,一眼就能看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满宗绝色:我是唯一男修 触犯规则必死?我可预判一切死亡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 望觐川 开局穿成富商独子,我教唆老爹造反 一等功拿到手软:我办案领导放心 他是谁?三界均查无此人! 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 穿越生化危机一不小心成为拖油瓶 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